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前期海防
王宏斌同志的这本书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形成的。他的研究目的明确,在跟随我攻读博士学位一开始就选择了这个题目,按照我对所有研究生的要求,他首先完成了学术史的研究,找到了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确定了自己的用力方向。他认为,一部系统的海防史专著,应当全面研究海防思想、海防政策、海防制度和有关海防的重大事件。具体到清代前期海防思想来说,应当探讨当时人们的海洋观念、海防地理认识水平、禁海思想的渊源及其流变;就海防政策而言,应当研究清政府的海防对象与任务,移民政策、闭关政策与海防的关系;就海防制度来说广应当深入研究海防的兵力部署状况和特点,研究水师的会哨制度,战船、兵器修造制度;就重大事件来说,自然应当研究郑成功、施琅收复和统一台湾,乾嘉之际东南沿海的海盗问题,罗马教皇与英国使节带来的海上冲击,等等。鉴于史学界在郑成功广施琅收复和统一台湾方面,在移民和闭关政策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他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重点,即主要研究海防地理认识状况、海防制度、禁海思想的渊源及其流变。这些问题大多数仍属薄弱环节和空白,或者属已有论述而需要调整一下研究角度,以深化认识的问题。 -
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清代殿试策卷(全33册)
本书收入自顺治朝起至光绪朝止,共计2函33通,清代范承谟等人应试的殿试策卷。殿试,又称廷试,作为中国封建帝王用于选拔国家高级人才的一种制度,它一直延续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的明令废止。据傅增湘先生考订,清代殿试原卷于内阁填榜后,即存内阁大库。然而经年累月,随着改朝换制,加上看管不善,宣统元年移交历史博物馆时,历科达人名士的卷子均已流散民间,不知下落。当前中国境内的清代殿试策卷收藏非常分散、零星,像这样成规模的收藏尚不多见。故而今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策卷极为珍贵,能够将之完整地刊行公布,极具意义。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这批清代殿试策卷保存状况完好,全书将采用先进的底本复制、印刷技术,参照原件,原样原色影印,经折装,完美再现珍贵文献原貌,使本书除具较高文献价值外,更增收藏与鉴赏价值。 -
资源、环境与国家权力
内容简介 《资源、环境与国家权力:清代围场研究》以清代围场资源利用和环境变迁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构成清代围场体系的各围场与行围制度的梳理,论证了国家对围场资源的干预、组织和调控的作用,分析了人们在资源利用目的和利益分配上的不同而引发的矛盾冲突及各层面间的关系,探讨了人口及其需求的增长是冲突发生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进而导致围场资源结构、环境状况及质量的改变,聚落村镇替代了原有的生态体系,也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存与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结构。 -
清末预备立宪研究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清末预备立宪问题的研究专著,首次从清政府的层面对预备立宪进行了全面系统而且深入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该选题已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清代八旗官制与行政
本书论述了八旗在旗务管理、军事等方面的设官与职掌;宫廷中的旗人武职机构;八旗文官入仕途径、选任制度,世官制,八旗武官选任制,八旗人选任绿营官制度,八旗特殊的选官来源拜唐阿;内务府诸多繁杂机构的归纳、职官总数量,内务府官员的选任、考绩制度,其机构、职官特点,内务府某些问题的考证;以及八旗制度中集中办理八旗事务的值年旗,监察八旗行政的查旗御史;传统的汉制机构及汉人官员对八旗事务的管理。 -
中西火炮与英法联军侵华之役
19世纪中叶前后,中西方军队对抗方式主要是陆海炮战,火炮是最重要的武器。清朝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颇多,中西方军事技术尤其火炮技术的悬殊差距是一个极为重要却不争的事实。刘鸿亮编著的这本《中西火炮与英法联军侵华之役》指出清军铁炮的劣势和作战方式的陈旧,是其守卫失败的关键;英法联军铁炮的优势和新作战方式的采用,是其侵略得逞的原因;军事技术变革与整个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生活的变革存在着互动关系。本书可加深国人对清军“炮不利”与侵华联军“炮利”问题的理解,进而对近代中西军事史以及技术社会史的研究有所提升。 本书可为军事部门史料、中国近代史、博物馆火炮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可供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史爱好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