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桥五重奏
《剑桥五重奏:机器能思考吗》内容简介:时间是1949年,地点是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晚宴的参加者是五位伟大的智者:小说家兼物理学家斯诺,著名数学家图灵,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和遗传学家霍尔丹。他们边品尝着美味佳肴,边围绕着“机器能思考吗”这一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作者通过这一虚构晚宴中智者的争论,揭示机器智能所面临的问题。这是一种展现科学的新途径,是奉献给读者的一份智慧大餐。 -
走近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具有深邃洞察力和独立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本书选录了爱因斯坦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言论(不包括一般读者不易读懂的物理学论文),以及反映他一生各个时期活动的图片。他的闪耀着理性之光而又有震撼力的文章,他的坦荡淳朴和平易可亲的形象,对于每个以真善美作为人生追求的读者,都会是一种精神享受。 爱因斯坦的思想使人开了眼界,也开了心窍,在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在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80年代中期,报上曾公布当时大学生爱读书籍的调查,《爱因斯坦文集》名列其中。时过境迁,当今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已经转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真善美是人生的永恒的追求,爱因斯坦的思想和品格对后人必然有永恒的价值。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可望唤起人们对作为一个人的爱因斯坦的关注。这本小书就是希望能在这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
虚实世界
本书是“当代最了不起的科学家作家”卡斯蒂讲述仿真学的力作。作为正在引发科学革命 的计算机仿真,不是基于直接观察实验,而是基于从真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射。从人工生命到缘政治游戏,从股市心理到总统提名悖论,《虚实世界》带领读者穿越硅化微世界,探索复杂自适应系统新疆域。计算机仿真世界世界是否“真实”和能达到何种程度的真实,回答这些饶有趣味的问题,将开辟21世纪科学发现的新天地。 -
确定性的终结
时间,我们存在的基本维度,令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之陶醉。如今,普利高津在他的新著《确定性的终结》中,向广大读者呈现他与自然之经典描述的彻底决裂。在本书中,他通过考察西方的时间观,引导我们经历一种奇妙的智力探险--从古希腊出发,经过牛顿轨道和确定性混沌,到达量子理论与“免费午餐”宇宙学统一表述的高度。这本分水岭式著作表明,确定性的终结是科学与文化之自然法则全新的诞生。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这本书可以说一部分是作者从事逻辑教学的经验产品。 苦于年来,一般读者苦于逻辑枯燥无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十三年前,作者试着以对话体裁写了一本逻辑入门的书。从同类书籍的行销数量比较起来,事实证明作者采取对话体裁写这类的书是符合一般需要的。来台以后,作者又教这门功课,但那本书已经绝版了。因应教学上的需要,作者又用对话体裁写了一本讲义,由学校油印,内容较前书有所改进。讲义印出以后,一搁又是四年,作者没有再用到它。这四年来,学生们纷纷以介绍逻辑读物相请,这类事实,使作者觉得颇有将那份讲义改变成书的形式之必要。可是,去年翻阅那份讲义时,作者认为有许多应该包含进去的东西没有包含进去,而且有许多地方简直不行了,于是,动手大加修正。认真说来,这本书是作者用对话体裁写这类书的第三次。 依照英美的标准而论,本书包含了英美基本逻辑教程中应该包含的全部题材,至少大部分题材。不过,在题材的处理上,作者还是多少作了不同的权衡。作者的权衡是以这几个条件为依据:一、着重应用方面;二、着重纯逻辑的训练;三、介绍新的说法;四。修正传统逻辑的错误;五、在必要时,提出作者的贡献。 以这五个条件为依据,除了为适应本书的体裁和目标而搀入的因素以外,作者在这本书中,对于现有的逻辑题材,有所多讲,有所少讲;对于有些人认为是逻辑题材而从现代逻辑眼光看来不属逻辑范围的题材,则根本不讲。在作者认为不当浪费读者脑力的题材上,作者不愿多写一条;在作者认为读者应该攻习的题材上,作者不吝多费一点笔墨。在有些地方,直到现在为止,还是有不少逻辑教科书继续重述传统逻辑中所混杂的文法、心理学、知识论,甚至于伦理学和形上学的若干成分。这对于增进读者的推论能力会有什么帮助?在选取逻辑教材方面,我们应须不太忽视欧美最近数十年来逻辑方面重大的展进才好。 本书既是根据作者从事逻辑教学之经验而写成的,因此,差不多对话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转折,都是习基本逻辑者所常发生的。在学习的历程中,如果大多数人可能发生的问题相差并不太远,那么作者希望这本书对于希望自修逻辑的人有所帮助,正如希望它对于攻习大学基本逻辑的人有所帮助一样。 运用这种体裁写逻辑书,作者倍感吃力。当然,如果一个人吃力而多数人得以省力,那么是件很值得的事。但是,作者所希望的,是读者在比较省力的条件之下训练严格的推论力,甚至于到达森严的逻辑宫殿,所以在不可避免用力的时候,还得读者自己用力。攻习任何科学,相当的牛角尖是一定要钻的,如其不然,我们将永远停留在浮光掠影的阶段。在钻过牛角尖以后,如果我们增益了相当的智能,那么正是我们到达了进步之点。 -
艺术与物理学
艺术阐释视觉的世界,物理学描述其不可见的作品,这种区别使得两个领域看上去似乎完全是对立的。但在《艺术与物理学》一书中,史莱因通过历史面面俱到地追溯了艺术与物理学的背景,提示了在各种想象力中惊人的相关性。 从古希腊的雕塑家到瓦霍耳和姜斯,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艺术家们预见到了科学家们的发现,例如莫奈和塞尚就由直觉知道了将由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中引发的剧变。在其生动多彩的叙述中,史莱因探索了在整个历史中如此众多的场合,艺术的突破怎样地预示了物理学家们富于想象的洞见。 《艺术与物理学》一书既令人激动,又富于创新,是艺术的浪漫与科学的剧作之天衣无缝的结合,是一部令人愉悦的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