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斯之剑
集杀戮、独裁、疯狂于一身,亚洲最后一个非凡的军事征服者跌宕起伏的一生
东方拿破仑的崛起和陨落,堪称一部微缩的伊朗早期现代史
◎ 编辑推荐
☆非常优秀的人物传记,将马背上的枭雄纳迪尔沙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来,叙事精巧,可读性强,既使读者能够真正见识到东方拿破仑的风采,又能深入洞察其惨淡结局背后的成因。
☆大量运用新的一手史料和研究成果,将纳迪尔沙置于核心位置,串联起波斯历史中一段极其动荡的时期,形成一部缩微的伊朗早期现代史。
☆详细讲述伊朗这段历史和纳迪尔沙生平的书非常少,本书在这方面填补了空白。
◎ 内容简介
纳迪尔沙(1736—1747年在位),波斯阿夫沙尔王朝的建立者,是伊朗早期现代史的核心人物。本书重现了这样一个非凡、冷酷的军事征服者的故事。他从一个牧羊幼童成长起来,将他的国家从外国占领者手中解放出来,并自立为波斯沙阿。他将18世纪的伊朗从政治崩溃和分裂引导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力量。他收复了之前失去的所有领土,还入侵了莫卧尔帝国,掠夺了印度的无数宝藏。他多次击败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占领了属于现今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并多次威胁要占领巴格达。但从其成功的顶峰开始,他陷入了精神癫狂的状态,这导致他做出了诸多疯狂和可怕的野蛮举动,对波斯民众、他的朋友甚至他的家人犯下了可怕的暴行,直到最后他死去。本书参阅了大量的一手史料,是想要了解伊朗历史和纳迪尔沙传奇一生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作品。
◎ 名人推荐
年度传记佳作,阿克斯沃西的《波斯之剑》将纳迪尔沙从一片混乱中拯救出来,它不仅塑造了一位集独裁、征战、残忍和疯狂于一身的非凡的人物形象,还展示了一幅伊朗的全景图像。这本书语言优美、内容详实,而且富有参考意义。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非常成功的人物传记。迈克尔·阿克斯沃西了解他的波斯……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他写得很好。
——戴维·摩根,《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阿克斯沃西在解释什么改变了纳迪尔的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无论对于学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称得上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感谢作者精巧的叙事,让纳迪尔看起来像一个真正的人,他的行为也变得可以理解……研究严谨……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就算带去海滩度假也可一读。
——威廉·弗洛尔,《中东学刊》
通读下来,全书学术性强,可读性好……对历史学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都很有帮助……这本书展现了大量到目前为止还未曾面世的资料,还就阿夫沙尔王朝纳迪尔沙的崛起和统治提出了新鲜、独到的见解。
——乔治·布尔诺提安,《美国历史评论》
我怀着极大的乐趣与仰慕读完了这本书……阿克斯沃西提取了新的研究成果为己用,写出了一本不仅受学者认可,更受到广泛的历史爱好者欢迎的著作。
——查尔斯·梅尔维尔博士,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
-
伊朗简史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
千年丝路上的明珠,享有盛誉的波斯诗歌,中东火药桶,当下举世瞩目的核危机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一个多面的伊朗?
一部简史,浓缩了伊朗前世今生5000年的精髓
◎ 编辑推荐
☆由职业外交官所书,20余年的审慎观察,打破西方对于伊朗固有的他者印象,重塑对于伊朗的理性认知。对于伊朗这样一个独特的文明古国,可以不赞同它,但必须去了解它。
☆穿过漫长岁月,在不断的战争与和平交替中领略古波斯的宗教文化、诗歌、建筑、细密画之美,超出国家和文明的范畴,感受伊朗作为一个心智帝国经久不衰的力量,很好地集中解答了伊朗历史的连续性问题。
☆见解独到,深刻地挖掘了伊朗为何会成为国际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比如为何在中东独树一帜以什叶派为国教?伊朗的传统是扩张主义,还是被动防御?伊朗女性的地位和享受的权利到底如何?作者尽力呈现一个最真实的伊朗,解除我们对于伊朗的诸多误解。
☆为何美国和伊朗势不两立?伊朗政府为何执意发展核计划?来之不易的伊核协议是如何促成的,在伊朗内部和美国分别面临哪些威胁?作者冷静解读了伊朗核问题,并做出了前瞻性思考。
◎ 内容简介
从先知琐罗亚斯德时代到强大的古代波斯帝国,再到1979年革命、人质危机和艾哈迈迪·内贾德执政时期,作者生动且完整地描述了伊朗数千年的历史。他清晰又详细地解释了古代伊朗复杂的王朝更迭和在共同的文化纽带联系下各族群融合而成的现代伊朗文明混合体。书中多处具有启发意味的独到见解使得本书成为理解伊朗这片复杂土地的重要指南。
◎ 媒体&名人推荐
每一页都是对伊朗历史的精辟提炼,闪现出深刻的洞察力。迈克尔·阿克斯沃西,当代伊朗事务方面的作家和学者,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伊朗事务处的前负责人,从头开始,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金融时报》
迈克尔·阿克斯沃西是波斯事物的爱好者,比如伊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明之一的历史、波斯诗歌和现代电影等。作者在本书中将伊朗理解为一个心灵帝国(一个更深层次、人道、深思熟虑的伊朗)和一个革命性的伊斯兰帝国(对自己的独特性有了更高的认识)。
——《犹太先驱之声》
对伊朗历史绝佳的单卷版介绍。
——《新政治家》
比小说更扣人心弦……本书对于当代伊朗及其面临的挑战的描述相当于一千部纪录片和新闻简报。
——罗伯特·欧文,《展望》
这本书引人入胜、论证有力和文笔优美,描述的是一个发现自己再次处于国际事务中心的国家。
——贾斯廷·马罗齐,《帖木儿大帝》
-
阿拉伯帝国
在迄今为止绵延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独霸一方称雄一时的“帝国”。它们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既创造过令人炫目的辉煌成就,又带来过令人切齿的巨大灾难。它们的兴衰更替构成了世界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它们为人类社会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本书所要介绍的便是其中之一——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亦称伊斯兰帝国,或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在这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和多种社会形态的庞大帝国中,阿拉伯人的两大法宝:宗教和语言,一直处于优胜地位,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语为国语。伊斯兰和阿拉伯构成这个帝国的两大标志和特征。本书按照阿拉伯帝国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内在逻辑与过程,分上、中、下三篇,系统展现了阿拉伯帝国的孕育与发端、掘起与兴盛、衰落与灭亡的宏伟历史画卷。 -
中东史-610-2000年-上下册
《中东史610-2000(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伴随着公元七世纪的曙光,伊斯兰教诞生在亚洲西南部的沙漠瀚海,阿拉伯人悄然崛起于仿佛被喧嚣的文明社会所遗忘的角落,进而走出贫瘠荒凉的家园,作为崭新的统治民族登上中东的历史舞台。阿拉伯人创立的庞大帝国,囊括了西起大西洋、东至帕米尔高原、北迄高加索、南达阿拉伯海的辽阔土地。伊斯兰教的传播惊醒了不信者的酣梦,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和库尔德人相继加入穆斯林的行列。哈里发统治下的国家在刀光剑影和血雨腥凤中经历了六百年跌宕起伏的岁月,王朝更迭,浩荡长歌,悲怆动人。终于有一天,从东方涌来的蒙古铁骑踏碎了巴格达哈里发励精图治的最后梦想,享尽风流的帝国湮灭干弹指之间,阿拔斯王朝曾经的蔚盛文风和滚滚翰墨从此成为远去的往事。 中东文明的传统并没有因为蒙古铁骑而销声匿迹,中东历史的长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在蒙古铁骑浩劫的残垣断壁之上,奥斯曼土耳其人异军突起,在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攻城掠地,夺取拜占庭帝国的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降服西起马格里布、东至扎格罗斯山西麓的阿拉伯人。奥斯曼帝国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再度雄踞亚欧非大陆的中央地带,传承着先知穆罕默德点燃的信仰火种和阿拉伯帝国的文明遗产。 自十五世纪开始,基督教世界迅速崛起,历史的天平随之经历由东向西的巨大倾斜。缘起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现代化浪潮冲击着“三洲五海”的世界,伊斯坦布尔的苏丹曾经统治的辽阔疆域沦为西方列强蚕食和瓜分的“东方遗产”。进入二十世纪,诸多的主权国家兴起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之上,古老的土地迎来了现代的文明,中东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人们或许仍然守候着千百年的梦想,却不得不面对动荡和变革的现实。在麦加,悠扬的驼铃声在起伏的汽笛中湮灭。在开罗,鳞次栉比的高楼陪伴着日升月落。在安卡拉,竞选的传单漫天飞舞。在德黑兰,攒动的人群倾听着世界的声音。在迪拜,行色匆匆的过客或许牵动着华尔街敏感的神经。生活在中东这个神奇的土地上的人们,畅想着美好的未来,从不曾放弃希望。 -
中东史
《中东史》如今渐成“经典”,而其原作者业已从教学岗位退休,故西切斯特大学教授劳伦斯·戴维森便与小阿瑟·戈尔德施密特合著此书的最新版本。由于发生在中东地区的重大事件逐渐增多,而我们也尽量删减自己的表述,因此该书应被命名为“一本被不断压缩的中东简史”。 2001年的“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美国人比之前更加关注中东。’结果,美军被派至中东作战,并导致始料未及的后果。在此情势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一本反映学术动态、不再写给学究们看的伪学术风格中隐藏它的观点,并且不再强化政治偏见与民族歧视的教科书。学生们——以及更为广泛的英语受众——需要我们清楚地阐释阿拉伯-以色列冲突、中东在能源危机中的地位、伊斯兰教的复兴以及伊拉克战争。尽管有其他通史问世,但《中东史》重印七版,并在大学中更为普及。 -
中东
中东,一个有着久远古老又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的地区。它曾经是文明的中心,四通八达的商品集散之地,傲视群伦的文化灿烂之所。然而到了近现代,它却成为西方势力的冲击所在。 不论是学者还是一般读者,只要你对中东历史感兴趣,都将发现这是一部令人愉悦的作品。 本书曾获台湾《中国时报》98年“十大好书奖”第一名。伯纳德·路易斯的这部专著,在占有大量详实史料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经济、历史人物、军事、宗教等各方面入手,以他浑厚的历史研究功力和新颖的开阔历史视野,为我们客观地展现了一部中东地区两千年来的兴衰、荣辱和发展的史诗。郑之书先生准确、生动的翻译,使这一部历史著作,文字流畅,叙来生动,实为一部研究、了解中东历史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