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司法体系中的最高法院
本书运用翔实可靠的数据和众所周知的案例,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运作过程和大法官们在司法决策过程中的考量因素展开了生动的分析,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大法官的政治偏好决定着最高法院案件的筛选和判决的内容。同时,作者还用深入浅出的笔调,考察了美国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程序、证据制度、州法院和联邦下级法院系统,从而帮助读者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联邦最高法院在美国司法体系中的皇冠位置,以及大法官在处理案件时与州法院和下级法院法官迥然不同的考察因素和思维方式。 -
正义背后的意识形态
《正义背后的意识形态:最高法院与态度模型(修订版)》的作者是两位研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及其决策方式的顶尖学者。在《正义背后的意识形态:最高法院与态度模型(修订版)》中,他们系统地描述和论证了“态度模型”,并用其来解释和预测最高法院的决策。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批评了另外两种解释最高法院决策的模型:法律模型和理性选择模型。 《正义背后的意识形态:最高法院与态度模型(修订版)》通过美国最高法院的统计数据、法官们的私人著作以及其他资料信息,分析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程序、调卷令流程、实质判决、大法官意见撰写的分配、大法官意见的合并等制度……在充分展现态度模型的同时,作者也对法律模型和理性选择模型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批评。《正义背后的意识形态:最高法院与态度模型(修订版)》作为修订版,充分体现了自1993年前著出版以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吸收了联邦最高法院在这一时期的判决内容和发展情况,包括“布什诉戈尔案”(Bush v Gore)中划时代的判决。 -
Justice for All
In Justice for All , Jim Newton, an award-winning journalist for the Los Angeles Times , brings readers the first truly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Earl Warren, the politician-turned- Chief Justice who refashioned the place of the Supreme Court in American life through cases whose names have entered the common parlance-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 Griswold v. Connecticut , Miranda v. Arizona . Drawing on unmatched access to government, academic, and private documents pertaining to Warren's life and career, Newton illuminates both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Warren. The result is a monumental biography of a complicated and principled figure that will become a seminal work of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history. -
大法官之旅 法理情的思考与挣扎
哈利.布雷克蒙,一位值得全美國人尊敬的大法官,也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史以來最具爭議性的大法官。 從贊成墮胎、反對死刑、維護同性間的性行為…… 他的諸多判決意見,深深影響著現代社會的每一個人。 有人拿他的照片膜拜,也有人罵他是種族大屠殺的代理人。 他一路走來,清廉、公正,卻孤獨。 他是正義與人權的發言人——他是現代的丹諾。 從作者細膩的文筆中,我們看到許多影響深遠的大案,如何在深鎖的門後運作形成。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更是一本有用的書。 ——賴英照大法官 大法官之旅——法理情的思考與掙扎 普立茲獎得主琳達.葛林豪絲,是第一位透過家屬的特許,打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哈利.布雷克蒙(1908 ~ 1999)生前的私密文件。她結合這些私人檔案和口述歷史紀錄,揭開了聯邦最高法院神祕的簾幕,帶領讀者進入這個陌生的世界。 這是一本罕見而精采、有關最高法院機構的故事,在哈利.布雷克蒙的人生故事中,你將看到正義與人性最真實的一面。布雷克蒙留給這個世界的,是最令人感動難忘的一堂課——給所有關心法律、正義,以及享有自由和人權的人。 他主張,女性有墮胎的權利:1970年,布雷克蒙代表「羅伊對韋德」案的多數意見,寫下美國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一件墮胎案判決。從此,婦女得以合法施行墮胎,不再因私下墮胎而受苦、甚至死亡。 他主張,死刑的執行不符合憲法精神:布雷克蒙看到死刑處分始終充滿著武斷、歧視和錯估,他在1994年「卡林斯對柯林斯」案中表明反對死刑:「從今以後,我不該再對死刑這部機器做任何徒勞的修補。」 他主張,同性戀者有權從事私密性行為:在1986年「鮑爾斯對哈德維克」案中,布雷克蒙提出,人民從事私密的性行為,正是憲法所保障的隱私權的核心,即使是同性戀者也不例外。 他向世人展現,聯邦最高法院其實是人性的機構:1987年「戴雪尼」案中,小男孩約書亞被父親毒打成智障。布雷克蒙一反大法官客觀中立的形象,在意見書中寫下:「可憐的約書亞!」因此成為最具知名度的、也最常被引述的法學案例之一。 這是一本精采又令人振奮的書。琳達.葛林豪絲不只給了我們一個人生轉變的感人故事,還給了我們一種稀有的洞察,直探聯邦最高法院的內部運作。這本書是天生註定的經典。 ——兩次普立茲獎得主與《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安東尼.路易斯(Anthony Lewis) 終於,神祕被揭曉了!聯邦最高法院一向是至死保衛其隱私的,但是哈利.布雷克蒙,一位崇高的人道法官,留下了無數文件來記錄聯邦最高法院的真實運作,而琳達.葛林豪絲透過布雷克蒙的文件,寫出了一本迷人的書。尤其吸引人的是那段激烈的戲劇化的人性之變,在大法官布雷克蒙以及首席法官華倫.柏格之間一生友誼的決裂。 ——歷史學家、教育家及政府官員 小亞瑟.史萊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 這是一本精采的書……從未見過以如此親密及真情流露的方式描寫兩位大法官的友情。 ——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律系教授、《紐約時報》作家 傑夫瑞.羅森(Jeffrey Rosen) 可讀性高又充滿興味……葛林豪絲從布雷克蒙的私人文件中,成功地提煉出一部動人的敘事作品。 ——《洛杉磯時報》 對於想了解法律及法庭運作方式的人,本書深具參考性……相信即使像布雷克蒙這樣精準嚴謹的作者與編者,也會對此書表示認可的。 ——《USA Today》 本書典雅而得體,融合了精選的引文、適切的觀察,以及精練的法律總結。 ——《華盛頓郵報 書世界》 一部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模範傳記……葛林豪絲以清晰、有時甚至殘酷的筆調,描寫一個人如何塑造歷史。 ——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信使日報》 -
最高法院的“独行侠”
他曾是“富二代”,后来家道中落,父亲蒙冤入狱。参军第二天,“珍珠港事件”爆发,作为密码专家,他是击毙山本五十六的功臣之一。凭借不懈努力,他先后成为知名律师、上诉法院法官、最高法院大法官。2010年退休时,他已是联邦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的领军人物,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异议者”。在最高法院30多年间,斯蒂文斯一直是撰写异议意见书最多的大法官。他以身作则,践行了司法独立的伟大理念。《最高法院的“独行侠”:约翰·保罗·斯蒂文斯大法官传》作者比尔·巴恩哈特和吉恩·施力克曼通过翔实采访、深入分析,生动展示了斯蒂文斯大法官的戏剧人生和深邃智慧,揭示了最高法院“伟大的一代”的司法理念和心路历程。 了不起的杰作! ——杰弗里·图宾,《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 人们很难给约翰-保罗·斯蒂文斯的司法理念贴上标签,但他的正直却是毋庸置疑的。他精彩的法律生涯和敢作敢当的过人胆识,使他成为最高法院最珍贵的财富。 ——理查德·德宾,联邦参议员 本书以翔实笔触,讲述了一位海军老兵、资深律师和杰出法官的故事,他出任大法官30多年来,对美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书是了解斯蒂文斯大法官本人及其理念的最佳途径。 ——约翰·波德斯塔,比尔·克林顿总统前幕僚长 -
誓言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J.安东尼•卢卡斯非虚构作品奖、美国律师协会“银法槌奖”得主杰弗里•图宾最新力作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年度最值得关注作品 一个法律与政治的故事,一场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对峙 2008年1月20日,在奥巴马的总统就职典礼上,联 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搞砸了宣誓仪式,这可谓是最高法院与白宫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象征。但更富戏剧性的一幕是,2012年,罗伯茨在医保案中改变立场,转而投票支持奥巴马的计划。 作者图宾深谙联邦最高法院的内部运作和法律幽微,又对大法官及其助理们进行了第一手的访谈,通过对重要判决的描绘,写出罗伯茨法院扣人心弦的故事。他对最高法院的解剖技艺娴熟、发人深思。此外,他还凭借丰富的细节,着力展现了罗伯茨、金斯伯格、索托马约尔、卡根、阿利托、布雷耶、托马斯、肯尼迪和斯卡利亚这九位现任大法官的个性和司法哲学。《誓言》是读者们无比期待的一本书。 继《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之后,图宾给我们带来现在这部写实、睿智的佳作。 ——《里士满时讯报》(Richmond Times-Dispatch) 《誓言》好看,因为它描述了大法官们的许多人性细节,以及他们与白宫的博弈。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那些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内部运作感兴趣的人,必将被这本书吸引。 ——《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 在报道美国法方面,图宾是天赋最高的记者。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