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好城市
会吸水的海绵城市(在西雅图)、两栖城市抗暖化(在荷兰)、受路边停车保护的自行车车道(在哥本哈根)、愈塞车愈热闹的流动市场(在加纳)、行动健身房(在香港)、狗屎变能源(在旧金山)…… 走遍世界,向全球城市学习!让市民住得健康有魅力的城市设计学!!一场住居新观念的震撼教育! 好城市的基本条件到底是什么?欧洲的城市为什么特别迷人? 作者廖桂贤以九年时间,从全美最适合人居的大城市、知识水平全美第二名、星巴克发源地、微软总部所在地的西雅图为起点,足迹踏遍美欧亚非各大城市:旧金山、波特兰、柏林、哥本哈根、(瑞典)马尔摩、阿姆斯特丹、泉州、京都、香港等城市,以及迦纳等国家,搜罗各种精采案例或值得省思的负面教材,为您带来一场城市设计和住居新观念的震撼教育! 城市个性魅力,真正动人的风景:然而都市建筑设计革新观念的背后,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市民的生命力决定了城市的鲜活个性与魅力──1998年西雅图公投通过10年“全民图书馆”法案;2005年发起美国城市运动,订定“气候行动方案”积极对抗全球暖化;2006年通过“自行车10年总体计划”;发行《Real Change》周报创意济贫;自发性参与“开放空间2100”…… 西雅图的城市个性鲜明、市民充满活力、朝永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展现了美好城市的雏型样貌,堪称全球典范都市,这也是即便有着恶名昭彰的天气,西雅图人终究舍不得离开西雅图的原因。 城市动脉──交通大变革,从车的城市回归到人的城市,将都市空间还给“人”:你知道台湾追求交通便利的道路规划、全面都市更新的做法已落后了先进国家 30 年的脚步?荷兰“人车平权”、“提倡生活化道路”的政策,早在 30 年前就已经开始重新规划车道…… 城市静脉──打造海绵般的城市,与水和平共存不是梦想:台湾大部分城市位在河岸或水岸边,兴筑堤防、河川整治工程是最优先的治水方案,但雨水下水道普及率达 98% 的台北市,依然逃不过纳莉、敏督利等台风带来的水灾肆虐!反观原本与海争地的荷兰,2000 年放弃加高堤防、退一步展开“还地于河”15 年计划,让河流自己修复洪水灾害;西雅图的自然排水实验 2000 年完工──缩减道路面积、蜿蜒路线、设生态草沟,成功吸收98%的雨水径流量,取代传统下水道,也美化了居家环境,房地产价格顿时攀升…… 全民绿生活运动──永续的绿色经济与有节制的绿色消费:就像美国总统欧巴马拚环境,同时也是拚经济,鼓励产业转型和劳工转业政策,淘汰不永续的产业;实践并推广物资循环的观念,用“摇篮到摇篮”(cradle to cradle)取代目前“摇篮到坟墓”(cradle to grave)的经济生产模式;而爱逛大卖场小市民,别忘了低价背后的高成本、即使搞不清楚什么商品才能环保节能,但减少消费、减少制造垃圾就是最根本的方法。 未来任务──盖绿建筑已来不及,用修复城市来修复全球环境才是王道:我们没有空间持续兴建道路桥梁、没有时间等待工程浩大的雨污水下水道来解决淹水和污染问题。我们必须马上修复不永续的城市,将所有的建筑改造为绿建筑,将基础建设改造为绿色建设,尽量利用天然又免费的生态系统服务,让城市中的自然生态系统慢慢恢复健康,让城市渐渐成为绿色的美好城市。 -
小小地球上的城市
这本书中,基于Reith lectures 199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著名的"蕾斯讲座"),Richard Rogers提出一项未来城市的崭新蓝图。他提出建筑与城市规划会影响我们每天的生活,而且针对现代生活对于环境的潜在性、灾难性影响提出警告。这本书提醒大家:这世界正面对一个潜在巨变的未来。此书提出不断扩大的城市已经容纳了超过50%的地球人口,这样的现象会消耗过多的资源,并产生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必须预先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这些灾难。 Roger认为城市建筑必须建构于人类的文明之上,他特别指出成功的城市应该能够鼓励人们每天在生活上交换与互动,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他批评20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只是一心想要赚钱,而不是建立城市。他在政治与建筑的框架下发起了一项对于未来的再次革命。他建议建设一个"可以容纳的城市",在那样的城市里,大众运输工具将取代个人汽车,复合式的社区取代功能性社区,建筑大楼以现代科技发展来配合环境的要求。 这本书的力量来自于对于这些有争论议题的单纯化。这并不是指这本书只是在继续讨论一些已知的问题而已,而是直指最根本的全球化社区的伦理危机。要如何才能让城市的未来发展在考虑全球的基础上,可以减少建筑而且使之可持续发展,这个答案也很简单,要看大家怎么做:政治家、规划师、发展商、政府以及大众。 -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试图通过对一系列历史街区振兴案例的分析,将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予以综合考虑。本书所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街区,即那种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内集中了相当多的历史建筑的地区,以及以场所和地区为指向的各种城市设计与规划方法。许多城市都有以浓郁历史文化氛围见长的街区,它们营造出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构成城市魅力与活力的重要部分。这些街区的形象特征和功能品质都与城市整体密不可分。来自北美和欧洲的个案分析展示出多样性的城市振兴策略及其成果,从这些历史街区的经验中所获得的方法与思考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作者均为建筑师或规划师。史蒂文·蒂耶斯德尔(Steven Tiesdell)毕业于诺丁汉大学,目前任职于该校城市规划系。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住宅,是《城市设计:装饰与装修》一书的作者之一。塔内尔·厄奇(Taner Oc)先后就读于中东技术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目前是诺丁汉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安全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装饰与装修》一书的作者之一以及《城市规划问题研究》第一册和第二册的主编之一。蒂姆·希思(Tim Heath)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目前任职于诺丁汉大学城市规划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
街道與空間‧變奏中的香港城市設計
在施培德筆下,街道作為城市空間,就是這樣的豐富和活潑,表現著人與建築物的互動關係,表現著一個城市的生命力。 -
收缩的城市
“收缩的城市”是德意志联邦文化基金会的研究计划,由德邵包豪斯基金会负责人Philip Oswalt、莱比锡当代艺术博物馆、德邵包豪斯基金会联合完成;该计划至今仍在进行中,《收缩的城市》是该计划的一个重要成果。 原著由Philip Oswalt编著,德国Hatje Cantz出版社出版(2005年),有德文版和英文版。 中文版将于2012年9月10日正式出版,全书712页,500张图片。 从英国、比利时、芬兰、意大利,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城市收缩现象无处不在。虽然近年来城市规划方面的讨论主要关注于大都市的增长,但收缩地带正在全球蔓延。去工业化、大量人口流失、老龄化、高失业率、资源枯竭等等都是导致收缩的原因,而全球化、社会体制转变等因素又加速了这一过程。 由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支持的“收缩的城市”计划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城市收缩过程的成因和变化进行探讨,其研究成果之一《收缩的城市》以英国曼彻斯特/利物浦、美国底特律、俄罗斯伊万诺沃、德国哈勒/莱比锡及日本东京等城市为例,集合了全球数逾百位专家的深入研究展开全方位剖析。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速度与规模令全球瞩目,有关城市的讨论亦成为热点。而《收缩的城市》一书,却带给我们另一种声音:城市也可能收缩,并且,收缩已成为今日全球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收缩不一定表现为城市面积、规模的收缩,而是有复杂多样的方面。尽管有关城市收缩理论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长期、深入的工作,然而相关理论著作、资料在国内却极为匮乏,目前尚无中文版专著出版。而本书对于中国城市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Naked City
As cities have gentrified, educated urbanites have come to prize what they regard as "authentic" urban life: aging buildings, art galleries, small boutiques, upscale food markets, neighborhood old-timers, funky ethnic restaurants, and old, family-owned shops. These signify a place's authenticity, in contrast to the bl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suburbs and exurbs. But as Sharon Zukin shows in Naked City, the rapid and pervasive demand for authenticity--evident in escalating real estate prices, expensive stores, and closely monitored urban streetscapes--has helped drive out the very people who first lent a neighborhood its authentic aura: immigrants, the working class, and artists. Zukin traces this economic and social evolution in six archetypal New York areas--Williamsburg, Harlem, the East Village, Union Square, Red Hook, and the city's community gardens--and travels to both the city's first IKEA store and the World Trade Center site. She shows that for followers of Jane Jacobs, this transformation is a perversion of what was supposed to happen. Indeed, Naked City is a sobering update of Jacobs' legendary 1962 book,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Like Jacobs, Zukin looks at what gives neighborhoods a sense of place, but argues that over time, the emphasis on neighborhood distinctiveness has become a tool of economic elites to drive up real estate values and effectively force out the neighborhood "characters" that Jacobs so evocatively idealized. With a journalist's ey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a longtime critic and observer, Zukin's panoramic survey of contemporary New York explains how our desire to consume authentic experience has become a central force in making cities more exclu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