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中国史
《大学中国史》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其时间断限,上自中国境内的古人类,下及19世纪前的清朝中期,《大学中国史》的编撰,在吸收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在内容与体例两个方面,都有较大创新与突破,正文部分,通过简明扼要的叙述,勾勒出中国历史完整的演进线索,同时兼采专题史的长处,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重大事件,稍作展开,期以点、线、面的结合,在有限的篇幅内,使学生对古代中国形成一个比较系统而清晰的概念。 辅文部分则对某些历史细节加以补充,并有动态介绍,争论要点,史实辨析、借事说理,名家史论、文献摘要以及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述等民,可供有兴趣的学生,课外阅读,意在举一反三。 深入引导,结合章末所列阅读节目,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线索与门径,每章前的导言,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对本章的学习加以引导,书中所附百余幅插图,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资料引发学生兴趣,加深学习的印象。 《大学中国史》主要供普通高校各本科专业的大学中国史课程用作教材,历史专业的本科生也可选用,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普通读物亦可以此作为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入门读物。 -
中国通史
一部有见识、没有意识形态框子的中国通史,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遗稿尘封60年后首次公开出版。蒋介石高度肯定、顾颉刚先生誉为“较近理想”的中国通史版本,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历史教科书之一,代表民国知识分子立场和最高学术水准的经典之作。弟子章开沅先生作序,著名学者雷颐、张鸣、谢泳等联袂推荐。 本书是陈恭禄先生著作中影响较大的通史著作,曾被顾颉刚先生誉为“较近理想”的中国通史版本。 全书共60篇,70余万字,由史前写至清代,是一部持论公允、史料丰富、详略得当的中国通史著作。本书前20篇从史前写至三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已经出版,为当时高校通用教材;后40篇系根据陈恭禄先生的遗稿整理而成。本书现由中国工人出版社整理出版,使得陈恭禄先生的《中国通史》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首次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学者评价: 中国通史的写作,到今日为止,出版的书虽不少,但很少能够达到理想的地步……所有的通史,多属千篇一律,彼此抄袭。其中较近理想的,有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周谷城《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 陈恭禄先生是中国近代史学科草创时期重要的先驱者之一,他不仅培养了一批中国近代史学者,还撰写了好几部颇有影响的教材,这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学术遗产,理应给以珍惜并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治学经验,至少可以作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参考。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章开沅 陈恭禄先生学兼中西,这部《中国通史》提纲挈领、举重若轻,以自己的视角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疆域、人口、经济、民族、思想、宗教、艺术方方面面的繁复演变作了清晰梳理和深刻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 陈著既不搞思想先行,以论代史,也不是史料堆砌,有学无识,而是既重史料,又兼分析,有叙有论。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郭世佑 这是一部有见识,没有意识形态框子的中国通史。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 我中年以后读书,主要不是看什么书,而是看书是谁写的。陈恭禄先生的书, 我每见必读,因为我敬佩陈先生这个人。 ——厦门大学教授 谢泳 -
中国通史连环画
-
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历史学科“九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学校“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全套书共六卷,《中国历史(元明清卷)》为第四卷——元明清卷。《中国历史(元明清卷)》在充分吸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元、明和清前中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变迁、对外关系、文化思想与学术等内容,资料丰富,叙事明晰,逻辑严密,文字流畅。 《中国历史(元明清卷)》可作为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
中国历史·先秦卷
《中国历史》(先秦卷)资料翔实,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文字流畅。 《中国历史》(先秦卷)可作为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ISBN:9787040088953,作者:张岂之主编;陈振江,江沛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