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世
陈宏谋是清代中期上层官僚的代表,作者通过对他的解读让我们全面了解那个时期官员对自己、对事业和社会的认识。作者从为官到做人,从经世到治家诸多方面剖析了陈宏谋的思想与政治生涯。本书通过人物史写社会史,是了解18世纪官僚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 -
胡若望的疑问
本书以日志形式记述了18世纪一名叫胡若望的中国天主教徒在法国奇迹般的生活经历,并辅这一早期中外文化宗教交流的史事。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这个中国人的法兰西之旅充满艰辛手曲折,灵魂也备受煎熬,以致最后竟沦落到精神病院。本书再现了胡若望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试图对他的疑惑予以历史和文化的解释。 -
正说清朝十二帝
《正说清朝十二帝》“正说”就是按照历史原貌,向广大受众中正地、真实地讲述历史。“正说”是针对“戏说”而言。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达20年间,中国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对明朝历史、清朝皇帝和清朝宫廷,情有独钟,戏说成风。既引发了民众对清史关注,又使得人们对之疑惑不解。人们普遍期待正说清史,如同“久旱望甘雨”。“正说”讲的是历史,“戏说”编的是故事。小说家、影视家对清史、清帝、清宫进行戏说,塑造人物,编创故事,那是艺术家们的一。对受众来说,看“戏说”时应知道这是“戏”,瞧的是热闹,不可以当真。史学家对清史、清帝、清宫进行正说,传承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这是史学家们的事。对受众来说,看“正说”与“戏说”都需要,既不能要求史学家去“戏说”,也不必苟求影视家去“正说”。然而,史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向广大观众和读者,正面讲述真实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历史故事。 -
英国的课业
本书把中国嵌入到19世纪殖民主义的历史之中,指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仅仅是枪炮、商品和各种侵略行为,它还是一个文化过程,一个需要被征服人民自愿去接受的“霸权工程”。为了实现此目的,帝国主义在19世纪通过武力和政治压迫,对清政府和中国人民进行“规训”。“教育”他们在一个帝国主义支配的世界里,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作者在这部著作中,运用后殖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起义时期的近代西方对华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把它从一段人所熟知的历史变成了一段令人感到新奇的崭新历史。 目 录 中译本序…………………………………………………………………………………何伟亚1 导 论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中同…………………………………………………………1 第一部分 鸦片战争与通商条约 第一章 亚罗号战争,1856~1860年…………………………………………………………33 第二章 中国的暴力与法治,1856-1858年 …………………………………………………52 第三章 北京,1860年:劫掠、奖赏金和神圣的报复………………………………………79 第二部分 在中国重建疆界,l861~1900年 导 语……………………………………………………………………………………………131 第四章 构建新秩序……………………………………………………………………………133 第五章 欧洲全球霸权时代的清帝国…………………………………………………………169 第三部分 使中国完全平等 导 语……………………………………………………………………………………………203 第六章 恐怖统治:北京及周围地区的惩罚与报复…………………………………………212 第七章 将清朝君主去神圣化,1900~1901年………………………………………………264 第八章 记忆手段:把西方铭记成受害者和英雄……………………………………………306 第九章 被压迫者的回报、再循环和中国爱国主义…………………………………………343 余 论……………………………………………………………………………………………378 参考文献…………………………………………………………………………………………383 西人姓名汉译表…………………………………………………………………………………427 译后记……………………………………………………………………………………刘天路439 -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民众普遍失去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利益集团垄断资源,官场腐败已达极点。 然而,甲午惨败后势在必行的戊戌变法,却以光绪皇帝在宫廷权斗中不敌慈禧太后,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收场;而慈禧太后和皇族权贵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受西方势力威胁 ,竟然利用民间势力义和团向十一国开战,却险些为大清招来了灭顶之灾;危亡之际,统治阶层不得不主动寻求变革,随着清末新政步步推进,变革进入了快车道:振兴商务、废除科举、兴办西学、改革官制、修订新律,乃至推行宪政,组建内阁。 清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密集变革,几乎尝试了当时所能进行的所有变革方式后,依然无法扭转大清急转直下的国运。变革陷入了无尽的利益算计和权力斗争的困境中。 翻开本书,作者为您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晚清最后十八年国运急转直下的政治必然。 -
清代通史(全5册)
《清代通史》由我国著名学者萧一山所著。 萧一山(1902-1978),名桂森,号非宇,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2年赴欧洲考察。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48年到台湾,长期从事历史研究,有多部著作行世。 《清代通史》自20世纪20年代出版以后,即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此后的数十年间,“新史料发现甚多,如军机处及内阁大库档案之整理……太平天国遗书文物之研究,各国秘档私藏之公开展览,凡足以证往谍传说之谬误者,皆一一加以删正。原缺篇章,亦为补充,又增数十万言”,即为今日所见之书。 本书是最大的特点,是资料丰富,叙事明晰,使阅读此书的人,对有清一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文化、民生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为从事历史研究,特别是从事清史研究者提供了一部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