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大师自画像
《多面肖邦-钢琴诗人的四百封来信》,肖邦的社交圈几乎囊括当时欧洲各国各界的精英人物:李斯特、舒曼、凯鲁比尼、车尔尼、门德尔松、柏辽滋、德拉克洛瓦、密茨凯维奇、海涅、雨果、乔治·桑…… -
弗雷德里克.肖邦
本书介绍了音乐家肖邦的艺术生涯。具体内容包括:一个神童的学习年代、告别和到达、新的生活圈子、最后通牒、岛——白日梦、共同生活等。 -
肖邦的创作
肖邦是音乐文化史中最伟大的旋律作家之一。无怪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反对现代主义思潮、保卫旋律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时,曾把肖邦的名字与格林卡的名字相提并论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写道:“由莫扎特经过肖邦和格林卡而到90年代末的现代还存在”……纯旋律“应当还继续存在下去,否则音乐的命运便会沦为颓废派。” -
肖邦传
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降A 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充满诗意的钢琴作品,并做了大胆的尝试,在欧洲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肖邦
-
李斯特论肖邦
《李斯特论肖邦》中论述了肖邦的创作特色、演奏风格、个性和生平,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材料。李斯特在刻划肖邦艺术的同时,实际也充分表露了自身对艺术、生活、创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