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
《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是一部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角度研究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理论史的著作。与通常的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相比,本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尊重图书馆学的技术情结,注重从应用图书馆学领域发掘对图书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献、人物与事件,将其纳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史的范畴。第二,采用信息分析的方法,力求通过系统的、公正客观的方法,全方位地考察20世纪图书馆学的主要理论创新之处。第三,不拘泥于信息分析结果。由于我国关于图书馆学理论的资料工作的薄弱,基于现有文献的信息分析得出的结论,完全可能会遗漏某些重要的文献、人物与事件,也可能高估某些不太重要的文献、人物与事件。 -
图书馆建筑的历史
史上第1部从建筑角度探究世界图书馆历史的集大成之作!英国牛津大学坎贝尔院士倾尽5年心血研究撰文,配以知名摄影师威尔?普赖斯精美绝伦的照片,书商杂志、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等众多媒体好评如潮!公共建筑类别排名第1位! 从古罗马的图书馆到巴黎的国家图书馆,建筑师们追求能够超过同行,建造出最壮观的建筑。本书是第一部讲述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建筑史的著作,从有文字之初直至今日,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直至现代日本。每个时代、每种文化都重新发明了图书馆,对之进行改造,反映出时代和文化自身的需求,与此同时也反映出文明本身的历史。 就其雄心和规模而言,本书自成一路。作者和摄影师一同周游世界,走访并记录了大约80家图书馆。建筑史家詹姆斯·坎贝尔写出了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高度可读性的文本,威尔·普赖斯则是世界一流的建筑及室内摄影师。他的照片引人入胜,技术上完美无瑕,既流畅又表达出强烈的氛围。 好的图书馆不仅是贮藏书籍的仓库,而且是学识、创造力和思想的仓库,它们是人类某些较高成就的体现。坎贝尔和普赖斯联手创造出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一部图书馆建筑史的开山之作。 -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
【内容简介】 社交媒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来交换信息的莎草纸信,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期间印制的宣传小册子,过去人类跟同伴交流信息的方式依然影响着现代社会。在报纸、广播和电视在散播信息上面统治了几十年后,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交媒体重新变成人们与朋友分享信息的有力工具,并推动公共讨论走向一个新的模式。 汤姆•斯丹迪奇在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天主教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借助对托马斯•潘恩和“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等人物的讨论,作者还探索了一些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从言论自由和审查之间的张力到社交媒体在启迪创新和激发革命上的作用。这是一次对社交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也是基于历史对未来趋势的完美预测。 --------------------------------- 【编辑推荐】 ◎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怎么能不知道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本书就是一次对社会化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完全颠覆你的传统思维,重塑我们对社交新媒体的看法。 ◎ 从莎草纸信到小册子、咖啡馆、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介怎样进化? ◎ 从古罗马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再到阿拉伯之春,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社会变迁? --------------------------------- 【评论】 汤姆•斯丹迪奇又一次完美展示了他将历史与现实的争论联系起来,并激荡出新知的天赋。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趣,论证也很具说服力。 ——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媒体理论家) 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今天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肇始于古罗马的社交媒体传统的延续。这就让我们能更清醒地感知人类现在是如何在转推历史并同时创造未来的。 ——克雷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craigslist创始人) -
图书馆的故事
没有一种数字化的奇迹,能减少中世纪的彩绘图饰手抄本或格罗里埃式装订的美学价值。任何一位研究书籍艺术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接受用电子书替代《乔叟全集》或《古登堡圣经》。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不会废止书籍艺术杰作的保存、编目及展示。 《图书馆的故事》旨在揭示人们收集、组织和记录生活经验的途径。它只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不是对图书馆进行详尽地统计调查。勒纳博士没有详细讲解每一个重要的图书馆,也没有记录图书馆学科发展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图书馆的故事》的目标是追踪图书馆从文字初创到现在直至未来的进化过程,发掘图书馆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勒纳博士所揭示的是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发挥的作用:揭示历史上世界主要文明如何使用图书馆,以及这些文明是如何被自己创建或继承的图书馆所影响。 -
图书馆
从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泥板到埃及几层楼高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从古罗马的修道院图书馆到中国古代图书馆,从中国秦始皇焚书到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图书馆,从巴格达伟大的中古世纪图书馆到文艺复兴时代华丽的宫廷图书馆,从大英博物馆的圆形阅览室到美国史密森学会旗下庞大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的发展轨迹,是一趟精彩的知识与智慧的探密之旅。美国知名作家斯图亚特·A. P. 默里依照大多数图书馆史学家的划分方式,按年代的先后顺序对世界各地图书馆的历史进行叙述,生动记录了无数的图书馆人,以及他们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所付出的努力,并详细介绍了世界上最著名的50座图书馆。本书内容丰富有趣,是书迷书痴不能错过的枕边书。 -
怎样利用图书馆做研究(第三版)
数字时代, 我们还需要去实体图书馆吗? 美国国会图书馆参考馆员托马斯•曼 以自己数十年服务读者的亲身经历给出了明确答案 ——并非所有信息都能在网上找到,网络资源检索也远非一个回车那么轻松, 看完作者介绍的各种检索方法和技巧,以及各种检索实例,你才会明白 ——我们其实从未好好利用过图书馆!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成功的探索者既要能驾驭高速艇驶往预定目标,也要能划着小船从容搜寻;既要掌握最新的网络和电子资源的检索手段,也要学会用传统方法从纸本书刊中获得资源。在短期内不可能将书刊完全转化为电子资源的中国尤其如此,这就是我推荐这本极富运用价值的工具书的理由。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前馆长 只要图书馆员具备真功夫,能够解决或协助解决读者在阅读、检索、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那么,谷歌和度娘可以成为图书馆员的助手,却不能替代他们。读《怎样利用图书馆做研究》可以学习、掌握这些真功夫。 ——周德明,上海图书馆副馆长 这本富有洞察力的及时力作应该立于每一位研究者的案头。托马斯•曼以高超的技巧引领学者们遨游于数字时代的海量资料之中,同时又告诉我们,作为保存所有人类知识的场所,图书馆的关键作用并不会消失。 ——保罗•勒克拉克,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 这本书对任何领域的研究者(不管他是出于学术的、专业的、商业的还是消遣的目的)、图书馆专业的学生和专业人员都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启示。这是唯一一本成功地将文献工作与知识信息的组织和提取的各种要素相结合的书。普通读者能够读懂,而那些在图书馆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也能借此书提升他们的技巧和理解水平。 ——迈克尔•戈尔曼,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