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个世界
“在这部作品里,我将从另一个角度讲述在中国两年的所见所闻。当时我还是一个没有什么阅历的青涩的西方青年人,处于对所有事情都似懂非懂的一个奇怪的中间状态。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革命成功了,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为什么人民还会挨饿?今后怎么办?没有人知道。作为一个局外人,以我自己的经验讲述了我怎么样从把中国视为洪水猛兽、在很多方面都厌恶她到比较好地理解她———最后不顾一切地爱上她。这是由于我接触了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字、音乐和结交了很多不同个性的人。” -
林西莉古琴的故事
热销书《汉字的故事》作者林西莉又一经典著作! 一件在现实生活中你几乎不认识的乐器, 一段在日常生活中你几乎没听过的乐音, 一页几乎快被人遗忘的文化史, 却是刻印在我们三千年文化基因上的古老传统。 在催毁一切传统的文革前夕,一位只身从瑞典远赴北京学习汉语的年轻女生,一个踉跄就这样闯进了古琴如谜般潜伏在历史的时光隧道,古琴,成为她诠释中华文化的另一把钥匙…… 一九六○年代,中国大跃进失败,文化革命正酝酿,为了学习中文,林西莉在这变动时期远从瑞典赴北京大学学习中文。为了更深入中华文化核心,她一个踉跄就这样闯进了三千年历史之久的古琴文化,并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史上唯一的一位学员,跟随王迪习琴,也得到管平湖、查阜西等大师指点。林西莉这段人生经历,不只使她结识了许多当时的知识菁英、认识中国古代智者的思想,更深化了她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让她更能体会汉字书法、水墨画等艺术之美。 就像我们今日听到古琴时的声音一样,林西莉当时也震撼于那“让整个房间共鸣的奇妙声音”。古琴虽然音量小,但其构造却能发出持久深沉的乐音,声声撼动心弦。自古以来,古琴都被视为面对自我的“一面心灵镜子”,是一种自我抒发而非娱乐大众的乐器,是自我和大自然沟通的媒介。 古琴修身养性的特徵,已深深渗入我们的各种文化当中。虽然在台湾的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见古琴的身影,也不闻古琴的乐声,对它似乎很陌生,然而它的影响却是深远乃至于习以为常了。在我们的成语和文学中,处处都有著古琴的影子。《史记》即记载“琴音调而天下治”,当权者的个性即能完全从琴声中洞察。我们也会用“对牛弹琴”来形容跟一个不讲道理的说话。由于古琴所奏出的是个人的内在世界,也才有“伯牙摔琴”感谢知音相知相惜的典故。原来在我们记忆的深层,古琴的影子真是处处可见。 古琴音乐音缓而沉,没有特定的演奏速度,端看弹琴者的心境,这是和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古琴因其蕴含的古老文化智慧,在二○○三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九七七年,NASA透过旅行者一号和二号向外太空生物播送各民族音乐,其中一首即管平湖所弹奏的古琴曲“流水”。 以一位传承古琴文化的西方人观点出发,和一般研究古琴的取向不同,林西莉以浅显易懂的笔调叙说古琴的方方面面。从古琴的鉴赏、制做,到古琴在古代文献以及中华艺术中的地位,乃至当今古琴音乐的新趋势,林西莉林都做了生动且全面的介绍。本书原瑞典文版已长时阐联畅销榜,并荣获重要的奥古斯特非小说类奖。林西莉本人更积极推广古琴的演出,让更多人欣赏到古琴的魅力。 -
古琴
这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是一个瑞典汉学家深入古琴世界的经历和体会。它不仅有对古琴本身的描写,更有关于古琴之于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关于古琴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相互关联,甚至是我们应当怎样生活的解读。 我轻轻地拨动其中的一根弦,它便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那音色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它竞也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在以后的很多年,正是这音色让我入迷。从最轻弱细腻的泛音——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低音颤动的深沉。 -
汉字王国
内容提要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既有深度,又很好读。 本书初版于1989年,至今已被翻译成七八种语言,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 目录 小引 甲骨文和金文 人和人类 水与山 野生动物 家畜 车、路和船 农耕 酒和器皿 麻与丝 竹与树 工具与武器 屋顶与房子 书籍与乐器 数字和其他抽象的字 意与声 索引 译者后记 -
汉字王国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既有深度,又很好读。 本书初版于1989年,至今已被翻译成七八种语言,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 -
汉字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