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
《阅读日本书系: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收录的文章的核心,是围绕着1945年日本战败后的社会重建而出现的神话形象的评论性研究。其中主要围绕下面两种电影展开了分析和叙述:一种是将这些形象作为同时代的神话而加以彰显的电影;另一种是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怀旧地或是评论性地)提起上述神话的电影。说得更具体一点的话,首先我会论及在日本电影中,1945年8月15臼的天皇玉音广播是如何通过电影被描写成神话的;其次我会参照玉音广播在亚洲电影中的使用,籍此寻找出使其背离神圣化的对照物。就在日本电影长期将天皇的表象当作默认的禁忌的时候,饿罗斯的索科洛夫(Aleksandr Sokurov)打破了该禁忌,拍摄了以昭和天皇为主人公的作品,《阅读日本书系: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中将会讨论这件事的意义。 -
日本异色电影大师
本书中所提及的全部电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其中的一些导演,如深作欣二和佐藤纯弥,以不事渲染的方式,创造了社会-经济的后台故事(backstory)的丰富多彩图景,以及对日本黑社会的残酷、极端暴力性的考察而揭出其背后的的政治背景,从而重新定义了类型电影特别是黑帮电影。另外一些导演,例如工藤荣一和池广一夫,则在主流制片厂还在推销其自以为万无一失的俗极而流和多愁善感的电影时,在时代剧的武士电影中开创了一种难得一见和现实主义的手法。冈本喜八则象铃木清顺一样,为类型电影带来了一股令人振奋的、冒天下之大不匙的生机勃勃的活力,并以一种极能掩人耳目的轻松劲儿,在尖刻的讽刺电影和悲剧现实义电影领域中收放自如。长谷部安春则是谦逊的动作电影的行家里手,除了喜欢以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劲头制作蛋奶酥,更擅长于拍摄冷酷的犯罪影片。石井辉男则是独立导演中的惟一一位异数,他能够通过巧妙地耍花枪而在制片厂体制里拍片数十年,在此争得自己的时间拍摄想拍的影片,虽然偶有失手的平庸陈腐之作,更多的是将他反传统的感受和视觉上的鲜明特色融入他所做的任何影片当中。他同样也是一个开拓者,将十九世纪的歌舞伎的色欲/怪诞传统融会贯通为六七十年代一系列恐怖表演(Grand Guignol)式的电影中。铃木清顺是另一位在制片厂体制下拍片超过十年的独立导演,不过对比起石井辉男,他基本上是个更强烈的对抗主义者,更不愿意和制片厂玩游戏。他全力投入于打开陈腐形式的信封,直至其被撕裂,而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他被片厂领导炒了鱿鱼。从第三部影片开始,他的电影就是将陈腐的材料打磨到几乎使人难以承认的令人称奇的范例,他在所有矫饰的类型影片中表现出新颖和高度娱乐性的特质,它忠于观众对类型电影的期望,但同时对于类型又莫明其妙地进行了令人目炫神迷的解构。筱田正浩是一桩可疑的个案,他是那种猛一看去非常具有艺术电影气质的导演,但根本上,他那虚无主义的、按照宇宙法则生存的存在主义的复杂世界观最后占据了上风。事实也表明,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一再被电影杂志的编辑和影评人、那些只关注“严肃的”日本电影作者以及一些本应更了解他的人所视而不见。尽管他拍了很多非类型电影,然而在西方,他那非同寻常的类型片杰作如《狮子鬃毛上的眼泪》、《暗杀》、《异闻猿飞佐助》、《在盛开的樱花树下》和《魔鬼池塘》(Demon Pond),特别是《苍白的花》却并非广为人知并获得赏识。我猜想,人们或许会争论若松孝二是不是另一桩疑案。乍看上去,若松孝二似乎更适宜居住于阴影重重、最好被描绘为日本地下电影的电影地下世界里,这个舞台见证了更多的象慧星划过天空一般的“异色(叛逆)”天才的出现,从同为作家/导演的寺山修司到松本俊夫到足立正生和大和屋竺。不过毫无疑问,若松孝二是最为成功的一位导演,不仅在产量上――他拍了超过一百部电影――而且从影响来看也是如此。他制作的是被人贬低和鄙视的电影形式,从暴力的粉红电影到“实录”的系列杀手电影,他总是将令人吃惊、发自内心地将社会的、心理的和政治的背景带入几乎所有影片中(至少,是我看过的他大部分影片中)。多年以来,他一直将那些备受争议而让人尊敬的导演如大岛渚和深作欣二视为自己的朋友和同道,即便是对更为激进的艺术家如足立正生也是如此。 我也感到很有必要将“异色(叛逆)”类型电影黄金时代的至少两位演员(一男一女)包含进本书。千叶真一和梶芽衣子本身虽然不是电影制作者,他们一旦成为明星,就在自己参与的所有电影中形塑出自身的明星气质,他们通过自己在动作类型电影方面的不懈努力,而营造出自己的大于生命的超凡明星魅力。随着其出演的影片在世界范围内俘获越来越多的观众,他们的声名也在不断增长。 -
日本电影导论
所有这些影片,即使有时被批评界高估了,都表现出了一种对今天的日本发表个人言论的意愿,不管这种言论是犹豫不决还是确信无疑,也不管这个日本是真实可信的还是虑无缥缈的。因此,日本电影已有所预示的复兴的希望会以其他艺术和经济形式在日本本土文化让位于国际多元文化主义的那个时刻显露出来。 -
平成年代的日本電影1989-2006
《平成日本電影》……乃日本片迷案頭必備的天書。作者用功之勤,涉獵之廣,在日益浮淺而崇尚即食速成的香港影評界,可謂無人能出其右。 ──李焯桃,香港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 舒明在后记中写到:……本书试图用简洁清晰的文字,全面介绍最优秀和有代表性的平成日本电影,致力解答影片“说什么”、“怎么说”和“好在哪里”这些基本及有意义的问题。行文上知性的评述多于感性的遐想……。这也正是舒明此书的特色:绝无虚招,货真价实。 本書中評介了日本自平成年代起(1989年)至今的十大導演、演員及135部優秀電影,其中有84部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大日本电影,有16部更是每年的最佳电影。概述電影的創作背景和在香港的放映情況,並探討當代日本電影的新趨勢。 此書分為四輯: 第一輯為歷史篇,由日本映畫百年史說到平成電影新貌,兼論平成電影在香港。 第二輯為人物篇,導演與演員共冶一爐。涉及到的人物除了有中国影迷熟悉的岩井俊二、冢本晋也、大岛渚、铃木清顺、三池崇史、是枝裕和、北野武、中田秀夫、周防正行、SABU、三谷幸喜等外,还有资料难寻的小栗康平、相米慎二、冈本喜八、原一男、崔洋一等等的介绍。 第三輯乃作品篇,最為豐富。每部電影除了註明該戲的基本資料外,也提供了劇情概述、导演背景、手法特色、获奖情况、星標評分與評論。作者將電影分爲青春、愛情、喜劇、歷史、黑幫等類型作評述,並將題材相近的電影作對比。比如介绍黑木和雄的《浪人街》一片,短短两页的篇幅,就介绍出了影片最大特色(片尾15分钟的大杀阵)、日本武士片可以分作哪三大类型、本片的摄影师宫川一夫(《罗生门》)和片中最出彩的演员石桥莲司等等,不仅仅是介绍单独的一个电影或一个导演,而是把相关的其它重要内容也全盘托出给了读者。 第四輯則是資料篇,包括《电影旬报》平成年代年度十大日本电影完整名单、平成年代日本四大电影奖项获奖名单、一九八九至二○○五年在香港公映的日本电影的名单(包括映期与票房)以及香港电影节放映的日本电影名录。 -
日本电影十大
《日本电影十大》以两位著名的影评人坐在一起,以对谈的方式讨论最权威的日本电影杂志《电影旬报》历年来评出的十大电影,谈导演,谈电影,谈日本文化,有趣、有料,有风物,有历史。 -
日本电影
本书是第一部用英语来介绍日本电影的专著,作者对日本电影的兴趣,远在海外对日本电影加以重视前,就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写作本书前,作者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来搜集相关资料。作者的资料来源,不仅包括与日本电影有关的文件和书面材料,以及作者和那些与日本电影有关或是关注日本电影的人们之间的谈话,作者还观看和审察了超过500部、内容涉及日本电影工业历史的每一个时期的影片,包括著名的黑泽明、木下惠介、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等电影大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