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 Frontier Policy to Foreign Policy
Between the mid-eighteenth and mid-nineteenth centuries, Qing rulers, officials, and scholars fused diverse, fragmented perceptions of foreign territory into one integrated worldview. In the same period, a single "foreign" policy emerg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many localized "frontier" policies hitherto pursued on the coast, in Xinjiang, and in Tibet. By unraveling Chinese, Manchu, and British sources to reveal the information networks used by the Qing empire to gather intelligence about its emerging rival, British India, this book explores China's altered understanding of its place in a global context. Far from being hobbled by a Sinocentric worldview, Qing China's officials and scholar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foreign affairs. To meet the growing British threat, they adapted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and geopolitical assumptions to coordinate a response across their maritime and inland borderlands. In time, the new and more active response to Western imperialism built on this foundation reshaped not only China's diplomacy but also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eijing and its frontiers. -
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论述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过程。全书共四章:第一章考察元末至15世纪末满族先民的氏族部落组织和管理机构。这段历史是满族形成史中最乏研究、也是《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着力最多之处;第二章考察16世纪初至1616年间满族政治组织、军事组织和公共权力在部落旧制度的废墟上逐步形成的过程;第三、四两章考察金国始建到清朝奠基(1636)20年间国家制度的递嬗演进,从“八王共治”到汗权(皇权)独揽,是阐述的重点。最后得出清国家产生的若干结论。 -
清朝在新疆的漢回隔離政策
目錄 代序 緒論 一、研究目的與方法 二、新疆地略與人文演變之理論 三、清朝邊疆民族政策概況 四、清朝在新疆的漢、回隔離政策概述 第一章 行政隔離 第一節 州縣制 第二節 札薩克制 第三節 伯克制 第二章 軍事隔離 第一節 駐防兵制 第二節 換防兵制 第三章 經濟隔離 第一節 監督外人入疆經商 第二節 限制漢人入回疆屯墾 第三節 在新疆使用普爾錢 第四節 其他 結語 第四章 社會文化隔離 第一節 居住分離 第二節 交往限制 第三節 血緣文化分離 結論 附錄 一、本書中文提要 二、本書英文提要 三、本書日問題要 四、清代歷朝皇帝世系表 五、清朝在新疆的漢、回隔離政策變遷時間表 六、清代理藩院組織表 七、清代新疆大事年表 八、清代光緒年間新疆人口分析表 九、清代新疆略圖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
简明清史(全二册)
清王朝是以我国少数民族满族上层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统治机构,是中国悠久历史上许多封建君主专制王朝中的最后一个。它统治了辽阔广大的中国达二百六十八年之久。当一六四四年清朝统治者入关,窃夺了明末农民战争的果实,建立起对全国统治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处在封建社会的后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清朝统治至十八世纪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在广阔的版图内,中国各民族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高峰。随之,由于封建社会的内部矛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封建统治发生了危机,十八世纪末,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全国。清朝统治,由盛转衰。这时,西欧国家早已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跨进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外疯狂地掠夺殖民地,封建的中国成了它们重要的掠夺对象。一八四○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武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逐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史时期。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经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表现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直至一九一一年发生了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已经成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政府,结束了二千多年来中国专制帝制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历史的长河,激流澎湃。汹涌向前。这二百六十八年不仅仅是爱新觉罗王朝崛起、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而首先是伟大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发展史、创造史、斗争史。在这段漫长、崎岖的历史程途上,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苦难和挫折,提出了美好的理想和希望,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战斗。人民群众在最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给后代留下了极其丰富宝贵的遗产。这二百六十八年间,出现了多少激昂慷慨、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产生了多少坚强、勇敢、勤劳、智慧的优秀人物,创造了多少光辉灿烂的经济、文化成果,遗留下多少生动丰富的经验教训。它是中国悠久历史上的重要篇章,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转折,是中国人民艰苦战斗,暗中摸索,穿过迷雾,通向未来胜利的阶梯。清代历史离我们的时间很近,和现实斗争的关系极为密切,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研究。 本书的范围从满族的先世和满族的兴起开始,叙述到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为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历史时期,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本不同于清代的前期和中期。目前已出版了各种比较详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在基本内容上,本书结束之后,可以和这些近代史著作相衔接。 -
康熙
《康熙》(原書名”Emperor of 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is”)分別從六個不同的領域(遊、治、思、壽、阿哥、諭),「戲仿」康熙的語氣,揭露他的統治思維、用人原則,乃至於生活態度、嗜好、教養子女與養生之道。透過第一人稱敘述,史料中的細節似乎活了起來:舉凡他在面對死亡、立儲引發的爭鬥時的執著與淡然,為政兼顧理、義、情,凡事親力親為、謹慎求實,展現決斷力,又不時反躬自省。這些「原料」,經過史景遷的巧手重新剪裁、拼貼、縫製後,勾勒出一幅立體的人物像。開卷讀來,彷彿親眼觀摩這幅畫像的繪製過程,而這臨場感正源自材料與技法的相輔相成,拋磨出一個事實與想像互不干擾的奇異氛圍。 不同於歷史小說所創造的場景,可就著歷史的骨架空隙自由發揮,《康熙》處理的史料有憑有據,但處理的方式有別於一般學術著述:假康熙之手,一手揣著一只鏡子,自我端詳,一手拿著一枝看不見絲線所牽引的筆,自我描繪。這只鏡子、這條絲線代表什麼,牽涉到歷史的追求,讀者定各有體會。重要的是,康熙的語氣與性情的再現,讓這位古代君王走下龍椅,褪去厚重的歷史感,呈現生活化與人性的一面。 繁體中文版的難得之處,在於譯者付出龐大心力,費心查索,一字一句皆細細推敲,還原成古雅精鍊的文體。這多添上的幾筆,將史景遷白話英文所描繪的康熙輪廓,勾勒得更為清晰,讓人彷彿穿越時空,踏入三百年前的紫禁城內,來到御書房這位仁厚的皇帝跟前,親耳聽他娓娓道出他生命中的懸念。 ■本書目錄 序言 康熙王朝 第一章 遊 第二章 治 第三章 思 第四章 壽 第五章 阿哥 第六章 諭 附錄一 康熙三十六年春,寄太監顧問行的十七封信 附錄二 康熙遺詔 註釋 譯後記 參考書目 -
东华录
乾隆三十年十月,重开国史馆于东华门内稍北,骐以谫陋,滥竽纂修。天擬管窥,事凭珠记。谨按馆例,凡私家著述,但考爵里,不采事实,惟以实录、红本及各种官修之书为主,遇鬮分列传事迹及朝章国典兵礼大政,与列传有关合者,则片片纸录之,以备遗忘。信笔摘钞,逐年编载,祗期鳞次栉比,遂觉缕析条分,积之既久,竟成卷轴,得若干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