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时代,“唐”也成为中国人或中国文化的“代称”。日本正仓院,除中国外收藏唐代文物最著名的机构。正仓院的唐代文物不同于考古出土品,均为传世品保留至今。并且文物规格很高,品相完好,其完整、精美程度是出土文物不可比拟的。因此正仓院备受日本当地及中国研究者、爱好者的关注。可以说,正仓院反映了大唐“最真实”的样子。
从2012年起,每年秋天,扬之水先生都会赶赴正仓院,她被誉为“新一代名物学开创者”。她将赴正仓院看展看成是一次次“约会”,正如她书中所说:“京城的银杏树黄了,京都的枫叶红了,便是与正仓院约会的花信,于是带着唐人故事走进正仓院。”七次“约会”之后,她将所见唐代宝物与生活史的细节以及诗歌对应的物事结合起来,十年后写成了这本书。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全书共分八个篇章,均为扬之水七赴奈良正仓院观展所得,另附录一篇与正仓院文物工艺相关的文章。她以细腻的文笔,记录在展厅观看到的点点滴滴,古琴、古镜、文房用具、香炉、棋盘、金银首饰……以一贯的严谨考证,结合诗词文献、考古材料及图像资料,带着我们品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还原历史的原貌,呈现唐人的生活。
-
你应该知道的200件古代陶俑
《故宫收藏:你应该知道的200件古代陶俑》主要内容:俑是用木、土、金属等材料制成的,专门用于陪葬的人体形象。人之初来,完全遵循自然之道而生死,这一点与自然界中的动物并没有太多区别。后来,人类在长期劳作生产过程中,智能逐渐摆脱了混沌状态,开始了解客观世界与自身。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仍然存在,灵魂同人类一样,需要衣食住行,俑就是满足人死后“灵魂”“要求”的一种象征性东西。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陶俑发展史上的一次质变。它位于陕西临潼县西杨村秦始皇陵东。1974年因当地民打井而被发现。陵墓始建于秦统一中国之前,公元前209年停工。现已发现4个兵马俑坑,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完全按照秦国军队真实形象塑造,是秦始皇陵重要组成部分。 -
清宫包装图典
《故宫经典:清宫包装图典》介绍了诗文书画包装、文玩包装、宗教经典与法物包装、生活与娱乐用具包装等的包装艺术。故宫的包装艺术对于发展我们具有民族民间风格特色的包装艺术来说,也许能提供有益的借鉴。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收藏,也是包装艺术的一大宝库。 -
马承源文博论集
马承源先生是当代文博大家,除精于青铜器的鉴定研究,对彩陶、玺印、各类工艺品等均有深入的探研,于博物馆学亦有深广的造诣,晚年则专注于战国楚竹书的整理,均成果斐然。本书汇集了马承源先生以上多方面的学术成果,分为彩陶文化、玺印玉器工艺品、战国楚竹书、博物馆学、序言致辞等数编,均为首次结集出版,其中多篇为未刊稿。全书内容丰富,编排合理,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谁在拍卖中国
《谁在拍卖中国》是长篇纪实力作《谁在收藏中国》的姊妹篇。作者耗时五年完成国内文物市场的秘密调查后,又以圆明园文物拍卖事件和中国文物走私现象为切入口,与外籍合作者分别对英、法、德、美、比利时等欧美国家艺术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同时对国内文物“三盗”、古董走私、官员收藏、拍卖黑幕等最新动态也做了更加深入的明察暗访。受访对象涉及大量国内外拍行的高层人士、国际文物走私大佬、国内富豪收藏家、官员收藏者和新兴高学历盗墓者等。《谁在拍卖中国》秉承作者记录现场、深究幕后。仗义执言的一贯写作风格,揭示中外古董交易陷阱、直击文物收藏黑幕、谏言文物法规法令,爆料鲜见、视点独特、资料丰富、耐读耐藏。 -
文房清供
《文房清供》中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文房清供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如笔筒、笔插、笔匣、笔掭、笔洗;墨盒、墨床、水注、水丞;镇纸、臂搁、裁刀;砚滴、砚屏、印章、印盒、帖架、文具箱等,可谓包罗万象、琳琅满目。文房清供的制作工艺繁复,包括绘画、法书、烧造、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材质丰富,金、银、铜、铁、玉石、漆器、陶瓷、玻璃、珐琅以及竹、木、牙、角、匏等无所不备。这些功能各具的文房清供与笔、墨、纸、砚一起,构成了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成为书斋中不可或缺的陈设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