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 Unfinished Republic
In this cogent and insightful reading of China’s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al culture, David Strand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engendered a new political life—one that began to free men and women from the inequality and hierarchy that formed the spine of China’s social and cultural order. Chinese citizens confronted their leaders and each other face-to-face in a stance familiar to republics worldwide. This shift in political posture was accompanied by considerable trepidation as well as excitement. Profiling three prominent political actors of the time—suffragist Tang Qunying, diplomat Lu Zhengxiang, and revolutionary Sun Yatsen—Strand demonstrates how a sea change in political performance left leaders dependent on popular support and citizens enmeshed in a political process productive of both authority and dissent. -
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上中下)
《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上中下)》内容: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虽然只有短暂的38年,却是中国社会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国史研究自“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2年启动以来,30多年过去,虽也取得一系列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论著及各种资料,但有关民国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的情况,仍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上中下)》所收论文,即是为纪念民国史研究开展30年而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汇编,论文作者均为国内外民国史研究的知名专家,其研究课题涉及民国史研究的各个领域。 -
从韩国看的中华民国史
本书是具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论文的汇集,大致分三部分:一是对中华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的论述,二是对有关民国史专题的研究论文,三是介绍韩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情况。 -
民国诸葛赵凤昌与常州英杰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迄今为止一百年。这一段历史,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只算短短一瞬而已。 前朝虽然不远,记忆已经模糊。 人类关心现实当下,忘性好过记性,乃全世界通病,中国人也不能例外。 2009年10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了十卷本《赵凤昌藏札》,收录了两千七百余通赵凤昌与当时名人的往来亲笔信札。其中有一批辛亥革命要件档案,均为海内孤本,弥足珍贵。这批史料彻底揭密了一个世纪以来不为人知的民国建立的真实情况,无可争议地向世人重现了当时历史的关键场景。 本书共计摘录52通赵凤昌藏札,先请各位读者方家法眼一观。 十几亿中国人,包括海峡两岸的华夏子孙,自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孙中山先生。但他们可曾知道,当民国像一个婴儿般诞生之时,他(她)的产房叫“惜阴堂”,他(她)的“产婆”叫赵凤昌。 -
国民党核心组织真相
「三民主義力行社」在中國現代史上有其不可磨滅的地位:它是民國二十年代,強化國家各種組織準備對日抗戰,走向三民主義建設理想的骨幹。它於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後開始籌備,二十一年三月一日正式成立,至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前夕被迫改組為「三民主義青年團」。在短短六年活動期間,其組織卻已於無形中控制了整個中國社會,且亞、歐、美三洲華人集居處也都有其構成份子分佈其中。其社員總數約三百人,在當時多負有參與重要決策的責任,他們的所作所為深深影響了八年抗戰,以致於在事隔六十餘年後的今日,其餘波猶在中國人社會中隱然可見,因此本書作者以客觀的態度,同時從(1)蔣中正領導該社的超然地位,(2)該組織本身的民主集權性質的角度來研究,提供其研究所得,使讀者易於看清力行社的各面真相,從而對民國二十年代整個中國的歷史能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
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
本书依据各种报刊、著述,档案、书信,日记等中外文献在考订史实、厘清渊源的基础上。重在揭示全盘西化思潮发生、成潮、高涨、式微的阶段变化。描述思潮内部不同人物和群体间立论的差异及在论战中的复杂表现探寻各方主张的关系及其与社会的交互影响。克服笼统理解和片面评价。在再现历史本相的同时, 巴握这一思潮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的基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