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影志田野集录
《民族影志田野集录》内容简介:《中国民族报》2007年12月21日,在一篇题为《光影记忆的少数民族社会》报导中,对《中国民族志电影》作了这样的评述:“新中国成立伊始,为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毛泽东亲自倡议开展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其间,作为一种记录手段,电影首次在中国被大规模地运用到田野调查中,这次拍摄工作是由中央政府推动的,有大批民族学者专家、摄影专家和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参加。其规模之大、范畴之广、时间之久,中央及基层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之强,在国际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
这样创作记录片
《高等本科与高自考教材•这样创作纪录片•人类学视野中的纪录片研究》遵循理论视野和操作技巧并重的基本原则,将语言人类学研究中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真实电影”、克里福德•格尔兹的文化阐释学、普洛普民间神话结构研究的象征手段、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以及田野调查等方法,结合丰富具体的案例,融会贯通到纪录片的创作思路中,并且试图在影像表现手段的真实性受到极大质疑的今天,运用严谨缜密的科学方法,为纪录片找回真实和权威。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学因运用纪录片而得到革命性的进展;纪录片也因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拍摄方式。在当今纪录片的形式、内容和拍摄方法缺少新思维、新途径的状况下,《高等本科与高自考教材•这样创作纪录片•人类学视野中的纪录片研究》为纪录片创作者和广火爱好纪录片的人们打开一片新的视野。 -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在国际背景下研究中国纪录片发展模式。2000年来,世界纪录片发展进入黄金十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主要论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等地的纪录片发展概况,主要内容包括:2000-2011年之间发展总体概况如国家政策、制作、传播与市场情况、主要阶段和特征、代表人物与作品等。同时,2009-2012年间,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杂志联合举行《中国纪录片发展年度报告》,这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关于纪录片行业的年度报告,被广电总局领导誉为“中国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以三部年度报告为主体,结合世界发展趋势,进行总体分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出战略方向。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都发表了长篇报道和评论,业界也非常关注。我们将以报告为基础,分析中国纪录片十年来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纪录片经验,寻找中国纪录片发展模式。 -
纪录片创作
《纪录片创作》,本书是外教社组织策划的“广播电视艺术系列教材”之一。作者在书中对纪录片制作的具体环节,如选题、策划、拍摄、剪辑等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介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在纪录片制作中,纪录片人应该如何选择立场、位置,把握道德底线,以及如何看待纪录片的空间与造型及时间与叙事的关系等等。本书适合高校传媒专业学生及广电从业人员使用。 -
电视纪录片创作
介绍纪录片历史及美学的专业书籍已是汗牛充栋,但关于纪录片导演技巧的书却是甚少,而电视纪录片,尤其是电视栏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的纪录片形态,尽管其综合了电视传播物质和纪录片的品格正逐步形成独特的创作观念与生产模式,但对于它的创作定性研究却是凤毛麟角。 本书试图总结多年来学术界关于电视栏目纪录片创作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作者自身从事电视栏目纪录片创作的感悟与经验,旨在从电视栏目纪录片本体特性与创作两个层面大胆为电视栏目纪录片作一次全方位理性梳理,本书的任务不仅仅着眼于训练导演领导摄制组与后期剪辑创作,它也包含了张扬与融合电视栏目纪录片类型风格与作者风范的一整套结合技术、知识与情感三者的技巧。 -
新纪录
本书意在从历史与理论的多重视角,质疑西方纪录片长期以来对影像与真实所做的二元区分,并间接回应了茱迪斯·巴特勒的批判理论。作者认为,纪录片、真实与纪录片观众之间的协定远比许多理论家直截了当——纪录片永远不会成为真实本身,或因其具备再现的特质而抹杀真实、使之无效。并且,观众不需要透过任何标志或引号,就能理解纪录片既是真实与影像之间、亦是诠释与偏向之间协商的产物。纪录片建立在渴望与可能性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之上,或言之,文本本身揭示出,纪录片对最真实的事实性再现模式的追求,与这一目标的不可能性之间存在张力。本书观点新锐,适用于任何对媒介研究,特别是对纪录片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