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然如旧的月色
本小书里陈放着一些自以为比较随意 或论旨不那么学术化的文字 大多数篇章,写作时并没有认真的计划 更缺乏整体的谋篇布局,或仅是一些内心的感受 而其中的许多想法 当时就没有去深思,事后也没有去反思 尽管自以为书中的文字(姑且冒称为“学术随笔集”) 已经相对轻松 但对我这种长期在学术规范中生活生长生存的人 读者似不必抱有太大的希望 一些篇章的论旨或写作方式,仍是半学术的,或纯学术的 最初编集时脑中闪现的题目,叫做《那些人与那些事》 但到临了,才突然发现撞车 夜深人静,月亮一次次飘出云层 让我忽然有了一阵阵轻微的感动 “那些人与那些事”,不过就是些故人旧事 岁月如风,情景不再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近代中国与当代世界 还有什么是恒久不变、又可让读书人心常相守? 或许就有这眼面前依然如旧的月色 多少年,多少地,多少人,所享有的,应该是同样的 ——茅海建 -
历史的空白处
《历史的空白处》是著名学者张鸣的历史文化随笔,他以另类的視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晚近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 张鸣力图剖析历史空白处那些不为人知的深层真相,引领读者去反思中国封建文明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错得过的历史,错不过的文字。 -
真名士自风流
《真名士自风流--乱世第一名相谢安》以谢安的人生经历及思想为主线,讲述了东晋约360年至386年间的历史大事,包括淝水之战等焦点,鲜明地体现了东晋有别于其他历史时代的精神文化氛围。白衣卿相的孤傲洒脱,不与世俗为伍的叛逆精神,这种独行的性格和人生选择,成就了谢安的风流。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叙述了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 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虽然书中屡次描写烽火连天、千军万马厮杀的惨烈场面,然而不动声色冷幽默的叙述方式,却让读者在爆笑、狂笑、讪笑之余倍感沉重。 -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一本剖析西方文明的大师之作 ★《大国霸业的兴废》之后,“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第二部 ★主宰人类生活三百年的主流文明是如何兴起的? ★全球化之下的人类又将走向何方? 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描绘出一幅现代文明的全景图: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勾勒出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发展,反思了文明进步的得与失,展望了人类的前景。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 ★史学大师许倬云从历史出发,为当下把脉 ★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第二部《现代文明的成坏》已经上市!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许倬云 许倬云先生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大的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协调一致,国家则强大兴盛;一旦政权僵化或 各部分失衡,则会逐渐没落。民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最不坏的制度”,就在于它能够根据现实情况适时作出调整,以面对当前的挑战。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