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图书馆
每座图书馆背后都有一群书籍守护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些守书人与图书馆之间的故事尤为鲜活、动人。作者以守书人、藏书人的身份,走访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将这些图书馆诞生、变迁和遭受劫难的历史娓娓道来。本书介绍的图书馆及背后守书人或传奇,或坎坷的经历,成为动荡时代的最好注解。
“七岁时,收到行船的邻居叔叔从意大利送来的手信《马克•波罗游记》,不经意地开始了一场书的旅行。在阅读中,我渴望追寻那些古今中外的人生故事,渐渐地成为爱书人。长大后继续在阅读和旅行中游走,拜访世界各地的大小书店、图书馆和私人藏书室。在交流中深刻了解每位守书人的崇高使命和角色!在滚滚尘世中找一片净士细读、赏读、慢读,也许这是生命的乐事吧!”——叶锦鸿
-
六大以前
-
士兵突击档案
我们完全被《士兵突击》所感动着、热爱着,爱许三多的淳朴、执着;爱史今班长的善良、无私;爱伍六一的坚强、倔犟;爱高连长的刚毅、勇猛;爱袁朗的睿智、魅力……我们甚至不愿意相信许三多、成才、史今、伍六一、高成、袁朗是演员的创作,而希望他们就是军中真正的兵! 王宝强、张译、张国强、段奕宏、邢佳栋……都成功了,因为观众热爱人民子弟兵,热爱共和国的钢铁长城!钢七连成功了,因为观众被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感动!A大队成功了,因为观众为当代军人的勇猛、悲壮感动!通过《士兵突击》中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豪情万丈的军营,了解了士兵们如何铸就了坚强信念、顽强意志、无畏精神,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的炼成。同时,在他们身上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对人生的梦想和追求,对和平年代军人的认知和理解。 我们在做这本书的时候,与《士兵突击》相亲、靠近,笔下总会不由自主地写上:“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不抛弃、不放弃……” 人们在品味角色的同时,也憧憬、探秘《士兵突击》的台前幕后、枝枝蔓蔓。于是,很自然地便有了我们做这本书的内容和我们做这本书的意义。好的文艺作品也需要好的总结与评论,因为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引领我们走进去和走下去,人们总是想要知道的更多。这本书会告诉你关于《士兵突击》创作的点点滴滴,包括告诉你那些可爱的兵们的扮演者的心路历程,真实身份,还有大众对它的热评,或许可以这样说,这本书为您呈现了《士兵突击》以外的“士兵突击”。当我们知道《士兵突击》幕后的故事后,我们为一些趣事兴奋,更为许多的人和事感动,特别为五个无私奉献协助剧组拍摄的特种兵感动。 在过去的一年中,《士兵突击》以独特的视角、精心的创作,真实的情感成为各家电视台久演不衰的例证,在“金星璀璨——军事题材电视剧金星奖二十周年颁奖晚会” 《士兵突击》荣获长篇电视剧一等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录音奖,优秀制片人奖,成为最大的赢家。 全剧贯穿着善良、真诚、坚持,让人感觉阳光、温暖、振奋,《士兵突击》为我们重新拾起了被我们荒芜了的精神家园,也契合了现代人对团体意识的内在需求,以及自我追求的鼓舞和自我约束,“突迷”现象反映了现代人的矛盾,但又体现了人们的缺失、渴望——与许三多共鸣,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与阳光、快乐、简单、进取共鸣,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与功利、贪婪和解,在不抛弃、不放弃中坚持进取。这便是写本书的初衷。 敬礼: 向辛勤耕耘——《士兵突击》的全体创做人员致敬! 向感动震撼——《士兵突击》的全体演职员致敬! 向默默无声——《士兵突击》幕后的全体工作人员致敬! 向无私奉献——《士兵突击》协助拍摄的战士们致敬! 向所有热爱——《士兵突击》的全体“突迷”们致敬! 感谢《士兵突击》总制片人张谦老师、剧照摄影师赵新昌老师、录音师李安磊、美术高强、演员高峰、李晨、马帅、范雷、刁海明、陈文波、张兵海、陈思成等,感谢热心网友长天暮鼓、沧浪水、子非鱼、曾是兵谜、晓蕾、咪咪、弯弯、KK等。 续: 《士兵突击》的集结号已吹响,在时光的隧道中我们跟随着那群年轻的士兵一起回到1942年中缅边境,那是硝烟弥漫,炮火隆隆的战争年代,他们在与日本侵略者抗击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与侵略者搏杀,一场场惨烈残酷的激战,一段段艰苦卓绝的经历,一个个潸然泪下的故事,一张张鲜活难忘的面孔,一排排无声矗立的墓碑……我们会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与《士兵突击》的士兵们再次重逢。 -
清代官员履历档全编
《清代官员履历档全编(套装全30册)》所辑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全宗。其中官员履历片10291件,履历单8021件,履历折36668件,补遗履历折903件,共计55883件,本卷内容包括雍正朝末期到乾隆五年的履历折。 -
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
复旦—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系列”总序 复旦大学历史悠久,在自然科学、医学、经济金融、政治外交、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享誉中外。百年来,对中国现代化的进展,贡献卓著。复旦大学在近代中国人物和档案文献研究方面,也有相当的积累和成果,并积极与海内外学术机构交流合作。 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是世界著名的智库,除了杰出的学者之外,还有享誉全球的图书及档案蒐藏。自1919年创办以来,胡佛研究院档案馆一直注重近代人物档案文献的征集、整理和开放,最近更扩大近代中国档案的蒐藏及研究。新公开的档案包括蒋介石日记、蒋经国日记、国民党党史资料、宋子文文件等,对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诸领域的研究,极具价值。 保存历史、还原历史,是我们的初衷;进一步阐明历史、从历史中学习,是我们的心愿。自2004年起,复旦与胡佛的学者开始合作整理与研究胡佛典藏的近代中国人物档案。2005年,双方合作举办了“近代中国档案文献研究” 学术研讨会;2006年共同举办“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学术研讨会。为了更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合作交流,并促进有关机构及时开放历史档案文献,双方决定共同编辑和不定期出版“复旦—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系列”。 本研究系列包括档案史料汇编、研究著作、专题论集、口述历史稿、照片图册等。入编档案史料以胡佛研究院典藏中外文档案为主,也欢迎其他来源的珍档。档案文献的选编校注均从尊重历史、体现原始文本样态的准则,著作、专题论集则代表各相关作者的观点。 此项研究系列的出版得以实现,首先要感谢复旦大学和胡佛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还有许多参与写作、整理、编辑、出版、校对等工作的同仁,以及对本研究系列热忱协助的朋友及档案所有人家属,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
清宫恭王府档案总汇
奕訢为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一生几度沉浮,是近代中国的风云人物。 首次公布的《奕訢秘档》所辑有关奕訢及恭亲王府档案总计970余件。其时间始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奕訢被册封为亲王的谕旨始,止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即内务府大臣办理奕訢丧事的奏折止。这些档案,有关于奕訢本人升迁、调转、奖惩方面的谕令,有关于恭亲王府修缮工程及各项活计所用物料、银两花费、物件赏赐等方面的呈稿清单,亦有在近代外交活动中,奕訢在办理政务特别是与英、法、日、德、俄各国外交周旋过程中,同洋人打交道的奏折,还有奕訢的脉案病历、临终遗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