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纲
作者张荫麟先生为民国时期极具才华和思想的学者,曾受到其师辈们如梁启超、陈寅恪、钱穆等诸多大师的器重和期许,惜英年早逝,住世仅37年。本书是他短暂的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但已足见作者深邃敏锐的识见和渊博厚实的学养,通透又睿永的思想。本书的撰写,在当时是作为历史教材的一种读本(《中国史纲》第一部),所以在形式上就更为生动活泼,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但同时又富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且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饱含情感与敬意,故全书无任何浅薄、空疏、浮夸,书中的不少观点和思想在今人看来仍极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由史学家王家范教授特为本书撰写的导读文,也是有血有肉,见解独到,意味深长,可谓珠联璧合。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100年来最值得阅读的国史入门书(典藏新善本)》是抗战期间,为适应当时历史教学的需要,吕思勉先生创作的。因其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出版后,成为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中国通史。直至今天,依然是众多读者首选的历史入门书。 全书概述了中国从上古至现代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对重大史事、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都进行了系统地结,并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野中,无论是史学观点还是编纂方法,都有很大的创新,突出体现了吕思勉的大历史观。全书脉络清晰,逻辑性极强,不仅可以满足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兴替的需求,更有助于读者对社会变迁的宏观把握。 -
中国通史
-
中国史纲要
《中国史纲要(上下)》是1961年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决定,委托翦伯赞教授组织编写,作为高校文科中国通史教材之用的。在写作、讨论过程中,翦伯赞教授经常就体例、理论运用和史料鉴别等问题与编写组同志们反复商讨。他再三强调,一定要坚持从历史出发,用历史事实说明问题,把论述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定稿时,他还字斟句酌地进行推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主编的认真负责精神和对历史科学的严肃态度。 -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 《国史大纲》是一部中国通史,力求简要,举其大纲,删其琐节。在不到1000页的篇幅里,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又显示了作者驾驭繁复历史的伟力,整书纲举目张,简繁得当。 《国史大纲》纵论中华传统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之演变发展,兼及中外形势,以求我国家历史之通贯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阐其一脉相承之统系,指陈吾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钱穆先生著述本书于抗战期间,在国家危亡中,读书人以笔为戎,以“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为著述之深厚根基,洋洋洒洒近80万言,荡气回肠,以激扬国人之民族精神,因应现实,更作为抗战建国之镜鉴。 九州版《国史大纲》,以“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的联经一九九八年《钱宾四先生全集》中版本为底本,重排新校,全面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本书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
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文人吴乘权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一部中国通史读物。吴乘权字楚材,浙江山阴人,他在文、史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古文选本中流行最广的《古文观止》,就是他选注的。吴乘权等以为《资治通鉴》“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因此起意编一部篇幅适中繁简适度的历史书,他们三人为此工作了六个寒暑。吴乘权在自序中说了此书的编辑方法和编辑思想:“苦简编之汗漫,为之摘要而删繁;虑大义之不明,为之提纲而挈领。”他们编辑的依据,从太古神话传说时代直到战国,主要依据北宋刘恕的《通鉴外纪》和元朝金履祥的《通鉴前编》;从战国到五代这一千三百多年,据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纲”和“目”分列的体例也仿照此书;宋元两朝据明代商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明朝部分,也叫《明鉴易知录》,依据则是朱国标从清初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节抄的《明纪钞略》。这样时间跨度就足够长远,并且用纲目体分出层次,在特定正统观指导下形成连续一贯的编年时间线索,对后世读者来说,这就是一部上起太古,下迄明代的明晰易读的中国通史了。 《纲鉴易知录》沿袭了传统史书编纂的一般体例,即按照确定好的体例编排好史料大纲,在“纲”下直接叙述历代史实,而不过多地议论阐发,能以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个历史框架,线索分明。同时编者注意用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串联整体,不会显得单调枯燥。而近代和现代人写的史书,多取概括论述的形式,重要史实常常只作举例性的说明,或仅见于附注中,这对于已有基本历史知识的读者困难还不大,至于一般初学者,常常只能得到一些空洞的概念,而缺乏真正的史实基础,难以形成整体的历史知识印象。《纲鉴易知录》等传统通史读物,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