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斋漫笔;崇陵传信录(外二种)
《乐斋谩笔》、《崇陵传信录》、《方家园杂咏纪事》、《金銮琐记》四种笔记都是记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时期的事。《乐斋谩笔》详细地记述了八国联军入侵后,慈禧太后、光绪帝一行仓皇西逃的情况。《崇陵传信录》主要记载清末朝廷倾轧内幕,而与慈禧太后专权及与荣渌策划另立大阿哥谋废光绪帝,并义和团活动诸事记述尤详,是研究清末统治集团活动的重要史料。《方家园杂咏纪事》是一部记载晚清逸闻的记事诗,共有20首。除戊戌变法外,大部记义和团元旦,揭露清廷的黑暗腐败和慈禧太后的专制,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金銮琐记》是以记事诗体裁记述清末宫廷情况。书中共有记事诗137首,每首加注说明。作者以军机章京的身份,接近清政府的枢机大臣和部院大臣,了解清末政情,熟悉宫廷内幕。所记系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史实比较可靠。他记载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以及袁世凯的活动等,为一般史料所少见,史料价值较高。 -
三藩史略(上下)
《三藩史略(套装上下卷)》由著名清史、民族史专家滕绍箴先生以一人之力、积十年之功撰就,是有关三藩问题的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好书,是目前本领域最为系统的佳作。三藩问题是清史、满族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涉及满族与汉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关系等诸多方面。《三藩史略(套装上下卷)》从大中华的宏观角度出发,通过对清政权、大顺政权和南明政权等三大政治势力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对“前三藩”、“四藩”、“后三藩”、“三逆”等不同发展阶段;对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性质问题、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问题以及有关人物的历史评价问题;对藩镇产生的渊源、发展阶段性、体制特点、藩王地位比较、藩王交替、旗帜化过程、历史贡献、危害性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阐述;对于以吴三桂为代表的叛乱原因、发展过程和失败原因等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对清朝政府在平叛战争各个时期的政策、战略战术、推行效果、军队状况等进行了详细分解;对平叛过程中社会各个阶层的基本态度也进行了必要的研究;总结了这段历史时期各个政权治国成败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寻求历史的真相,极富趣味。 -
移民、户籍与宗族
《移民、户籍与宗族:清代至民国期间江西袁州府地区研究》主要内容:以往的研究者多将明清里(图)甲视之为一套赋税征收体系或国家对地方控制的基层组织,《移民、户籍与宗族:清代至民国期间江西袁州府地区研究》以一个清代移民地区——江西袁州府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探讨里(图)甲组织对地方社会的意义及其动态发展;结果发现,里(图)甲组织除了在税收上起了重大作用外,它更是一套划分社会界线,表明权利及身份的机制。袁州府原有旧户就是利用这套机制,将外来移民长期置于一个固定的户类别(“客籍”)之中,使外来移民无论在社会地位、晋升机会和享有的权利各方面都比不上土著旧户。换句话说,袁州府土著旧户借着操纵地方里(图)甲组织,实现对外来移民的排斥和控制。 但是,外来移民并非完全被动地受土著旧户压制。从一些个案可见,外来移民是有能力利用多种方法突破土著的封锁取得户籍(或一般民籍)的。组成一些“大宗族”或“高层次宗族”就是移民获取户籍(或一般民籍)的一种有效手段。外来移民能够灵活地经营宗族组织,不但使他们取得户籍,也令他们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得到提升。 -
清朝开国史
《清朝开国史》是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的最新力作。分上、下两卷,上卷讲太祖朝,下卷讲太宗朝,为《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两书的修订合编本。该书上下卷各分15个专题,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经,贯穿讲述自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至清迁都北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大势。全书近120万字,在同类题材著作中,是规模最大的一部。 -
大历史的小切面
《大历史的小切面:中国近代史的另类观察》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晚清时期的人所共知的人和事儿的著作,它将向你打开晚清历史舞台上的另一种风景,身在其中你既可以看到纪晓岚、辜鸿铭、曾国藩、胡雪岩、黄遵宪、赛金花、赵赶三、林则徐等熟悉的面孔,又可以透过火烧圆明园、旅顺大屠杀、北洋海军覆灭等事件,对晚清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