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電影夜與霧
-
楚原
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之三:楚原 目錄 前言 楚原談楚原 出生和家庭背景 入行 當副導演和編劇的日子 從光藝到邵氏 選談早期作品 談創作黃金期──玫瑰、浪子及其他 加入國泰轉拍國語片 談邵氏工作點滴 從《愛奴》到《七十二家房客》 拍古龍作品的緣由 離開邵氏後 拍片心得 談香港電影的製作條件和限制 漫談香港影人 總結:時勢造英雄 影評摘錄 石琪 楚原風格試論 楚原:玫瑰的文藝與武俠 楚原:跨界的浪漫導演 羅卡 楚原的青春 訪問摘錄 記者眼中的楚原 編導作品簡介 附錄:演出電影作品年表 楚原與香港影事對照年表 鳴謝 -
香港电影10年
《香港电影10年》是为了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深入透析香港电影发展的新态势所著的,书中收录了“融合与发展——香港回归十周年电影研讨会”上的多篇优秀论文,它们以“融合与发展”为中心命题,围绕“香港回归”这个关键词,从产业、文化、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香港回归以来电影的发展变化,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相互影响,香港电影如何逐步与内地电影融合、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电影新局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及香港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该文集集中反映了近年来电影学术界对香港电影发展的思考与研究,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銀都六十(1950-2010)
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成立於1982年,主要由長城電影製片公司、鳳凰影業公司和新聯影業公司(合稱「長鳳新」)三家老牌電影公司合併而成,其後加入專門從事國產影片發行的南方影業公司以及清水灣電影製片廠、銀都娛樂等企業,使銀都成為一個擁有製作、片廠、戲院、發行、廣告等影視綜合系統的電影機構。六十年來,銀都體系共製作了四百八十部電影和十一部電視劇,以及發行了近千部次國產影片。無數閃耀的明星和電影工作者一起打造璀璨的光影歷史,已成為一代又一代的影迷永不磨滅的共同記憶。 本書是銀都的前身(長城、鳳凰、新聯、南方、清水灣製片廠)以至銀都六十年的全紀錄,包括各公司成立的宗旨、各階段的發展、逐年介紹曾攝製及發行的電影、主創人員(編導演)的文章及訪談,以及重要的電影影評等,最後以紀念銀都六十周年的大型電影《一代宗師》(王家衛導演)告終。 全書共分總論及四個時期--理想年代、坎坷歲月、重建日子與復興時期,邀請了11位內地及香港的專家學者撰文,討論銀都及其前身的特色與定位。作者包括:列孚、黃愛玲、石琪、李焯桃、林錦波及鄭傳鍏,內地作者包括:趙衛防、沙丹、張燕、李相、司若。 全書合共38萬字,有約1000幅照片,附錄包括銀都體系影視作品一覽表、工作人員名錄及業界的訪談摘要等,是研究香港左派電影發展的重要參考書。 -
2010香港電影回顧
香港电影经历「后九七」的延搁,通过种种「无能男」和「古墓女」的角色,流露出饱受「围城」意识困扰的焦虑。2010年的重要,不在多年反思、酝酿后终于找到一条出路,反在于放下包袱离开本质的觉悟。甚么是令香港(电影)成其为香港(电影)的特质?身份危机主体跌宕的解决方法,是否要发现发明一种可以抗拒「被融合」的香港(主体)性?本书除了如常检视一年内重要港片,透析相关现象,还企图对上述问题提供理解框架和解题尝试。 * 港片的未来,将临的转进──从《2010香港电影回顾》说起 日期: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三时 地点:香港 inmedia 会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65号富德楼9楼) 嘉宾:郑思杰(《打擂台》《东风破》导演)、张美君(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罗永生(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 主持:朗天(《2010香港电影回顾》主编) 详情: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375693/note/165746621/ * 曲折的先导.主体的拥抱──《2010香港电影回顾》新书发布 日期: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三时 地点:kubrick书店(香港油麻地骏发花园百老汇电影中心地下) 嘉宾:何倩彤(封面及内页设计)、陈志华(作者)、熊一豆(评论) 主持:朗天(主编) 详情: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375693/note/159270354/ -
图说香港电影史
吴宇森亲自作序“有朋友如方保罗,香港电影着实不寂寞,也不会感到太过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