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验三十讲
怕死吗?当然。觉得自己孤独吗?从来都有点儿孤独。有一点儿抓狂吗?还好。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不确定。为什么我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我不知道为好呢?世上那么多人,真的和我有关吗?我该同情什么我又能怜悯谁呢?我是不是就有点儿可怜呢?爱是什么呢?
——《文学体验三十讲》
※※※※※※※※※※※※※※※※※※※※※※※※※※※※※※
在《文学体验三十讲》中,小说家苗炜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数十部外国文学经典的阅读体验,也顺带讲述了自己对于爱欲、孤独、死亡等本质问题的思考,还有对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等基本对象的体悟:“文学体验其实就是讲我的感受,这些体验大多跟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有关。但愿你有所收获,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看看人的处境,感受细腻一点儿,心灵丰富一点儿。”
这本书只寄托一个愿望:“有一位朋友说得非常有气势,他说,他读书就是像落后于这个时代。希望你保持阅读能力。”——希望你保持阅读能力。
※※※※※※※※※※※※※※※※※※※※※※※※※※※※※※
★ 三十个文学之夜,一剂心灵解药,一本书读懂数十部外国文学经典
★ 跟随作家苗炜的阅读体验,经历文学世界里的多样人生,理解人心的混沌和复杂
★ 李敬泽、毛尖、王小峰等诚挚推荐
★ 让你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学会接受和欣赏“异己”;摆脱简单化的思维模式,有耐心去理解更复杂的叙述;反对套话,提高对情绪化表达和陈词滥调的警惕;在面对较难领悟的高级文化时,不庸俗、不抗拒;打开生活的多重面向,拥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
文学体验三十讲,是一个体验者的讲。他和你我一样,孤独着、生活着、阅读着。通过文学,我们学习与自己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
——李敬泽(作家、文学评论家)
苗老师讲课,几乎可以直接兑换成肉身经验。愉悦,是他的最低纲领,也是最高纲领,一如罗兰·巴特的文学守则。
——毛尖(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苗师傅的文字跟他真身一样,读起来像个慢性子,引经据典讲讲里面的道道,偶尔冒出点坏水。
——王小峰(作家、《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
文学体验三十讲
怕死吗?当然。觉得自己孤独吗?从来都有点儿孤独。有一点儿抓狂吗?还好。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不确定。为什么我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我不知道为好呢?世上那么多人,真的和我有关吗?我该同情什么我又能怜悯谁呢?我是不是就有点儿可怜呢?爱是什么呢?
——《文学体验三十讲》
※※※※※※※※※※※※※※※※※※※※※※※※※※※※※※
在《文学体验三十讲》中,小说家苗炜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数十部外国文学经典的阅读体验,也顺带讲述了自己对于爱欲、孤独、死亡等本质问题的思考,还有对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等基本对象的体悟:“文学体验其实就是讲我的感受,这些体验大多跟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有关。但愿你有所收获,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看看人的处境,感受细腻一点儿,心灵丰富一点儿。”
这本书只寄托一个愿望:“有一位朋友说得非常有气势,他说,他读书就是像落后于这个时代。希望你保持阅读能力。”——希望你保持阅读能力。
※※※※※※※※※※※※※※※※※※※※※※※※※※※※※※
★ 三十个文学之夜,一剂心灵解药,一本书读懂数十部外国文学经典
★ 跟随作家苗炜的阅读体验,经历文学世界里的多样人生,理解人心的混沌和复杂
★ 李敬泽、毛尖、王小峰等诚挚推荐
★ 让你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学会接受和欣赏“异己”;摆脱简单化的思维模式,有耐心去理解更复杂的叙述;反对套话,提高对情绪化表达和陈词滥调的警惕;在面对较难领悟的高级文化时,不庸俗、不抗拒;打开生活的多重面向,拥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
文学体验三十讲,是一个体验者的讲。他和你我一样,孤独着、生活着、阅读着。通过文学,我们学习与自己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
——李敬泽(作家、文学评论家)
苗老师讲课,几乎可以直接兑换成肉身经验。愉悦,是他的最低纲领,也是最高纲领,一如罗兰·巴特的文学守则。
——毛尖(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苗师傅的文字跟他真身一样,读起来像个慢性子,引经据典讲讲里面的道道,偶尔冒出点坏水。
——王小峰(作家、《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
浮世本来多聚散
张爱玲的散文《天才梦》中写道: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的遗老遗少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花滚落下来。
大唐盛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由盛及衰,辉煌气象烟消云散。唐朝的诗人,亲历世事沧桑,风云突变,聚散离 合,起跌浮沉,诸多极致的人生滋味,体会得尤为深刻。
这本小书并不是研究唐诗的学术著作,也不是诗歌赏析或诗评,而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把唐诗纳入诗人的一生际遇,纳入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诗人的故事中寻根溯源,探寻他究竟是以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来对抗生命的无常。
孤独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但又不尽相同。李白的孤独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杜甫的孤独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刘禹锡的孤独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李商隐的孤独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孤独,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常态,美学的本质,就是孤独。
编辑推荐
1、读一首好诗,就像完成了一次历史的穿越。本书以孤独为线索,以唐代21位代表诗人的故事为引子,串起一部快意恩仇的大唐简史。不仅带我们重新拾起唐诗,品味诗情画意之美,同时还借古人之幽思,探讨孤独的深层含义,也是对人生终级意义的哲学追问。读者还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唐朝的历史风云变幻,唐代的政治文化制度,唐朝人的诗意生活。
2、我们不只是在读诗,而是一点点找回自己内在的生命元素。全书147篇诗文的沉浸式讲解,用诗意之美,抵抗人生荒凉。
3、装帧古典诗意浪漫典雅,四色印刷,书中精选数十幅展现唐诗意境的山水人物名画,古韵悠然,清丽雅致,准确传达出孤独又浪漫的诗情画意。
4、名家推荐:
唐诗的辞采风华,情韵思力,唐人的洒脱豪迈,至诚用情,都写在了这本书里。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嘉宾康震
丹君在此书中对唐诗的解读,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唐诗内在深刻动人的精神力量,也能欣赏到大唐繁荣、昌明的盛世图卷。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杜晓勤
唐诗对孤独有着异常丰富的吟咏。空谷幽人,天涯孤旅,痛饮狂歌的寂寞,知音何在的惘然,唐人有多少深情,就有多少孤独。丹君深察学理,妙悟诗心,对唐诗中的孤独做了全景勾勒,读来回味深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宁
孤独感,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唐诗的深沉旋律。丹君为我们勾勒出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境遇,描摹他们孤独的心曲,领会他们在各自孤独处境中的幽情别绪。曾经或即将与孤独邂逅的读者们,一定可以在这里找到人生体验的同路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李鹏飞
-
文学为什么重要
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就“文学”提出一个有效的定义,但每一次定义都会创造更多的例外。任何关于文学的一般定义都经不起推敲,但当我们看到一个特定的例子时,我们可以说'是的,这就是文学'。换句话说,对“文学”的定义是主观的,是可以解释的,它可以成为讨论的起点,但不会有一个定论。
埃格尔斯通称文学是一场跨越时空的 "活对话",不仅是与作者和我们自己的对话,也是与所有曾经和将要阅读、讨论这部作品的人的对话,而因为其他人不断加入对话,所以它永远无法得出结论,永远是开放式的。在这个时代,这种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宝贵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提供了一种无法被科技进步淘汰因而愈发显得宝贵的技能。
-
心理学与文学
-
诗论
《诗论》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百年新诗史上最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诗学论著。除序外,全书共十章,并附录一篇《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1948年3月,正中书局出版了《诗论》的“增订版”,增收了《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下)及《陶渊明》共三章。八十年代后,又相继出现“三联版”、“全集版”等多个版本。 朱光潜先生以他有关古今中外诗歌的丰富知识,在《诗论》中分析了诗的起源、诗的境界,诗与音乐、散文、美术的关系,并对我国诗歌的节奏、韵律、格律等问题作了详尽的探讨。其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全面阐述了新的诗歌美学理念,在中国现代诗学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本次编校工作,以1943年初版为底本,前十章及附录在此本基础上稍加校订,除若干明显的印刷错误及必要的错漏订正外,一仍其旧;后三章则以2005上海古籍本为参校本,进行加工整理,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