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詞人詞話
本書採用詞話的體裁,文章長短不一,看似零零碎碎,沒有系統,實則言簡意賅,足堪細味。這種體裁的好處是閒來隨意翻讀一兩段,既舒適也無壓力,偶爾會得到一些體悟,從而對讀詞寫詞有新的進境。本詞話共分三大部分:上編「以古為鑑及技與道」,從古代詞人的作詞心得,到粵曲及粵語流行曲的精妙處,意在總結前人的作詞之道;中編「六名家話詞∕詞話六名家」,是香港六大詞人黃霑、鄭國江、盧國沾、林振強、潘源良及林夕的創作經驗談及作品點評;下編「轉益多師」,涵蓋了一眾四十多位職業及業餘詞人的事跡及經驗。如能與本書的姊妹篇──《粵語歌詞創作談》一起閱讀,相信對粵語歌詞的創作和欣賞,將有更深的體會。 -
乐之本事
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有兴趣,或准备想要进一步了解它,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协助;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没有兴趣,这本书有丰富的故事和知识,翻翻看看,或许也能触类旁通;如果你已经浸淫或学习古典音乐多年,那么,愿这本书能让你记起那个喜爱音乐的自己,想起每一个与美好感动相逢的当下。无论人生可以多荒谬,世界可以多歪斜,有些事,永远值得你放在心上,用自己最坚定顽强的意志,温柔又执拗地守护。 ——焦元溥 台湾著名古典乐评家焦元溥写给普通大众的古典音乐入门书,没有五线谱,没有专业术语,以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聆听经验讲述古典乐的聆听之道,音乐很难懂吗?不。人人都可欣赏古典乐吗?是的。本书涉及古典乐的定义和讨论、品味乐曲的态度与方法、录音与现场演出的差别、不可不知的音乐小常识、古典音乐简史,以及无比实用的音乐会注意事项、选座参考乃至聆赏进阶之道,另附作曲家年代表、焦元溥精选曲目及详细解说,库克音乐免费正版在线聆听。 -
爵士群像2
和田誠渾厚有靈魂的繪畫風格加上村上令人嘆為觀止的爵士樂寫法,這是一本無論是村上讀者或爵士樂迷都無法抗拒的音樂隨筆,繼第一本《爵士群像》成功後,兩人又再度合作,這次收錄的爵士樂手及團體都更具「個人興趣」,從Sonny Rollins到Anita O’Day,從Ornette Coleman到Gene Krupa,共二十六篇,比起第一集裡的路易阿姆斯壯、艾拉費茲杰羅,明顯看出與時代更親近的腳步,但是因為歲月的累積,卻在現代的音樂中找到更具情感的聆聽方式。 -
地下鄉愁藍調
詹宏志 專序 林懷民 誠心推薦 七○年代,我們耽讀鹿橋《未央歌》; 八○年代,我們迷戀朱天心《擊壤歌》; 九○年代,我們傳閱楊照《迷路的詩》; 如今,我們有了這本書。 青年世代最受期待的全才創作者,馬世芳的第一本散文。 從小拿西洋流行音樂榜單塗鴉長大, 家裡客廳就是台灣民歌運動集會所。 馬世芳,是一個讓台灣當代文化亮起來的名字。 珍貴彩圖30餘頁。(門 吉姆莫里森 花椒軍曹 白碟 鑽石合唱團 宇宙塑膠人 羅大佑 美麗島 李雙澤遺墨 紀念音樂會專冊 內頁 楊祖珺 搖滾筆記 滾石雜誌 ……) 時間從生命走過,一路上都有時隱時顯的背景音樂,我只是都忘了。直到有一天,收音機裡傳來年輕音樂人兼廣播DJ馬世芳和張大春的對談。馬世芳彷彿是一個老靈魂裝錯了青春的身體,他竟然在電台上介紹早期台語歌手文夏的音樂,而文夏正在做鄉村歌曲的試驗呢。我的時間一下子被推回到50年代,回到基隆雨港的家鄉,燈光顏色昏黃,聲音也回到單軌溫暖的真空管音色,家裡那部據說是村裡最早的33轉唱機兼收音機,正流洩出美麗的聲音<台中州進行曲>,鄰居們躲在樓梯口聚精會神地聆聽著。時間靜止,樂音充滿,那是另一個魂縈夢繫的年代。 ——詹宏志 本書目錄 你和我和一隻狗叫布──兼序馬世芳的《地下鄉愁藍調》 詹宏志 門,消失的酒吧與青春期 離大學聯考還有一三九天的冬夜,我第一次走進那間叫做AC/DC的酒吧,聽DJ放著Doors的歌,並且喝下了生平第一杯啤酒。 二十歲的花椒軍曹與十六歲的我 我把大盤帽塞進書包,擠公車到還沒拆遷的中華商場苦苦翻尋原裝進口的披頭黑膠唱片,那是強人時代的最後一年。 白碟遺事 十七歲那年,請了整學期的公假編校刊。大學學長們編的地下刊物令我們血脈僨張,披頭的《白碟》則是我記憶中整個盛夏的背景音樂。 寂靜的聲音,一九六六 民國五十五年十月,一個叫做Diamond的學生樂團踏上中廣音樂廳的舞台,唱起了賽門與葛芬柯的名曲。然而他們音量就算開到底,也難以打破這片島嶼堅冰一樣的寂靜。 遙望嬉皮世代的背影──《烏茲塔克口述歷史》序 啊,Woodstock。許多長輩如今聽到這幾個音節,還是會雙眼放光、臉泛潮紅,儘管他們壓根兒沒能親臨那場轟轟烈烈的集會。 一個唱垮了政權的搖滾樂團 幾個長髮嬉皮搞起來的捷克樂團,竟然間接掀起了一場貨真價實的大革命,並且真的推翻了政權。 青春舞曲──我的記憶,關於那些歌 後來我才知道,「民歌運動」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我家客廳開展起來的。 那時,我們的耳朵猶然純潔 李雙澤、楊祖珺、胡德夫,還有巴布.迪倫。關於那個時代,那群熱血青年,和唱片裡被畫了一個大叉、禁唱多年的〈美麗島〉。 「美麗島」的前世今生 一九七七年,年輕的大學老師梁景峰和熱血青年李雙澤合作寫下了〈美麗島〉,開啟了這首歌和台灣現代史緊緊相扣數十年的曲折命運。 我涼涼的歌是一帖藥──「民歌」小史 曾經有一段日子,橫掃樂壇的是一群背吉他穿牛仔褲、自己寫歌自己唱的年輕人。他們徹底改寫了華語流行歌曲的歷史,餘震至今未息。 坐進時光機,擋下那瓶毒酒 你準備回到過去,改變你所知道的歷史。身為搖滾樂迷,你該選哪一天、回到什麼地方? 一本音樂雜誌如何撼動社會?──從《滾石》雜誌談起 一九六七年創刊的《滾石》如何從一份搖滾同人誌發展成呼風喚雨的媒體王國?記得七○年代台灣也曾經有過的那本《滾石》雜誌嗎? 西雅圖故事── 一則廣播稿 西雅圖中年男子和台北青年阿芳的故事--他們相識的時候,阿芳還在左營當兵,西雅圖男子則跟老婆住在這個冬天會下雪的城裡,聽著巴布.迪倫的唱片。 擁舞的詩神與厲鬼 一九六六年五月廿七日,剛滿廿五歲的巴布.迪倫踏上巡迴演唱最後一站:倫敦皇家亞伯廳的舞台--這差點變成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場演出。 那柄火焚的紅吉他 我總悄悄希望,哪一天能遇見吉米.韓崔克斯的鬼魂(我相信他將是個和善的鬼)。我總幻想他會帶著被焚的那柄火紅色 Stratocaster 電吉他現身。 這一夜,搖滾樂失去了童貞 再荒唐、再墮落的青春,仍然是青春。「滾石」一九六九年在舞台上創造了讓你打從靈魂深處顫慄起來的音樂,而那就跟你我的青春期一樣,註定是不會再回來了。 光環毀棄,美夢驟醒──關於《藍儂回憶》 一九七○年,約翰.藍儂早已對昔日的「披頭」身分、以及所謂六○年代神話深惡痛絕。身為這樁神話的創建者,他決定當著萬千觀眾的面,親手揉碎它。 我所知道的柯恩 唱片封面上,一塊穿衣鏡佔滿了畫面,映照出一個全身墨黑的男子,表情嚴肅,像要去參加葬禮。他跟我所認識的「搖滾樂手」形象完全不相干,那掛著花布窗簾的房間,是另一個次元的世界。 深邃南方升起的吟哦 老藍調,這種音樂當初是如何引我中蠱?或許是那些流傳已久的怪異傳說,或許是那些盲眼歌者的枯索面容。總之,這些粗礪苦澀的音樂,讓我愈陷愈深,不可自拔。 那些寂寞美麗的噪音 搖滾樂看似熱鬧,實則無處不浸透著寂寞。而那撼動了整個世代的、真正了不起的搖滾樂,便是找到了那條紐帶,把千千萬萬人的寂寞和蕭條,串織在一塊兒。 有一陣風──《地下鄉愁藍調》後記 -
我有冇問題?
at 17成員Ellen和Eman以散文及格格漫畫,道出她們17歲的天空、17歲的心事、17歲的一切,內容幽默跳脫。她們更以筆代口,解答fans們17歲的問題,然後發現大家所思所想,原來是那麼相近,那麼親密,只因我們都同處一個天空下。17歲是隨意的,是深刻的,簡單卻不平凡的。 -
失戀排行榜
在北倫敦一條小巷子,36歲的洛‧佛萊明擁有一家小小的二手唱片行。在三年同居之後,他的女友蘿拉棄他而去,搬離他塞滿唱片、錄音帶和CD收藏的家。和他唱片行的「怪腳」員工,老在排他們各式各樣的top 5,如最佳第一面第一首,如,五大最佳葬禮音樂……洛開始依照年代排序,列出他自己有生以來最傷心難過的被甩者「失戀排行榜」,在慧黠充滿反諷的自我嘲謔當中,如同以一張張唱片專輯的名稱、歌名和曲目排列順序撰寫「佛萊明學」生命傳記一樣,洛的生命就在其中流動。「人們擔心孩子們玩槍,擔心青少年看暴力錄影帶;我們害怕某種文化暴力會佔據他們。沒有人擔心孩子們聽上千首——真的是上千首——有關心碎、摒棄、痛苦、苦難與失落的歌曲。說浪漫點,我認識最不快樂的人就是最喜歡流行音樂的人;我不知道流行音樂是不是造成了這些不快樂,不過我確實知道,他們聽這些悲傷歌曲的時間,比他們過著不快樂人生的時間來得久。……「我的天賦,如果可以稱之為天賦的話,就是把一整卡車的平庸無奇組裝在一個簡鍊紮實的軀殼中。我可以說像我這樣的人成千上萬,不過,卻真的沒有。很多傢伙有無懈可擊的音樂品味,但是不讀書;很多傢伙讀書但是肥得要命;很多傢伙同情女性主義但是有愚蠢的鬍鬚;很多傢伙有伍迪艾倫式的幽默但是長得像伍迪艾倫。很多傢伙喝太多酒,很多傢伙一開起車來舉止愚蠢;很多傢伙愛打架,或愛裝凱子,或吸毒。這些我都不做,真的。如果我的女人緣不錯,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優點,而是因為我沒有這些缺點。」一本前中年期男人的愛情告白書;一個個撞毀沈埋於深海之中的「性愛飛機」黑盒子。《失戀排行榜》,尼克‧宏比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已被英國演史蒂芬‧佛瑞爾斯(Stephen Frears)拍成電影。「讀《失戀排行榜》就像在聽一張偉大的單曲唱片。你打一開始就知道它真是美妙,在歌曲結束的當下,你會想再聽一次,因為它讓你感覺年輕,以及成長,而在同時你臉上會露出愚蠢的笑容。要是這本書是一張唱片的話,我們會稱它立即成為經典。因為它就是那樣的東西。」——英國專欄作家蘇珊 ‧摩爾(Suzanne Moore),《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