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全二册)(英汉对照)
(一) 第一章 问题的初步探讨 第一节 思想的社会学概念 第二节 思想的当代困境 第三节 现代认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的根源 第四节 作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问题的对集体无意识的控制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第一节 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历史视野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的特定概念到总体概念 第四节 客观性和偏见 第五节 从意识形态理论到知识社会学的转变 第六节 非评价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七节 从非评价性到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的过渡 第八节 非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中暗含的本体论判断 第九节 虚假意识问题 第十节 通过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分析探寻现实 第三章 科学政治学的前景:社会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问的关系 第一节 为什么不存在政治科学 第二节 知识的政治和社会决定因素 第三节 各种视角综合成的一个政治社会学问题 (二)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社会学问题 第五节 政治知识的本质 第六节 政治知识的可交流性 第七节 三种知识社会学 第四章 乌托邦思想 第一节 乌托邦、意识形态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愿望的满足和乌托邦思想 第三节 乌托邦思想结构的变化:在现代各阶段 第四节 当代形势下的乌托邦 第五章 知识社会学 第一节 知识社会学的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 知识社会学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对传统认识论片面性的证明 第四节 知识社会学的积极作用 第五节 知识社会学领域中历史一社会学研究的技术问题 第六节 知识社会学的历史概括 译者后记 -
美国和美国的敌人
本书考察了政治科学的意识形态起源及其实践,其结论挑战了传统上政治科学所声称的客观性,而是认为“政治体系被附属于其祖国而非所宣称的民主”。 作者在书中揭露了美国政治学家和国家安全部门长期亲密的关系。奥伦系统地陈述了美国在和其首要敌人,从威廉德国,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者统治下的意大利,到斯大林的俄国发生冲突时,美国在冲突前表现出的意识形态的“妥协主义 ”到冲突后的“民族主义”。政治和政治学搅混在一起的现象也一再出现。本书不仅是回顾史实,作者还敦促学术单位以比较敏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工作上的道德分歧,以政治学的本质来思考问题的根本。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以反体制立场著称的诺姆·乔姆斯基评价说:“伊多·奥伦挑战美国政治学自我标榜的‘脱离政治而纯粹建立在民主理念之上的科学形象’。” 本书将有助于我国政治学界批判揭示美国政治科学的意识形态本质,而不是盲目崇拜和不假思索地引进,从而反思中国政治科学的发展之路,进而也推进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全面反思,对中国社会科学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启示意义。 奥勒恩在书中挑战了传统上保持清高形象的的美国政治学,他的研究挖出来很多让学术界不舒服的“学术界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的事实。 这包括于1913-1921担任美国总统的伍德鲁.威尔逊倾慕普魯士王朝的高效率官僚;其二,《美国政治学评论》的书评对阿道夫.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英文名:Mein Kampf)》颇为青睐;还有政治科学家在越战期间介入“和平村”,即1965-1973在越南发展的计划)和对越共囚犯的拷问审讯。奥勒恩在书中揭露出美国政治学家和国家安全部门长期亲密的关系。 奥勒恩还暴露出政治学科领域的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和政治学教授约翰.伯吉斯(英文名:John W. Burgess,)。伯吉斯严重亲德国,他还阐明其观点,认为日耳曼民族在政治上优越于其他的民族,在1890年发表的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论文《政治科学和比较宪法》中,伯吉斯说,对于处于野蛮状态的民族来说,无人权可言,世界上只有日尔曼民族,包括盎格鲁撒克逊人,才有永存的政治能力,他们应当组织起来教育世界上的落后民族。 奥勒恩系统化地陈述了美国在和其首要敌人,从皇家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者统治下的意大利,到斯大林的俄国冲突时,美国在冲突前表现出意识形态的“妥协主义(accommodationism)”到冲突后的“民族主(nationalism)”。政治和政治学搅混在一起的现象也一再出现。《美国和美国敌人》不仅仅是回顾史实,奥勒恩还敦促学术单位以比较敏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工作上的道德分歧,以政治学的本质来思考问题的根本。 -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情态录
是一部将宏观分析与微观描述相结合、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历史进程的著述:“前言”部分统观全局,为建国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历史发展勾勒了较清晰的脉胳,并作出了适当的分析和批评;正文部分将建国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得大事件和特殊作51个专题,疏理源流,记述本末,较细致地描述了松成意识形态领域历史发展全貌的主要结点和片断。 本书为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 -
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
-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最初分两次发表于1904年和1905年;韦伯去世前对其进行了重要的修订,于1920年汇集成书。该书正文前的“导论”是韦伯为他整个系列研究所写的。在“导论”中韦伯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他的研究目的和基本着眼点,而且韦伯还以谦虛的态度着重提醒读者不要过分夸大他所做研究的价值,他反复强调,他所有这些研究都只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进行观察的结果,这种角度绝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排他性的,所以这些研究的结果也就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制的。 韦伯这部著作的“注释”部分篇幅很长,其重要性不亚于正文,有些注释长达几千家,本书的英译者帕森斯也为本书加入了一些注释,在此次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魇著的基础上对原书的注释进行了调整和删节,以方便读者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