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来说,如何在社会发展与政治秩序之间保持合理平衡和良性互动,始终是一个难题。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国内外形势,整个社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国家的强力领导,并确实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快速而卓有成效的社会发展却反过来对国家的强力领导和既有的政治秩序构成严重挑战。冯仕政编著的《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思路出发,兼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这一难题的形成、演变及其在组织与制度、行为与观念、遵从与抗争等多个层面的表现,揭示其中的规律、经验和教训,预测它在未来的走向,提供政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社会学关于中国社会的分析范式做了反思。 -
中国人想要什么样民主
本书以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探讨“中国人想要什么样民主”,分析中国伦理主义政治文化的特征,描述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段中国人在政治观念、政治参与态度及行为、了解政治知识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并通过与本书作者1988年的同类调查及1994年出版的《中国“政治人”》一书做比较,指出过去二十年间中国政治文化在若干方面的变化。中国人想要什么样民主?通过对全国范围内随机抽样的1750位城镇居民的调查,作者发现中国人想要的民主是:德治优先于法治,重视实质和内容优先于重视形式和程序,协商优先于表决,解决反腐败和群众监督政府问题优先于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中国人自己的而不是外国的民主。 -
Rural China Takes Off
-
Popular Protest in China
Do our ideas about social movements travel successfully beyond the democratic West? Unrest in China, from the dramatic events of 1989 to more recent stirrings, offers a rar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is question and to consider how popular contention unfolds in places where speech and assembly are tightly controlled. The contributors to this volume, all prominent scholars of 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 argue that ideas inspired by social movements elsewhere can help explain popular protest in China. Drawing on fieldwork in China, the authors consider topics as varied as student movements, protests by angry workers and taxi drivers, recruitment to Protestant house churches, cyberprotests, and anti-dam campaigns. Their work relies on familiar concepts—such as political opportunity, framing, and mobilizing structures—while interrogating the usefulness of these concepts in a country with a vastly different history of class and state formation than the capitalist West. The volume also speaks to “silences”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for example, protest leadership, the role of grievances, and unconventional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d shows that well-known concepts must at times be modified to square with the reality of an authoritarian, non-western state. -
不确定的未来
改革的成败,不止取决于改革的决心,更在于改革如何跨越障碍,如何落实具体决议和措施。 既得利益群体对新一轮改革的阻碍如何克服,什么样的利益逻辑才会生效?改革的新一轮动力应从何处寻找?制度创新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红利,为什么又困难重重?面对美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威胁,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又该如何决策?…… 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教授,以其一贯客观立场、犀利观点、尖锐表述,针对中国改革中存在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给出了细致详尽的客观分析和各种可行的解决之道。 他认为,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更深层次、更全面的改革的铺垫,我们现在真正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应该注意改革因动力不足而陷入僵局的潜在问题。在改革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作者主张通过开放新的空间来改革旧的体制,通过培植新的利益来克服既得利益,通过释放社会和地方的潜力来化解官僚体制的惰性,通过保护社会来促进社会转型。他一面热情洋溢地用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一面用中文尖锐地指出问题,坦陈建议。 -
嵌入式行动主义在中国
来自社会运动、非政府组织、民主政治以及公民社会研究等领域的国际专家,在对大量绿色行动主义和环境类公民社会组织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共同撰写完成了本书。 中国政治体系的二重性是中国社会行动主义嵌入性本质的基础。书稿在嵌入式行动的前提假设下,对中国转型期间与政府组织(如工青妇、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相对应的非政府组织的生成、发展及运作进行了考察,对中国方兴未艾的环境保护行动进行了多角度的实证分析,诸如内蒙古乌申昭的“草原大寨”运动及其后的生态修复,云南省怒江大坝上马还是下马的论争,上海绿园新村社区保护居民利益、维护生态安全的绿色行动,中俄边境两国非政府组织围绕生态安全的博弈与妥协以及中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合作的机会、挑战、风险与收益等。资料丰富、视角独特,论证详实,读者能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