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领恐慌
本领恐慌,实际上是一种本领危机。这个危机是一切危机的根源,解决了这个危机,一切危机都不复存在。本书恰恰是重在对“大本大略”的探讨,是运用“整体主义十简化主义”的方法论来克服本领恐慌的一部大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篇《学习化生存》,重估了人的价值、能人的价值、本领的价值、学习的价值,揭示了与时代同步而必须进行的学习中心的根本转变,并论证了在新时代个人、家庭、企业、国家的根本生存方式。 第二篇《成才大奥秘》,对学习进行了系统思考,超越了《学习的革命》单一层面的变革,论述了“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大层面的变革和优化,并以毛泽东为个案进行了具体而深人的剖析。同时,论述了全方位修炼(五类修炼)和多维大和合(八对和合),提出了软本领与硬本领、合本领与自本领、将本领与兵本领等富有原创性的成才理念。 第三篇《成事大本领》,是全书的重点,占全书一半的篇幅。阐明了千千万万的本领中最重要的十大本领,提供了一份人人普遍需要的本领菜单。在十大本领(能力)中,又进一步对六大本领(能力)进行了详细论述,揭示了获取每项本领的主要途径和核心关键。 第四篇《成学大方略》,重在从战略高度来把握“怎么学”,详细地讲述了获取本领的各种基本方略,从总体上指导人们怎样进行本领投资。 全书既富有系统性、原创性,又富有实用性、可读性。所揭示的奥秘既有强有力的学理支撑,又有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大成人士的大量实践的充分印证。 -
红色童话
“文革”期间,三个红小兵“空降”纽约,肩负”革命”的嘱托,开始了懵懵懂懂的留学生涯。在这个散漫的、实用主义盛行的异国他乡,他们处处显得突兀而怪异,经历着种种荒诞而滑稽的事儿…… 主人公苏五月,像三伏天的冰啤酒一样让人畅快,捣蛋,傻大胆,从来不会委屈自己,脑子里的念头一个比一个古怪。 故事取材于现实中作者所遇到的几个人物的真实经历,作者用机智风趣的语言,记录了一段尘封往事,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体会历史的辛酸与沉重。 -
刮痧
本书内容提要: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圣路易斯市的华人许大同和简宁移民美国八年,终于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可爱的儿子,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收入。然而,由于许毅祥为孙子刮痧却引致许大同被美国人以虐待儿童罪告上法庭……。 -
我的兄弟王小波
“天下至真文字,人间至亲情感”。这本由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博士撰写的回忆录,以“零距离的胞兄视野,向我们披露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少年史,他如何从艰难的时世走来,登上了时代的思想巅峰。”作者与王小波既是手足兄弟,也是心性相通的知己,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原生态地描绘了一个落难的多子女家庭里,孩子们艰难却也不乏快乐的成长历程,作者和小波作为一对投契的兄弟,经历了自由不羁的童年与少年岁月,也经受了青春凶猛的年华。即使在最荒唐、无望的时代,他们也保持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高贵精神的追求。当然,也有着源于生命冲动的不羁与狂野,恶作剧、对武力的崇拜,饥饿年代的铤而走险及招致的惩罚与羞辱,在书中都有真实具体的呈现。可即使在最卑微无助的年代,身处蓬蒿之间,他们的生活中却没有失却书籍、诗歌、精神磨砺的陪伴,没放弃对丰富的精神与高贵灵魂的打造。王小波多年以后的成功,从少年时代即已打下了基础。他文学写作中许多精彩华章,在这本书中也都能够找到其源头。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关于兄弟情谊的书,也是关于一个知名艺术家心灵成长史的著作。王小平的同学、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评价本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文本,使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学史上这位特立独行的重要作家有了更加丰满的认识。”作为王小波的妻子,社会学家李银河在看了这部书稿后则感慨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王小波的往事记忆,而且是关于他们成长年代的一次认真的清理与真实无欺的交代,特别是关于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社会百态的种种细节的描述,诸如除四害、深耕密植、大炼钢铁、全民写诗、饥饿年代、反右、文革时期的文斗与武斗,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出国潮……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在书中都有令人惊喜的存真保留,读之不仅大开眼界、感喟不已,且深具有趣味,更重要的是,这种出之真实经历的记述,无意中成就了一部民间版的当代中国史。 对于王小波生活中那些极具私密性的生活内容,本书也作了真实无欺的实话实说,他的爱情、婚姻、他的病故,都一一作了真实的披露。 如果将文字分为高级和平常,那么这本书无疑是可以列入高级文字之列。读之,能够感受到满足的快感,文字之间仿佛埋藏着兴奋剂。这种令人兴奋的元素是智慧,是思想,也是智慧与思想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具体体现为一种优雅与睿智的语感。读之触目难忘。李银河女士阅读书稿后,对作者文笔之精美备极赞叹。王小波曾说: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姑且不论智力是否真的超出十倍,但观书中文字,即可知王氏家族成员强悍的智商与文化涵养的确令人诚服。作为哲学家的王小平,在本书中却操着地道的北京话,说着在北京和中国发生过的那些“夯事儿”,一种洞穿世事、人性后的释然与幽默感时时按捺不住地流露出来,这幽默是王小平式的,它不是俏皮,更不是无厘头,而是一种因为智慧饱满优越而自然溢出的因子。这幽默是以知识为底气的。从中依稀可以看出王氏兄弟之间隐秘的气质关联,喜欢王小波的读者,一定会从这些文字中嗅到某种熟悉的气息,得到满足与慰藉,并欣慰于在王小波那里戛然而止的文字作风,由于这本书的存在,而避免了失传的命运就,这实乃文字爱好者的一桩欣慰之事。 作为美国 图兰 大学的哲学博士,作者承袭着家族思辨传统的香火。本书的思辨穿越了现实,而进入了存在的层面,作者进行的思想透析是自然的、优雅的。书中关于生死、宿命的思考与分析,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慨。而这些对生死的思考,既来自于本书作者的哲学家的使命,也来自于现实的无奈遭际:在同一年里,他的两个优秀的弟弟王小波和王晨光博士接连离世。这锥心的打击不仅成为兄长王小平心中永远的痛楚,也成为家族成员不愿碰触的伤口。写出这一切,对于作者而言充满艰难。因此,这也是一本充满勇气的作品。 本书正式出版前,试读本已经引起主流媒体的强烈兴趣,并被一批书评人誉为“提前进入2012好书榜”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