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装的面貌
时装令人困惑、令人入迷也令人恼怒,但它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吸引力。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时装,时装对人——甚至包括那些回避时装的人——都有强大的影响。人们对时装的态度也许很模棱两可,但服装的重要性却是不可否认的。“人靠衣装”这句老话现在仍然适用,而某种场合下的错误装束能够引起灾难性的后果。然而人们是怎样获得服装规则知识的呢?日常服装的规则是怎样受到新风格影响和改造的呢?我们穿衣的方式怎样促进“自我”表现的呢?说到底,为什么时装是一种重要的现象而且会如此重要? -
后大都市
当我们进入新千年时,都市研究领域在城市研究的学术法则和主题的多样性上从未像现在这样显得如此旺盛丰富,有如此多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如此地与我们时代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相结合,以及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如此地动荡。现在可能是研究城市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因为有如此多的新东西和新挑战要应对,同时,就如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把握新的都市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存在着不一致。读《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吧! -
巴黎,现代性之都
巴黎一直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城市,迄今魅力不減反增,但它卻是在「第二帝國」時期,才翻身成為我們今日所知的現代性樣板。在一八四八到一八七一年兩次失敗的革命之間,巴黎經歷了一場驚人的轉變,俗稱「巴黎大改造」。奧斯曼男爵,傳奇的巴黎首長,一手打造巴黎的外觀,以今日巴黎四處可見的林蔭大道,取代了昔日的中世紀地圖,巴黎才變成今日如夢如幻的巴黎。這段期間也興起了以高級金融為主體的新資本主義形式,以及現代的大眾消費文化。城市外貌及社會景觀的遽變,帶來嶄新的現代主義文化,同時也脅迫巴黎沿著階級的界線斷裂,結果是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興起,以及隨後的血腥鎮壓。 巴黎為何成為巴黎?哈維的全景式觀照與戲劇式的敘述,使得閱讀本書一直充滿著張力。本書與卡爾.休斯克《世紀末的維也納》,允為研究現代都市興起的兩大歷史傑作。 作者簡介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世界知名的批判性知識分子。他有十本作品,包括《後現代性的狀況》(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社會正義與城市》(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資本的空間》(Spaces of Capital)、《資本的限制》(The Limits to Capital)與《新帝國主義》(The New Imperialism)。之前多年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牛津大學,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CUNY Graduate Center)與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譯者簡介 黃煜文 1974年生,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著甚豐。 重要譯作有《論歷史》、《世紀末的維也納》、《肉體與石頭》、《孩子的歷史》(以上為麥田出版);《錯的是我們,不是我:家暴的動力關係》、《懲罰與現代社會》、《你的權利從哪裡來?》(以上為商周出版)。 -
宗教右派
究竟香港基右是怎麼回事?正是本書要認真處理的課題。它史無前例地從階級意識、政治哲學及政治形勢分析、科學哲學、批判神學、酷兒政治、行動實踐及個人經驗反思等不同進路,爬梳了香港基右各種意識型態的承傳及轉化,與近年的發展脈絡,對於一直相信可以獨善其身、或助長了基右也不自知的基督徒,與仍然大惑不解、自以為無染原罪的非基督徒來說,都應是必讀的入門課本。 --游靜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本書展現香港知識份子並未止於簡化式的批判和譴責,作者們很嚴肅地、慎重地針對被稱為「香港宗教右派」的興起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對香港本地特有的政經結構溯源,對宗教右派在殖民體系與西方信仰中逐步茁壯的前世,與佔盡階級優勢且充斥政治慾望的今生,都提出了詳盡的歷史社會政治分析,不但揭露其呼應全球保守勢力的擴張野心,也指出某些香港宗教群體與本地先後建制勾結合謀的悠長歷史。 --何春蕤 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 -
现代性的碎片
本书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认为,与哈贝马斯、韦伯等诸多学者试图建构无所不包的抽象的现代性理论不同,三位学者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齐美尔《货币哲学》中透显的“现实的偶像性碎片”,克拉考尔《大众装饰》、《白领雇员》中表述的“无关宏旨的表面现象”,以及本雅明《拱廊街计划》中的“辨证意象”或“单子论”的阐述,都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层面上救赎了最为细微的现代性痕迹。全书内容新颖,文字细腻,是一部从审美的,政治的或历史的方式解读现代性的佳作。 -
文化地理学
本书从地理的角度研究文化,着重研究文化是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并且将文化视为实际生活情景中可定位的具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