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
《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理解"市民—公民"概念的维度》是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专题论丛之一。 改革开放之后,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壮大成为中国社会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人们急于了解中国的这个新生阶级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或者当今所说的西方中产阶级有何异同,国内学术界对中产阶级的研究随之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中德两国哲学、法学、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知名甚至顶尖级学者,譬如德国当代史学泰斗尤尔根·科卡等就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所形成的成果具有学术补白和开拓性意义。 -
索罗斯的救赎
《索罗斯的救赎》在《超越金融》中所讲述的索罗斯社会理想和哲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他的理念和哲学在慈善事业中的应用,应该说,是索罗斯最新思想、慈善事业的总结。 《索罗斯的救赎》讲述了索罗斯对慈善的种种认识,从开放社会的角度阐述了索罗斯这个自称为自私的人如何创办了一个无私的基金会。书中对其多年来从事慈善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并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也讲述了索罗斯在开展这些项目时的一些理念和方式。 对于希望了解索罗斯的人生哲学和理念,对于希望从他身上学到更多关于如何开展慈善项目的人来说,《索罗斯的救赎》不可错过。 -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
本书是2008年《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书中具体收录了:政府转型对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式的社团革命——对社团全景图的定量描述、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关系策略与合作机制建构、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等内容。 -
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国内正式出版)目 录 张淑琴:从丐帮帮主到社会企业家李 波:假如天堂都在劫难逃 李 涛:灾难面前我们不做木头人 马小朵:路遥知马力 孙 恒:歌者行于途 吴登明:环境保护从来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 吴昊亮:走出低水平重复建设 杨云标:需要 赵 丽:在沙漠里种小草 翟 雁:用生命影响生命 翟明磊:说出了真话的孩子 周鸿陵:七年只做一件事 周永宏:我们一道前行 周 宇:一直向上走 郑 冰:三千农民办农会乡村 王树霞: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世界 王殿敏:人生没有回头路 全能农民刘忠训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一棵成长中的树 邱建生:用什么照亮心灵 袁小仙:最根本地做一件事 潘家恩:淬火激情 黄志友:赤脚走在土地上 严晓辉: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袁清华:摸索在困惑与失落之间 刘健芝:读书应当有用处 谢英俊:安得广厦千万间 对 话:做一个行动者(作者与梁晓燕老师) [经过两次三审方得出版,有些人物不得不略去……] -
还君明珠香港琐谈
对回归后的香港的解读,总存着几点偏差:香港的本土意识,常常带有浓郁的本位化色彩;西方视界下的香港,又往往带有严重的殖民倾向和幸灾乐祸的心态;而在大多中国内地人的眼中,香港则是一个资本化自由化的金融香港、游乐香港。本书为一名在香港工作的内地青年人,以“一只脚在里,一只脚在外”的“他者视野”,去细心剖析香港人对国族身份的探索、对公民社会的实践、对集体记忆的珍视、对社区保育的执着,以及香港人在地产主义、中环价值和边缘危机下的省思,从而还原出一个真实复杂而又多元的香港。 -
公民社会視野
有说香港的公民社会于八○年代已具雏型,但自回归一路走来,从七一游行、五区公投以至近日的区议会及特首选举,公众及各政党对香港民主发展、选举制度等均持不同意见,各人用不同的方法演绎各自的民主理念,文有笔战口辩,武有掷蕉动粗,明有总辞公投,暗有种票任命。在猪狼乱战下,香港这一 奇特的公民社会在政改阴霾下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吕大乐(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新力量网络主席): 论政这回事,就是无法避开争议,不可能意见一致。如果只能容忍一种想法或主张的话,那便不是开放的政治辩论了……跟陈健民相识多年,大家在很多问题上各有不同看法,时有不一样的意见。但跟他辩论时,总能够感受到他多年跑田野的经验与观察(尤其是关于公民社会这个课题),同时也可以看到他对保持开放的政治辩论的坚持……尽管明白到大家的想法并不一致,仍想早日读到他所写的最新评论,刺激一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