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蠻子、漢人與羌族
由於歷史上中國與吐蕃的東西爭鋒,夾在中間的川西岷江上游,在二十世紀初成為漢、藏的邊緣。在這高山深谷中世代生息的住民都有三種身份:他們自稱「爾瑪」,但被上游的村寨人群稱作「漢人」、被下游的人們稱作「蠻子」。 本書描述近百年來,在中、西學者的「學術研究」之下,在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民族識別下,許多蠻子、爾瑪與漢人成為羌族的過程;以及在羌族認同下,人們如何重塑本族歷史或神話、界定共同母語、建構本土文化。 然而,羌族並不是一個奇風異俗的民族;他們只是一面誠實的鏡子,映照著我們所熟悉、信賴的「族群認同」與「歷史」的建構過程,以及此一過程中的荒謬與想像。歷史不只是過去發生的事,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人類學者所描述的土著文化,不只存在於千里外的山之巔、海之涯,我們也生活在土著文化之中。 -
羌在漢藏之間
青藏高原東緣「民族走廊」因其間民族與文化複雜,被認為是解答中國民族歷史之謎的關鍵。本書以民族走廊上一關鍵民族─羌族,來說明漢、藏與西南氐羌系民族「邊緣」的形成過程。本書首先呈現當代羌族在社會、文化各方面居於漢藏之間的駁雜特性,然後說明造成此「羌在漢藏之間」現象的歷史與文化過程。此歷史過程涉及華夏以「羌」為其西方族群邊緣的宏觀歷史變遷過程,以及許多邊緣人群爭論、建構與遺忘「歷史」並改變其歷史心性之微觀過程。此文化過程涉及─民族走廊上諸人群在中國、吐蕃與近代西方殖民帝國之多重政治文化影響下,透過各種文化表徵相互歧視、誇耀與模仿而成為華夏、吐蕃、以色列人後裔,以及「有共同語言文化的羌族」之過程。藉此,本書對羌族以及中國民族之起源與形成,提出一超乎「歷史實體論」與「近代建構論」的新詮釋。 -
羌在汉藏之间
本书是一本羌族民族史,也是一本羌族民族志。羌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南隅与北川地区,即汶川﹑北川﹑茂县﹑松潘﹑理县等地。 本书希望通过 “羌” 之历史,说明华夏(自觉的)西部族群边界变迁,以及其如何贡献于近代中华民族之形成。这项研究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思考架构,即“羌” 曾是古华夏心目中的西方牧羊人或西方异族概念,它代表古华夏自觉的我群西方边缘(the sense of otherness)。因此探索华夏历史记忆中 “羌人” 概念的转变,便是探索华夏自觉的(或主观认定的)我群西方边缘之变迁。不只如此,在公元7世纪以后,青康藏高原东缘华夏心目中的诸羌部落又成为吐蕃(与后来的藏族)之政治﹑宗教﹑文化与族群之边缘(朵康)。这样的历史发展终使得青康藏高原东缘之广大地区及其人群,在近代时成为汉藏间一个模糊的边缘。这也是本书书名《羌在汉藏之间》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