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ISBN:9787300109855,作者:(德)辛格霍夫 著,刘永强 译 -
文化研究的用途
本书分为导论、六个章节和两个补充材料。导论部分介绍了作者写作这本教材的缘起及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介绍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的独创性与开放性,集中讨论了20世纪70年代霍尔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时期的现代传媒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撒切尔的“权威民粹主义”的分析,以及世纪之交霍尔所提出的“多元文化论”。在第二章中,作者用“黑与不黑”的双重意识来描述吉洛伊对种族现代性的批判,揭示了吉洛伊站在黑人角度反对种族话语历史权力的必要性、吉洛伊对超越种族对立的乌托邦理想的向往,以及他从乔治·克林顿的放克乐队所演奏的黑人乡土爵士乐中所汲取的精神力量。第三章是作者对美国加州大学厄湾分校比较文学教授朱迪斯·巴特勒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分析及论述,内容包括巴特勒对女性主义批评的质疑、对以弗洛伊德和拉康为代表的心理分析理论的修正,以及巴特勒最著名的“性别述行理论”。在第四章中,作者分析了美国后殖民理论的代表人物霍米·巴巴与文化研究相关联的理论,其中包括巴巴对从阶级到社群的政治发展过程的描述、巴巴对后殖民媒介和文化翻译的理解,以及巴巴对种族刻板印象的剖析。在作者的眼中,巴巴首先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关心的是概念、过程和想象的运用,而不是理论体系的建构,因此,作者认为对于巴巴所提出的许多令人费解的概念术语,如“第三空间”、“移向界外”、“时间间隔”就必须在巴巴著作的上下文中采用小说家的想象力来加以理解。第五章探讨了布尔迪厄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尽管布尔迪厄因为文化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过于庞杂,因而对文化研究充满敌意,但作者仍然认为他的理论对文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基于此,作者首先分析了布尔迪厄的“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对于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其次分析了布尔迪厄通过“趣味”这个概念是如何觉察到消费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复制社会不公德重要场所的,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教育在文化资本流动中的作用和新文化媒介的功能。在讨论詹姆逊的第六章中,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政治的理论的分析上,分析了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洗礼过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如何对当代传媒、影视作品产生影响的。 -
媒介、传播、文化
NO -
No LOGO
時尚/LV;運動/Nike;電腦/IBM……,眼下我們生存的時代,品牌形象代表一切,連小學生也懂得要用名牌。要表現自己的專業、品味、社經地位,就要消費特定的產品,不管你是否真喜歡其品質。獲得消費者的品牌認同,就等於獲利的保證,於是新創的品牌虎視眈眈,欲取市場第一品牌之位而代之。至於沒有顯赫招牌的產品,往往價美物廉還是乏人問津。 知名品牌挾著雄厚的資本、強勢的行銷能力、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的經營觀念,令其產品席捲全世界。一種產品行銷全球,創造了後現代的國際風格,統一了世人的消費觀,卻斲傷了異文化的豐富性。全球性的公司聲稱要支持文化的多樣性,其實他們所謂的「多元文化主義」只是生產更多的產品,讓消費者有較多的購買選擇。 而在知名品牌風光行銷全球的背後,是許多不為人注意的勞工。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無法分享公司的鉅額利潤。當某位大老闆被問到,他付出的薪水是否足以讓員工「維持生活」時,他答道:「這想法聽起來很好,但沒考慮到商業世界的現實狀況。」這些員工只能慶幸自己不是第三世界裡被剝削的女工,做一雙天價的Nike球鞋或一件時尚必須的產品只能賺到幾毛錢。 事實是,消費文化全球化所裨益的對象,侷限在資本家、中心國家,卻造成社會與社會間經濟實力的落差日漸加大,更使得文化的創造力漸趨枯竭。所幸,反動之勢已逐漸醞釀。人們注意到工廠裡被剝削的勞工,也擔憂非主流文化正逐漸消失,因而積極採取反制行動。全球化浪潮在二?世紀末淹沒世界,勢不可擋,但反全球化的能量在新世紀初正蓄勢反撲。 本書作者Naomi Klein被《泰晤士報》譽為「可能是三?五歲以下對世界最據影響力的人士」,她在《No Logo》一書中剖析知名品牌如何征服世界,對此現象提出深刻反思,也分析反全球化的風潮將如何反撲。本書在國外廣受書評家與讀者好評,為身陷品牌意識泥淖的現代人不容錯過的好書。 -
文化公民身份
《文化公民身份:全球一体的问题》在批判地吸收西方政治理论、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的一系列理论的有益内容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以下问题:全球化对公民身份的重塑;民族-国家的衰落;流行文化的冲击。作者认为,无论我们是讨论环境破坏、文化政策、城市或消费文化,所有这些都可以联结到全球一体的维度上。 -
他者的智慧
《他者的智慧》第一部分探讨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着重思考当今文化交锋的各种重要问题,以及各方为了获益或自我保护而采取的策略;并集中探讨跨文化方面的重要关键词,如文化、跨文化、相对主义、普世主义等。第二部分从他者视角考察文化,对应于在异种文化中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凸显相关的理解和误解之处;例如在社会宗教与历史基础原则方面,对自然、时间、工作、金钱、平等观、等级制、知识等的态度。第三部分进一步探讨跨文化对话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如语言、词语的工具化与阐释、笔头与口头的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