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这是一个对中西方相遇的那个伟大时期的绝妙介绍。孟德卫倾注其毕生心血,将其研究浓缩于这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书中。他做的以下分析尤有价值:中西方间相互的美学影响,语言和种族理论,以及无论在中国士人还是在天主教会中皆存在并最终导致它们分裂的内部对抗。 ——史景迁 没有人比孟德卫更有资格去阐释1500-1800年间中西方相遇这个题目的了。因为,这个人将其一生的时间都投入到该研究中,并早已在美国的中西方交流研究领域中树立其主导者的牢固地位。 ——狄百瑞 若以历史提供的更深远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是一个新鲜观念,而是过去历史的回归。的确,在1800年之后,中国成了一个不能与现代世界对话的落伍的帝国,直到其遭遇帝国主义势力的实质性侵吞。诚如马克思在1858年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中所写的:中国是“一个在时间的缝隙中形同枯槁般生存的庞大帝国……被武力隔绝在正常的国际交流之外,于是,只能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继续自欺欺人。”但如果追溯到1500—1800年的那个时期,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那时,中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世界大国,欧洲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美国则仍是一片美丽的荒原。 关于历史是否是循环的,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却从未达成一致。但是,即使历史不在广泛意义上重复自己,我们也倾向于从中发现对过去模式的重复,并发掘其意义。近年来的历史已经见证了西方世界在如何看待中国问题上的观念转变。这一新的观念是以互相尊重而不是自视为优越的态度为特征。回到更久远的历史时期(1500-1800年),从中找到更多西方对中国的尊重,这就是本书的主题和主旨。 在1500-1800年间,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断时续。尽管双方之间的影响并不均衡,但这种交流始终是双向的。在运用外来文明的某些观念时,双方通常有着大相径庭的态度,但双方吸收和同化外来文化的动态过程是相似的。例如,当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士大夫力争运用基督教替代佛教、道教对儒家的影响时,欧洲启蒙运动的先哲们却在自然宗教理性的影响下使用儒家思想来取代基督教的神奇作用。1500-1800年的3个世纪,是中国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产生较强影响的时期,而后来的两个世纪(1800-2000年)恰好相反,是欧洲和北美的西方文明在向中国施加影响。从1500年到1800年,那些携带着基督教义和西方文明的传教士在中国受到的排拒远大于欢迎。同样的,欧洲对中国的赞颂,终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幻灭。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模式来理解过去。这些模式将客观呈现的历史与主观选择的过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体。这是一种动态的张力,因为当历史逐渐展开时,这种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也在相应地发生变通。本书四大章节的主题要说明的正是这种张力,它们分别探讨:(1)中国对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的接纳(2)中国对它们的排拒(3)欧洲对中国文化和儒学的接纳(4)欧洲对它们的排拒。这些章节的安排显示出一种对称性,尽管这种整齐的对称似乎并不能在事实上得到验证,但我仍然认为这种对称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两个同样伟大的文化之间的相遇。我并不是要暗示伟大是一个相对标准,以致于任何文化都可以宣称自己伟大。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被证实拥有影响世界大部地区的能力。 ——孟德卫 -
先手
我是“牧羊人”,私人安保小组里的灵魂角色。保护别人的安全,保住他们的命,这是我的工作,也是一笔生意。和别的生意一样,这项工作有严格的程序。我们研习这些程序的过程,正如外科医生学习如何精准地切开肌肉、飞行员学习如何安全地让那几吨重的金属升空。我是这一行的专家。 而我们的对手——试图杀掉事主的杀手,我们称之为“黑手”——也把他的工作当成生意。我对此深信不疑。他和我一样严肃认真,和我一样勤奋地研习工作程序,机灵、高智商、极具生存技巧。和我相比,他还有一样优势:他不必考虑我所面对的限制——宪法,和其他据此发布的法律。他可以利用对方的一切弱点:家人、朋友、财产、隐私…… 我和黑手之间的对弈,就在于谁能更快发现对方的弱点,抢占先手。 -
明日花黄
在英吉利海峡靠近布莱顿市的海底,接二连三地发现了年轻人的尸体。引起媒体一片哗然的是,他们生前均接受过精密的外科手术,体内各个重要器官均告失踪。 与此同时,在皇家南伦敦医院里,单身母亲林恩正为自己患上肝脏衰竭的可爱女儿凯特琳的命运而奋斗。她尝试了所有的手段,希望为女儿找到一个可供移植的肝脏。母爱,可以让一个女人走多远? 一场惊心动魄的纪实电影,一部警方办案的教科书 英国犯罪作家协会主席,好莱坞著名编剧,《威尼斯商人》制片人彼得•詹姆斯力作 系列作品仅英国本土即突破二百万销量,被翻译成三十五种语言,畅销全球 -
我们的家·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农庄
这套作品分为三册:《我们的家》、《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农庄》专为儿童编辑出版。所选作品以家庭生活、庄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孩子无疑是其中的主角。 -
第五维度
随着互联网世纪到来,人日益萎缩为只会面对电脑屏幕的机械的工作者,作为现代人类的一员,面对命运这个宇宙最大的奥秘,我进入“死亡星球”的游戏,想要探索幸福的答案。在充满隐喻的游戏环境里,从远古到现在,死有无数的可能,生却要面对差不多的问题:金钱、爱情、工作压力、物质欲望、时间短暂等,有太多要实现的梦想,一旦人的愿望模式被开启,人生就陷入命运的不可预测的处境中。每个人的命运像被装在一个神秘抽屉。这些诱惑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刺激我的意识,让我感受到宇宙的第五维度——意识的维度,决定了我们在时间空间之外,和宇宙的更深的交汇。当我真的落到“死亡星球”时,看到一无所有的图景,却从接近崩溃的边缘,发现人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奥秘…… 【名人推荐】 《科幻世界》杂志| 果壳网 | 《超好看》杂志 编辑 吴岩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 陈楸帆 全球华语星云奖最佳科幻小说金奖获得者 郑军 科技文化、科普兼科幻小说作家 -
中国故事绘本
这本书事实上是两本小书的二合一,作者都是美国作家项美丽(Emily Hahn)。作为《纽约客》派驻中国的专栏作家,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辗转上海、重庆、北京、香港等几座城市,生活将近九年,对中国有着深入了解。两本小书分别是《中国故事绘本》(The Picture Story of China)和《中国的ABC》(China A to Z),都是儿童绘本,是她为自己五岁的女儿所写,以期她能了解地球另一面那些与其同龄的中国孩子的家庭、学习、日常生活、文化习惯。 这是外国儿童了解中国的入门读物,也是中国读者了解自己国家的“第三只眼睛”,并可以知道外国人如何看待我们。 两本小书历经七十余年,至今读来,依然新鲜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