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喊哪·阿伦特
“我”毕业于著名大学中文系,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时刻感到饥饿,研究生毕业了看上去还是一个小女孩。经过一番与男人有关的折腾,“我”和一个饱受挫折看上去很老的男人一起来到上海.住在一个地洞里。“我”先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每次都干不长。最后“我”放弃一切幻想,等待下一次失业。 本书是一个1970年代后期生人的作者的肉体史和心灵史,她想说——爱情和性是血腥的;背叛是人的本性之一;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消失;贫穷伤害着我们,哪怕贫穷消失之后。 我喜欢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嘶叫声,那声音让我相信她的痛苦和力量。 这是一部狂野的倾诉式小说,倾诉的核心是一个灼热的、焦虑不安的身体,是一颗向往自由的叛逆心灵。作品洋溢着既自恋又自残的情绪。对身体感官性爱的描写热情、放纵,甚或有点神经质。但与人物异常匹配,可谓是天衣无缝。 如果说盯着自己的影子打转儿不会是好的作品,那么本书却是个例外。由于作者超常的敏感,其文字的质地非常绚丽,也非常独特,那围着自己徘徊的影子便也惹人怜爱起来,因此纯属个人的身体史、心灵史就具有了感染他人的力量。 ——苏童 这是一部聪明的小说。作者用一种恶狠狠的情商、凶巴巴的智商展示了其阅人阅世的聪明,其中展示校园生活的部分,以RAP式的“饶舌风格”,杂揉了愤怒与反讽刺、伤神与无奈、暴戾与温柔等繁多当代青年斑驳浑浊的情感范畴。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情节忽然回归单一,用小说里的话说,作品后三分之一其实无妨将“叙事之闸、回忆之闸统统拉掉“,只向读者展示那最为重要的、精彩纷呈的“十五分钟”,不多不少,“就十五分钟”。 ——黄集伟 -
论革命
本书围绕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从政治生活的现象学方法和指导两场革命的不同理论入手,深度剖析了两场革命的差异,表达了作者“以自由立国”的共和主义思想。作者指出了法国大革命目标的偏移,即从“以自由立国”转向了对社会问题的控诉;而美国革命思虑的着眼点一开始就是政治形式的构建,它能确保引进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体现更多人或群体的声音和利益。尽管美国革命深深地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结果却有云泥之别。 -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
过去与未来之间
阿伦特的笔下勾勒出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危机:政治学中,诸如正义、理性、责任、德性、荣誉等传统关键词的意义失落,及其带来的后果。通过八篇随笔,她再一次提炼出传统概念中至关重要的精华,以此来评估我们现代人当前所处的位置,重新获致观照未来的框架。 阿伦特对政治本质的分析,体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和洞察力;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哲学家,像他那样给与政治生活的现象学如此多的关注。——比库·帕勒克 -
反抗“平庸之恶”
没有人比阿伦特更了解:20世纪的道德大崩溃,不是由于人的无知或邪恶,未能辨别道德“真相”,而是由于道德“真相”不足以作为标准,评判人们当下可能做出的事情。道德需要重建,而重建道德的前提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能够反抗道德崩溃时代平庸之恶的引诱,不放弃思考,不逃避判断,承担起应有的道德责任。 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阿伦特深入探讨了与平庸之恶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如“极权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思考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等等。“过去不再启示未来,人心在昏暗之中徘徊”,在人心无所依傍的时代,阿伦特犀利的视角和关切,为我们思考个人处境和选择立场提供了富有启迪的抓手。 本书是《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首收中研院研究员蔡英文专文导读:阿伦特为文一向关注现实的政治与道德的重大议题,文章的肌理糅合了冷静之概念分析与思辨的热情,因而带有相当大的思想激励。 -
人的境况
这部极具原创性的著作,通过对劳动、工作和行动;权力、暴力和体力;地球和世界,以及财产和财富等诸概念的区分,强调了人在面临现代社会高度科技化、自动化和经济现代化情境下,仍然具有的“复数性”和开端启新的行动能力,从而重树人们对于人类事务的信念和希望。这本曾被欢呼为“参与式民主的教科书”,将批判的目光投向我们当前认为理所当然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时隔50年,这《人的境况》的原创性仍然像当时一样令人瞩目,并能激发起新的思想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