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从中医的理、法、方、穴出发,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适应证广等优点,自该疗法推广以来,受到针灸界同仁及专家的普遍关注。 《腹针疗法(精)》是作者薄智云根据20多年的临床经验编辑而成。腹针是以神阙布气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宏观调控系统。作者认为,神阙系统可能是形成于胚胎期的调控系统,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因此,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这不仅是敷脐疗法的基础,也是腹诊与腹针疗法的基础。书中对上述的理论不仅从中医经络而且从现代医学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并以一种全新的观点与方法奉献给读者。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疑难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使读者融会贯通,易于掌握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与实用性。 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治疗的特点,又有自身诊治的特色,广泛适用于各年龄层次的人。对于小儿,如采用指针亦同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腹针疗法(精)》可在广大中医、针灸医生及中医院校师生中普及和推广,也可供中西医临床医生参考。 -
五行针灸指南
五行针灸指南为一部翻译作品。原著者诺娜·弗兰格林从主要诊断、辅助诊断、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技法和穴位选择等方面,将自己多年的针灸临证经验与读者分享。原著者对五行针灸的治病特点总结为:抓住病人五行中主导的一行,针对此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其中,尤其强调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医者应对病人有真爱仁慈之心。 -
针灸大成校释
《针灸大成校释(第2版)》内容简介:《针灸大成校释》是1963年国家医学科学研究十年规划(1963-1972)第三十六项[三]题,整理语译七本中医古典著作中的项目。本题主要负责单位是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本题负责单位是南京中医学院(即今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大成》执行单位是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即今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这是本单位首次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此组成了编写组,提出了《针灸大成》的科研设计书并定下了几项重要的前期科研题目。 -
针灸真髓
《针灸真髓》(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版)一书,为针灸名家泽田健先生的入室弟子代田文志氏(日本现代著名针灸家),于先生日常治疗时,将十几年来的所见所闻随时笔录,日积月累整理而成。 为使泽田健先生精湛的针灸医术免有失传之虞,本书详细记载了泽田健先生珍贵而独特的临床诊疗思想及口传秘诀。为使泽田健先生精湛的针灸医术免有失传之虞,本书详细记载了泽田健先生珍贵而独特的临床诊疗思想及口传秘诀。如泽田健先生以五脏六腑为本,始创了屡屡用于临床而有效的太极疗法,这是针灸史上独步古今的伟绩。此外,还有对脏腑病变及功能的不同理解,三焦经的新释,以阳池、中脘矫正子宫位置,背部膀胱经第一行的创说,经穴移动的发现,特效穴的创定,经络经穴诊断法的提倡,四灵的应用等等创举。 本书也随处可见泽田健先生钻研古籍的迹象。如泽田健先生的治疗是以五脏为基础,此五脏与西洋医学五脏的概念不同。譬如肾脏,不是指简单的器官,而是含有“先天之原气”的肾、藏精志的肾、有生殖力的肾、腰及下腹力之源泉的肾,所含的种种内容和西洋医学所说不同。脾、肝、心、肺也是同样的。 本书还附录日本针灸学家赤羽幸兵卫氏所著的《知热感度测定法针灸治疗学》(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年6月第1版)以及相关的“皮内针法”和“天平现象”。 -
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由于作者是经验丰富的中医针灸临床家,使得本书具有鲜明的临床实用特征,其间不乏作者的精辟论述。 -
一针疗法
《一针疗法:灵枢诠用》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经络病症、脏腑病症、时间性病症以及其他病症的一针疗法。适合喜欢针灸的人和从事针灸的人学习阅读。这本小书有个副标题——《灵框诠用》。原来想叫《灵枢导读》,我的本意是将多年来给针灸专业研究生讲授《灵枢》的一些心得和临床应用体会梳理一下,希望对研究和本科生们学习和研究《灵枢》有所帮助。但反复推敲,终觉不妥。当今中医界,对《灵枢》研究有素者在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