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章政改笔记
吾国吾民最缺者,乃是踏踏实实把现居之屋裱糊起来,不可动辄拆迁。中国之所缺,正在于以实心“做事”者少;中国之所滥,正在于以虚言“做人”者多。吾国民之聪明才智,毫不逊色他族,只因把聪明才智都放到了“做人”而非“做事”上,以致内耗殆尽。“裱糊”二字,却是李鸿章一生之写照。不料惯于拆迁之后人,自以为推倒重建乃是中国之正道,便对李鸿章之言偏听偏解,误读至深。雪珥发掘海外史料,抽丝剥茧走进李鸿章内心世界,做一辩驳。 -
李鸿章时代
《李鸿章时代》一书从1870年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各发生的一件大事讲起。在大清国,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在欧洲则爆发了普法战争。1895年,太平洋的两岸同样各发生一件大事。在西岸,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李鸿章被撤销直隶总督一职;在东岸,美国的GDP总值第一次超越大清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从1870年到1895年的26年,是李鸿章主政北洋,“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26年,也是全球权力格局巨变的26年,更是晚清错失战略机遇、加速进入下行曲线的26年。其间之内政外交,无论是成是败,为是为非,李鸿章都扮演了核心角色。因而,这26年也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李鸿章时代。 如何认识这样一个时代?正如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给出的答案:“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本书广泛搜集中、日、法等多国史料,以19世纪后期的国际格局巨变为背景,以日本入侵中国台湾、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三大事件为波峰,穿插李鸿章主持的内部变革,强调从大历史与大战略的双重视角,全新解读这段似乎国人已经非常熟悉,其实依然非常陌生的往事。 -
落日孤臣李鸿章
李鸿章的平生大憾事是,他仅做了一辈子的裱糊匠,面对一间破屋只会修葺而不能改造。然而仅为[庸众中的杰士],烙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他即使有再大的权力又能如何? 近代史上,没有哪一个人像李鸿章在生前死后招致如此猛烈而持久的抨击。这位晚清重臣的历史罪责深重得令人难以置信,仿佛近代史中所记录的众多屈辱与不公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然而,西方国家却做出了与此截然相反的评价:“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不可否认的是,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晚年更是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大清国的主梁,没有他的晚清史几乎是无法叙述的。 但这位“独一无二”的晚清政权代表人的命运又是孤独悲凉的,梁启超以一个政敌的身份却恰当地评价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道出了李鸿章至死挥之不去的满腹辛酸和遗憾。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内容简介:李鸿章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东方俾斯麦”,身后被慈禧誉为“再造玄黄”之人,更被作者称为“现代中国伟人第一号人物”。 本书多视角解析这位中国晚清巨擘的一生:创立淮军,对抗太平军,倡导洋务运动,倡建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处理中法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周游海外,签订《辛丑条约》……作者为在中国居住、工作并采访过李鸿章的西方学者,运用西方史学方法,评价人物力求客观公正。这个被朝廷和国外列强盛赞,被百姓痛骂的一代名相,是卖国贼还是晚清救星?本书提供一种更为公允的新视角,来看这位晚清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
李鸿章评传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晚清第一权臣的功与过》一个乘承儒家文化传统的文人,一个深谙中国封建官场之道的官僚,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东方俾斯麦”,一个国人心中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重读晚清第一权臣李鸿章,看他如何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上纵横捭阖,首部全新解译+个性点评之经典典藏本。最权威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梁启超所著的最权威读本,“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无论是作者,还是读本,都具有无可怀疑的权威性。第一本全新解读加个性点评本。市场上同类书要么复制梁氏原著,要么重新立传,鲜有创造性行为。本书解译全新,而且对原著进行梳理总结提升,提纲挈领,一目了然,主次分明,加之每节后有个性点评,更使全书读来有味有趣有得。版式新颖别致,文字美观大方,文图并茂,给人阅读美感;封面设计古朴厚重,意蕴丰富,既有历史感又不失时代感;印刷精美,绝对是可束之于书架的正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