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史知识30年总目
该书是应广大《文史知识》老读者的要求,将《文史知识》从1981年创刊第1期至2010年12期,共计30年、总354期的所有文章的篇名和作者名集结成册,并在书后附有篇名和人名索引,以方便广大新老读者查阅本刊历年的各类文章。 -
近代中国的历程
《 主题精华本:近代中国的历程》收录了《近代小说中的“乡下人进城”》、《1911:革命、秩序与社会阶层之异动》、《挣扎在社会的底层:城市下层民众的生存策略》、《晚清的上海租界》、《租界与上海城郊农村》、《上海租界里的外国人》、《晚清小说中的上海租界形象》、《近代租界类城市的复杂影响》等文章。 -
中国娼妓史
娼妓者何?“因要得到他人相当报酬,乃实行性的乱交,以满足对方性欲的,是为娼妓。” 中国娼妓史者何?“记述吾国历代娼妓赓续活动之体相,为有组织有统系之研究,以阐明其承变演化之迹,及互相因果之关系,叫做《中国娼妓史》”。 作者“少年时代曾经一度浪漫生活。十年旧林,依约扬州。此中黑幕,十得八九”。且有感于“娼妓问题”乃整个的“社会问题”,而出版界著术阙如,乃发凡起例,撰为是篇,以期引起社会的“特别注意”。 -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另极则是礼教,在宋代以后它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上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性张力。性张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性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不仅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同时也扩展、联系到现世的中国社会的种种性现象,从“性张力”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的性生活。 -
流氓世家
了解古代流氓百态,其实也就是以芸芸众生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本书较完备地勾勒了中国流氓的历史变迁、行为特征及其对中国市井生活的影响。古代的流氓集偷盗、局骗、嫖赌、讹诈、绑架等多样恶行于一身,流氓群体的活动,与世风清浊、社会治乱、经济兴衰、民生苦乐,息息相关。古代流氓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风俗诸领域,具有溃疡般的恶劣影响,流毒甚广。对流氓百态的关照,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中国社会生活和世态民情的认识,更有可能成为对历史重新审视的一个独特视角,而且对当下生活仍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本书以通俗文史读物为定位,以翔实的史料、客观的论述,展示古代流氓各种光怪陆离的行径。从古代文献中广搜博采,归纳出流氓的各种类型、流氓的活动如何与各朝代历史互为影响、流氓的行事风格、流氓的意识型态等内容。为增强读者的阅读趣味,随文插配了部分图片,让读者以阅读故事的方式,来认识古代的流氓,是一部既有史料价值又能轻松阅读的好书。 【图书目录】 - 流氓世家 前言 不容忽视的社会势力 第一章 同流合污(流氓的类别) 空空儿——窍贼 牧猪奴——赌棍 帮闲汉——篾片 讼痞子——讹徒 打乖儿——棍骗 地头蛇——市虎 撞街头——泼皮 浪荡子——恶少 女无赖——泼妇 第二章 不绝如缕(流氓的发生与变迁) 战国:从“鸡鸣狗盗”说起 六国一统:依法打击“不轨之民” 秦末:流氓英雄起四方 两汉:杀手横行的岁月 三国两晋:赌风炽盛赌徒猖獗 南北朝:亡命之徒躲入空门 隋唐:长安城多市井流氓 五代十国:流氓无赖成帝王 两宋:“红灯区”里的众生相 明清:“神棍”无刺泛滥 第三章 蛮横妄为(流氓的伎俩与行径) 强盗碰上贼爷爷,活鬼要发死人财 劫质绑票索赎金,碰瓷讹诈敲竹杠 家有喜庆恶煞来,以色行骗仙人跳 结党横行走私贩私,倒卖货币和度牒 铁胎银两百姓遭殃,欺行霸市商贾难当 拐卖妇孺抑良为贱,奸占逼命残害妇女 第四章 罪恶昭彰(不同地域的流氓特性) 第五章 魑魅魍魉(不同面貌的流氓典型) 第六章 人鬼混杂(流氓与江湖诸流) 第七章 心志凶暴(流氓习气与流氓作风) 第八章 斑驳陆离(流氓对市井生活的影响) -
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清初地理著作。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顾祖禹(1631-1692)撰。祖禹字景范,号宛溪先生,江苏无锡人。他自顺治十六年(1659)开始编纂该书,前后历时二十年成稿。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首为历代州域形势九卷,记述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和地理大势;次为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一百十四卷,分叙其名山、大川、重险,所属府、州、县及境内部分都司卫所的疆域、沿革、古迹、山川、关津、镇堡等,并记载其地发生的历史事件,考订其变迁,剖析其战守利害;再为川渎异同六卷,专叙禹贡山川的经流源委及漕河、海道;末为分野一卷。另附《舆图要览》四卷,内容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九边、黄河、海运、漕运及朝鲜、安南、海夷、沙漠等图。全书参考二十一史、历代总志及部分地方志书达百余种,集明代以前历史 地理学之大成,在当时即被誉为“数千百年所绝无仅有之书”。 该书成稿在清顺治、康熙年间,但内容以明代末年以前的疆域政区及史事为断限,定稿本刊行前后又有局部修改,故今存稿本、抄本与刊本略有参差。清初刊本亦有改窜。稿本现存上海图书馆,另有抄本、刊本多种,最早的嘉庆十六年(1811)龙万育敷文阁本为目前通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