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联爱乐·2008年第5期
-
肖斯塔科维奇
目录: 导读 夹缝中生存的音乐家 1 以音乐为证 2 1905年及其余波 3 圣彼得堡的童年(1906—1917) 4 1917年 5 崛起的年轻作曲家(1917—1923) 6 第一交响曲(1924—1927) 7 现代主义时期(1927—1936) 8 公众与私人作曲家(1934—1938) 9 伟大的卫国战争(1939—1945) 10 日丹诺夫与二度惩戒(1946—1953) 11 斯大林之死(1953) 12 桂冠作曲家(1954-1966) 13 最后阶段的作品(1966-1975) -
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
这本书中收录了近300封肖斯塔科维奇亲笔信,几乎包括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大部分生平和创作经历。 《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的原编者格里克曼教授是肖斯塔科维奇生前的密友,他们的友谊持续了长达40多年。 在书信集中,格里克曼把300多封肖斯塔科维奇的信收入其中。比较特别的是,收信人和本书作者在每封信尾附加了详细的注释。 -
肖斯塔科维奇
本丛书的单行本在不断更新。另一个特点就是前面提到的文字内容和丰富图片文献的搭配。 丛书每个单行本都附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完备目录,这是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要的杳考依据,书后的对作曲家研究的出版物和重要书目,大都是在研究史上有了定评的重要著作,也是最新出版的。 丛书还附有传记主人公的同时代或后代的重要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和同行作曲家的评价,或带有箴言性的摘要语录。这些评论常常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是客观的,有的是切中要害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评论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读者对作曲家的思考和认识。 -
肖斯塔科维奇传
作为艺术家的肖斯塔科维奇与作为普通人的肖斯塔科维奇是分不开的,凡是有幸见过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的人,都会对他那罕见的优秀品格给予最高的评价,对于他的优秀品格,有时甚至难以找到准确而恰当的言辞来表述。 在这本关于д.д.肖斯塔科维奇的新书撰写过程中,作者利用了其编著的关于д.д.肖斯塔科维奇的前两本书中的相关资料,同时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中许多内容都是在他与д.д.肖斯塔科维奇的个人接触后得到的。全书的写作构思是作曲家的创作形象应当在我对作曲家音乐生活的描写中逐渐展开,但是首先应该说明的是:什么是作曲家创作形象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
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
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是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遍及各种音乐体裁,特别是15部交响曲使他享有20世纪交响乐大师的盛誉。此外,他还培养了大批苏联当代著名作曲家,深受苏联人民的喜爱。1975年8月9日卒于莫斯科。 在肖斯塔科维奇生命的最后4年,他与年轻的音乐家伏尔科夫成为密友。在伏尔科夫的鼓励下,一个“从棺材里逃出去”的计划逐渐形成,他决定秘密口述一部回忆录,将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历史告诉大众,从而纠正那个“令人心碎的奴颜婢膝的形象”。他为伏尔科夫提供材料,讲述往事,肆意评价那些曾经的风云人物。在伏尔科夫完成写作后,他通读了全书,并逐章签名确认,同意在他死后将书稿送西方出版。 1975年9月,他死于肺癌,被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如他所料,他被东西方阵营各取所需,大卸八块。苏联宣称他是“国家最忠实的儿子”,西方国家则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苏维埃政权坚定的信徒。”一切仿佛盖棺论定,但他的幽灵却从强权与意识形态的铜墙铁壁中钻了出来,并顺手打了它们一记响亮的耳光——1976年,他的回忆录被伏尔科夫带到了国外,几年后,回忆录面世,题名《见证》。 这是他一生哀乐的见证,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往事已然如烟,生灵早已涂炭,回首前尘,他的心中只剩一片怅然,就像他在生前向伏尔科夫讲述往事的时候,时常忍不住说的那样:“回头看,除了一片废墟,我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尸骨成山……” 在自己的回忆录《见证》中,他口述了为苏联国歌作曲的趣事。当时,斯大林政府决定《国际歌》不再作为苏联国歌,因为考虑到《国际歌》是外国作品——法国的。他们匆忙拼凑了新歌词交给作曲家。对音乐充满好奇却又一知半解、被民间喻为“文化秃鹫”的斯大林命令哈恰图良和肖氏合作谱曲。 肖氏对此回忆道:“这个主意愚蠢之至,哈恰图良和我风格不同,工作方法也不同,气质也不同。何况有谁愿意在作曲家集体农庄里干活?但是我们不得不服从。” 评判专家显然认为哈恰图良和肖氏合写的这首最好,但副歌需要作少许修改。斯大林问肖氏需要多少时间,他说5个小时。 肖氏回忆道:“其实,我们5分钟就能弄好,不过如果我说我们当时就能在斯大林的桌子上改好,似乎不妥。尽管如此,斯大林当时一定想:国歌是国家大事,只要5小时就能改好,这不严肃。” 有趣的是,他和哈恰图良合作而成的国歌最后落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