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祥瑞
★上追尧舜,禅让称帝,王莽究竟是民选的圣主,还是篡汉的罪人?
★新锐文史作家、网红书评人张向荣首部历史非虚构作品
★罗新、刘勃、陆大鹏力荐
★搁置定论,厘清王莽真容,揭示两汉皇权真相
丰厚细节,再现政途跌宕,叩问儒家使命得失
~~~~~~~~~~~~~~~~~~~~~~~~~~~~~~~~~~~~~~~~~~~~~~~~~~~~~~~~~~~~~~
★传统史学把新莽贬入闰位,把古典末期的这个重要瞬间涂抹得怪诞荒唐。张向荣以深描细察的写作,让读者看到一个充满活力和可能性的转折时代。
——罗新
★写得真好,第一章汉史简述,综合各种前沿成果,信息量超大。具体讲王莽的部分,已有研究本身较薄弱,可依傍的成果较少,行文从基本史料出发,舒缓而缜密,常识与识见,自在其中。
——刘勃
★张向荣博士的《祥瑞》,不仅仅是王莽的传记,而且把西汉的“建国”“建政”大业以及儒家如何成为帝国意识形态的过程梳理得很清晰,令人豁然开朗。这本书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作为支撑,行文深浅适中,结构设计巧妙,幽默风趣,常有发人深思的犀利评论。对王莽、西汉历史和儒家这三个话题感兴趣的读者,都不妨读读这本书。我期待能够读到更多这样面向“受过良好教育、非专家”读者的中国题材历史书。
——陆大鹏
~~~~~~~~~~~~~~~~~~~~~~~~~~~~~~~~~~~~~~~~~~~~~~~~~~~~~~~~~~~~~~
★元始元年(公元前1年)春正月,汉室迎来一件千年未有之祥瑞。来自极远之地的蛮夷“越裳氏”到长安朝贡,献上一只白雉、两只黑雉。白雉出现,意味着天下出现了道德流布四夷的王者。刚即位的汉平帝年仅9岁,越裳氏上一次到中土献雉,还是周成王时期,见的是辅佐幼主的周公。——难道所谓“王者”,是刚刚稳定了西汉政局的大司马王莽?这极有可能是王莽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可臣民们怎样看待这位功德超群的外戚权臣与周公相媲美?是诧异、震惊,还是觉得锦上添花?
★中国历史上,西汉与后世定型的“一家一姓”的朝代不一样。它不仅是一个朝代,更是中国儒家文化首次实现立法的新阶段。同时,西汉也是一个迷信天人感应的时代,在不到两百年的历史中,充斥着谶纬之学。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灾异变化、祥瑞谴告就与现实政治运动紧密相连。
★生于西汉末年的王莽,幼年丧父,并没有得到作为外戚家族成员的优待。他从一介儒生,以其周全的为人处世之道,一跃成为家族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他借助“祥瑞”之说,重返朝堂;又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步步高升,最终合法建立了新朝。那他又是如何在短短的十五年里,就从“天下归心”的“哲人王”成为了一个“天人共弃”的篡汉者?
★面对日益严峻的政治合法性危机,儒家理论的实践者王莽勤劳王事,建辟雍、制礼乐,恢复井田,赢得了同时代其他儒士的认可。那么王莽称帝的真正动力又是什么?王莽到底是邪恶无道的簒夺者,还是复古派的改革家?是儒教立国的决定者,还是演技精湛的政治表演家?
★本书截取汉宣帝到新莽这一历史片段,从“祥瑞”这个视角切入,剖析王莽的个人、家族和政权相关的人物事件,再现了太后王政君、外戚王氏家族、刘姓皇室家族、儒家经师、官僚士大夫等在西汉末年政治舞台的角力,进而重新审视旋涡中心的王莽,以窥他和时代的真貌。
-
儒家天下:通经致用的年代
☆第一是作者的知识:如果你觉得《中国哲学史》太难懂,冯友兰、胡适们太深奥,可以看《史上十大口水战》; ☆第二是作者的见解:拨开历史的迷雾,把握国家、民族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第三是作者的才气:把你穿越历史时空,来到辩论现场,聆听三千年以来的精彩舌战; ☆第四是作者的幽默:每5页之内必定有让你会心一笑的精彩桥段。 本书是关于中国汉代历史的大众通俗读物。作品从汉武帝下诏向天下士子征问治国良方,董仲舒上“天人三策”讲起,详述了从西汉开始到东汉期间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这一历史过程,涉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决狱”、王莽建立新朝的历史过程、东汉的“党锢之祸”等重大历史事件,涉及汉武帝、董仲舒、王莽、刘向、刘歆、刘秀、郑玄等众多历史名人。作品详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来龙去脉,解析两汉儒家知识分子与朝廷在思想及行动上的离合。有知识、有见解、有趣味。 -
孔子的生活智慧
以前学习孔子,是希望考试得高分;现在学习孔子,是期盼生活有智慧。 历代以来,学者研究注解《论语》的不知凡几,经由此书而找到个人立身处世之道,并且成就志业的更是不可胜数。书中的几句话往往形成终身受用的座右铭,使人在委屈时愿意沉潜努力,并在顺遂时知道谦虚收敛。学习孔子,很难避免地会觉悟“人生可以不一样”。所谓的“不一样”,是说看似平凡,其实是十分不平凡。平凡的是外表,再多的财富与再高的地位也无法增益一个人的价值,因为价值是属于人格的评断,而这正是不平凡之处。若能觉悟其中的道理,人生将由被动变为主动,而这样的人生也才真正值得我们去活啊! 熟读《论语》之后,自然就会跨越篇章的限制,采取“一以贯之”的方法,把相关思想整合起来,作出系统的理解与说明。以这部“经典”为基础,设法在现代生活中的“经验”中加以印证,这样才是学习孔子的正确态度。结合经典与经验,孔子的智慧将成为我们走上人生坦途的最佳指引。 -
中庸全集
《中庸全集》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子思所作。它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它作为平民哲学,其核心是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因而此书既是一部处世宝典。又是一本修身大全。 为了便于读者读懂、读通《中庸全集》这部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我们精心编制了《中庸全集》这部书,《中庸全集》吸取其他《中庸全集》版本的精粹所在,分别从原文、译文、注释、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现代运用等方面,进行了金面细致、有总有分、通俗易懂的解读。以此使读者理解其中精要,运用“中庸”的智慧修养心性,完善自我。 -
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
本书系“三联评论”丛书之一。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全书理论丰富、观点新颖、语言通俗、分析精辟、材料翔实。本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主流意识形态和学术思想。相信广大读者能从中获益。 -
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
追求整体性、总体性、同质性和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就是专制主义的。作为中华民族进入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之力,作为专制王权的构成机制和营卫功能,作为专制王权政治的操作理论,儒学凝聚和凸显了我们民族的根本价值,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实践倾向,全面参与到了权力机制的建构之中,因而全息地带有专制主义的元素,不可能像新儒家认为的那样,能够从中“开出”民主制度或挖出民主的“种子”——儒学既不是专制权力的替罪羊,也不是民族荣耀的图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