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东方学(第一辑)
《日本东方学》为学术集刊,由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主编,刊载代表日本东方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反映日本东方学的研究动态和趋势。本辑为创刊号,刊登论文18篇,时间断限自秦汉至晚清、近代,内容涉及历史、考古、宗教、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等多方面。主要作品有:富谷至“秦汉的刑罚-其性质和特征” 、冈村秀典和向井佑介“云冈石窟寺的考古学研究 ”、秋山进午“20世纪中国发现拜占廷金币的再考察 ” 、高田时雄“金楷理传略”、森纪子“日本和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国教问题” 、森时彦“中国棉纺织业近代化的动态结构”、中西裕树“畬语调类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 ” 等。 -
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
本书是内藤1899年第一次到中国考察的见闻录,以及关于中国文化的杂文、随想录。通过这些对于中国历史和现状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的背景下,中国处于一种怎样的劣势状态。中国的衰落反映外国人的笔下时,或计会成为一种更加深刻的历史教科书。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燕山楚水》《江南春》《竹头木屑》。 《江南春》是青木对于中国文化强烈的憧憬和幻想,但他的好感却每每在中国的现实面前感到无奈,这种对中国文化希望与失望相交织,正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深思的地方。 作者简介:内藤湖南(1866―1934年),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近代中国学创始人之一,东洋史学巨擘。曾历任《大阪朝日新闻》等报刊记者,后转任京都大学东洋史教授。有《内藤湖南全集》14卷行世。 青木正儿(1887―1964年),中国文学研究家,尤注重于中国俗文学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点对中国的生活文化进行独到的探讨。重要著作有《中国近世戏曲史》等。 -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精)》由作者沟口雄三两部通论性的思想史著作构成,《儒教史》从“儒教”的角度梳理从北宋王安石经朱熹、王阳明到李贽、戴震,一直到20世纪的大同观的思想中,儒家观念的发展脉络(从天理向公理的转换)和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屈折展开。《中国的思想》则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普及性读物,主要通过与日本同类概念的比较,探讨了天、理、自然、公等中国思想史中的核心概念的特质,并对这些概念从宋代到近代怎样完成了质的展开,分别做了重点考察。 -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北宋政权崩解后,继起的南宋高宗政权既需要快速有效地清理内部诸政治势力,重建朝廷威权,也必须思考如何应对敌国金压境的威胁。本书作者寺地遵教授引入政治学的“政治过程论”作为研究方法,细腻地描述了建炎元年(1127)至乾道元年(1165)间诸政治势力为掌握国家权力所进行的斗争,以及国家政策如何因应外在情势而调整,同时综合考察了各政治势力的社会背景。全书以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和议形成分为前后两部,论述南宋政权自成立以来的运作与变化。讨论的时空虽在南宋初期,然自北方避敌南下的高宗皇帝以至文武官僚为巩固自身权、利,彼此纵横捭阖间对南宋政权性质所造成的影响,恰为理解传统中国政权体制内的权力冲突、抗争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观察视角。 -
六朝道教史研究
这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东晋、宋时期的中国道教史,作者从文献考证的角度,对当前道教的“道流”:江南地区的葛氏道、上清派、从北方移到南方的天师道等进行了独特的探索和研究,材料祥实,考证严谨。 -
敦煌学五十年
本书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神田喜一朗写于1953年的有关敦煌学研究的著作,是20世纪前五十年敦煌学研究的总结性著作。他对敦煌学五十年做了简明的介绍,并介绍了当时敦煌学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课题。除此之外,神田喜一朗先生还从自身从事敦煌学和汉学研究的体验出发,追忆了日本汉学界的诸多事件,包括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和汉学著作的大致情况,以及当时的文人状况和风俗,读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对我们了解敦煌学和日本汉学界的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