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文化研究(第5辑)
《建筑文化研究5》是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主办、胡恒主编的建筑理论文集,每辑由来自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多位学者撰写或翻译理论文章,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本辑收录了两地多位学者的建筑研究性文章,另有塔夫里的数篇重要文献,对于建筑院校师生、建筑学者、文化学者及大众读者而言,都将大有裨益。 -
营造法式(上下)
中国古代的建筑及其建筑艺术成就,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各代,无论是城池宫廷、殿堂衙府,还是廟宇园林、民居宅院,无不显示华夏先贀在建筑艺術上的聪明才智。与此同时,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格局和建筑形制,无不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体制的基本思想和等级森严的体制准则。因此,对建筑的形制、建筑构件的大小、房屋的开间以及不同的建筑彩绘的色彩图案等等进行规范,已经不仅仅是在建筑设计、营造以及建筑造型等单纯的建筑问题,也是封建时代维系着封建等级和封建体制的一偅极为具体的表现。此外,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建筑技术手段的提高,尤其是大规模的官府的建筑行为,使得古人对宝施建筑的每一个过程和各个建筑构件进行细致的管理、规范的程序以及严格的工费评估,客观上需要对各种建施工进行科学性的管理和程序化的规范。北宋时期李诚编撰的《营造法式》就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及名义刊行的最为系统、完整的建筑规范典籍。 -
风格与时代
《风格与时代》集中概括了革命后头几年里苏俄先锋文化中大量涌现的纲领,比当时所有的著作都更全面透彻地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它从建筑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出发,阅明建筑在社会方面和技术方面都合理化的必要性和途径,现代建筑要组织新的生活,给新生活以形式。这本书很雄辩,表现出作者的博学和自信。 -
中国空间
《中国空间》旨在研究中国传统空间观以精神上的空间构想来指导物质实体,并探求其潜在的论证机制。我们看待空间尚存许多疑点,尤其对于空间概念混淆不清。更由于文化的差异,这些疑点显得愈加扑朔迷离。我们今天的空间观,很大程度上已颇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一言以蔽之,西方的空间观强调有形驾驭无形;而中国的空间观则以无形喻示有形。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往往经由暗示或寓言化来体现。考察空间概念的沿革,将促使我们深入地反思。首先,“有形”与“无形”相映生辉的魅力。怎样能够使我们以新视角体验自身在空间中的存在?其次,如何通过感知(印象)观念(表达)来体现建筑实体(有形)和社会文化内涵(无形)之间的对话关系?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本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 木结构的中国建筑 大屋顶 斗拱 木结构的优与劣 第二章 四合院和紫禁城 规则的四合院与城市 紫禁城的规划与布局 紫禁城的建筑 紫禁城建筑的装饰 紫禁城的建造 第三章 祭祀与坛庙 祭祀坛庙的产生 北京天坛 北京社稷坛 山岳之祭 祖先祭祀 民间祠堂 第四章 陵墓 秦汉陵墓 唐宋陵墓 明十三陵 清朝东陵与西陵 第五章 佛教建筑 石窟 佛寺与佛殿 佛山 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建筑 第六章 佛塔 中国佛塔 多姿多态的佛塔 山河塔影 佛塔的延伸 第七章 皇家园林 园林分类与特征 清朝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实例 名园遭劫 第八章 私家园林 北京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 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与技艺 中国园林意境 第九章 住宅 合院式住宅 窑洞 吊脚楼 干栏房 毡包 石碉房 第十章 小品建筑 牌楼 狮子 影壁 后记 -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
本书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较全面的论述,作者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制,系统阐述了传统建筑木作、土作、石作、砖瓦作等主要结构性匠作的工艺发展概况,材料的利用和加工,营造工艺流程,并关注南北方传统建筑工艺的异同。本书正是适应了当前对传统建筑工艺了解和掌握的社会需求,并有利于传统建筑生产技能的培养和传承,也有利于该领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