-
王铎诗稿墨迹
本册《王铎书法墨迹》乃王铎45岁后所作,古律诗稿116首,手札尺牍6通,行书为主,兼真、草,笔力雄健,结字茂密,气势跌宕超逸,率意天真,节奏变化显著,既得险峻之致,又能复归平正,比其他的作品更加淋漓尽致,发挥个性。 此件墨迹内容之博,字数之多,较现存的王铎传世作品而言,堪称王铎一生之煌煌巨著。 -
书法有法
一本独特的,源于阿城别出心裁的书:浸淫书画艺术几十年的孙晓云,以自己漫长的书法、绘画求索路程为引子,串连起中国书法史上桩桩典故:原来古人写字可以一手执笔,一手擎纸,因为笔法成熟之前桌案还不存在;原来保持笔锋不散开是做到书法方便快捷的原则……但是,孙晓云的功力可不仅止于叙述:那些对书法艺术独到的见解,那些对何谓 “书画同源”深刻的领悟,无一不把观者牵引到一个完全属于黑纸白字的世界。 目录: 1 “中国”不如译成Calligraphy 2 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3 “请循其本” 4 “便捷”是指什么? 5 盲人摸象 6 怀疑“永字八法” 7 先说执笔 8 “五指”还是“五字”? 9 “拨镫”极其形象 10 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11 “人是万物的尺度” 12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 13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没有依托的书写 14 大胆地推理 15 笔杆的直径 16 笔毫的长短软硬 17 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18 《铡美案》的启示 19 笔法成于书写姿势 20 “古法”的绝唱 21 不自觉的丧失 22 桌子的功与过 23 “八分书”的解释 24 “向背”出形势 25 好大一头象 26 “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 27 “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 28 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 29 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尚法” 30 “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变法” 31 最不愿意承认的现实——“无法” 32 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 -
艺舟双楫
包世臣(著)(1775-1855),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中举。正史中称其“少工词章,有经济大略,喜言兵”,是一位文武兼备的人才。书法一科,自古以来有艺有论而堪称双绝者甚少,有清一代不乏书家高手和理论巨匠,然包世臣则是上承阮芸台《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下启康南海尊碑卑唐主张的一位重要书法理论家。他穷毕生精力呕心沥血而撰写的《艺舟双楫》于后世涉足书坛 -
书谱译注
《书谱》是中国书法 史与中国书法理论史上的极其重要之篇章,其对书学实践具有双重的意义。此篇是用草书写就的理论著作。草书以王羲之为旨归,理论的宗旨亦是如此。故而此篇是学习与研究书法者,不可逾越的作品。然而不仅因书义之深晦,更因《书谱》文词美丽,草法多变,皆给学者带来不便。故而马国权先生,为能充分弘扬其学术与艺术价值,精心研求,成此译注。其书既有对《书谱》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版本流传诸方面的研究,更有对《书谱》原迹释文的校正、原文的翻译、注释,及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其文深入浅出,考证严谨。马国权先生三十三岁著成《书谱译注》,即被列为日本国筑波大学书法教科书目。今者出版,又复在《书谱》原迹图版旁,附以简化字释文,书后则附以《书谱》极力推许的“古之四贤”——钟、张、二王的书迹作品,以更加方便读者的学习、欣赏及其研究。 -
历代名家小楷精品集
《历代名家小楷精品集》收录了历代名家的楷书样例。有钟繇《墓田丙舍》、钟繇《荐季直表》、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节选、王羲之《临钟繇宣示表》、王羲之《孝女曹娥碑》、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欧阳询《心经》、虞世南《破邪论序》、褚遂良《摹王羲之乐毅论》、钟绍京《灵飞经》、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南宋 姜夔《跋土献之保母帖》节选元 赵盂俯《汉汲黯传》。 -
赵孟頫道德经
《歷代小楷名作選刊-趙孟頫道德經》,本书是中国元代的楷书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