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兰竹菊谱
《梅兰竹菊谱:中华生活经典》内容简介:虽然梅、兰、竹、菊四君子并称较为晚近,但四者进入中国人的审美视界,成为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向往的高标,却是早已有之,源远流长。“有条有梅”、“其臭如兰”、“绿竹猗猗”、“菊有黄华”,在《诗经》、《尚书》、《周易》等中华元典之中,梅、兰、竹、菊都已经展露了自己的优雅身姿,成为影响中国人几千年人格塑造的重要源头和精神寄托。 -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7卷本)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套装共7册)》包括《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随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明代卷》内容简介:明代文学既是对元代文学的承续,也是对清代文学的开启.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同以往各时代相比较,在世俗化激发下的雅俗文化互动是明代文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文学思潮与哲学思潮的联姻,是明代文学的又一显著特征。 《清代卷》内容简介:清代是古代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蜕生期。相比往代,清代确乎难以列举出公认的代表性文体,似乎什么文体都有成就,又似乎什幺文体都缺乏有力度的创造.让人感到清代文学缺乏特点。但这么说绝不意味着清代文学整体上缺乏创造性和艺术水准,事实上不同文学门类在清代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等值的,戏曲小说方面的成就要更高些。 《宋代卷》内容简介:宋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堪与辉煌的唐代文学争奇斗艳的一座艺术高峰,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宋代文学不但五七言诗歌、散文、骈文等传统文举的创作成就卓然,新兴的曲子词发展到了辉煌的顶峰.通俗文艺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话本,诸宫调和杂剧、南戏等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这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叙事而短于抒情、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井为以后的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唐五代卷》内容简介: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章。尤其是公元8世纪初到9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最繁荣、发达的时代。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三百年南北分裂的局面,民族文化得到空前的交流和融合,文质相兼。刚柔并济,为唐代社会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古典文学的所有形式都在唐代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达判令人仰止的高度。 《辽金元卷》内容简介:辽,金、元三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在文学体裁上又有了空前的发展。新的体裁如诸宫调、散曲、杂剧都产生了不少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在中外文学宝库中大放异彩。原有体裁诗、词、文的创作,也都有许多独具特色的篇什,在中国文学长卷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词话丛编 续编(全五册)
《词话丛编续编(繁体竖排版)(套装全5册)》内容包括:诗话德巍·乐府三卷宋·阮阅编《四部业刊》景明嘉靖月窗道人《增修诗话总窥》本、草堂诗作别绿二卷明·张綖撰上海图书馆藏明黎饯砂本光盘、蓉渡词话一卷清·董以事撰今辑本、荫绿轩嗣澄一卷清·徐喈凰撰南京图书害馆藏光绪二十六年活字印本《荫绿轩词》卷首、词辩坻一卷清·毛先舒撰《四库全言存目业书·补编》景河南省图书馆藏、清初毛氏思古堂刻本《苛辩坻》卷四词曲、锦瑟词话一卷清·曹雨堪等撰《绩修四库全》景中圆社会科学院藏、清康熙刻本《锦瑟词》卷首、珂雪词话三卷清·曹禾等撰《四库全书存目业书》景中山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
乐府诗的历史
乐府诗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于陌上、坊里的民歌乐府诗的朴拙、苍茫和柔婉.是中华大地乡间风情和市井生活的动人写照,是民间生活的诗化形态。是人心最本分的声色。这样的声色总浮动在那些时代的宫廷宴乐、铜雀诗赋、陌上桑林和坊里杯盏间,至今仍令人心动。 乐府是国家设立的采集民歌、主管音乐的机关。汉代初设,并开始大规模采集民歌。这些采集的民歌称为乐府诗,也称乐府。之后,历代文人也摹仿乐府诗的曲调进行创作。从汉代开始,乐府诗绵延了近千年,涌现了许多传诵不绝的名篇。 乐府诗分为两汉乐府、魏晋乐府、南北朝乐府、唐代新乐府。两汉乐府是陌上桑林里的民间吟唱;魏晋乐府是文人创作,雅量高致;南朝乐府软媚娇柔;北朝乐府粗犷豪放;唐代新乐府则是大雅之声。 1949年以来,我国大学中文本科生一般熟读乐府诗约1 0首;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熟读约70-80首。本书按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熟读篇目进行精选,并作了适当延展。收录篇目对广大读者已经足够。 本书在描述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情、文人生活情状时,对所选作品进行了详细注释及品评,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将史与诗相互参照,这一新的编排方式相信对读者品味作品大为有益。 -
中华传世名著经典读本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又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其作者为明末的朱用纯。 朱用纯,字纯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朱绝意仕途,以治家为乐,致力于研究程朱理学。其著作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耻躬堂诗文集》、《愧讷集》、《朱子家训》和《大学中庸讲义》等,其中以506字的《朱子家训》最有影响,300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以明白晓畅的句子阐述人生的深刻道理。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增广贤文》不知辑自何人,始于何时,又名《古今贤文》,亦称《增广便读昔时贤文》,简称《增广》,是我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蒙教读物。相传由明中叶一儒生编纂,后经明清两代文人修订增补,形成了流传于今的版本。自清末开始,风靡全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
清词史
本书以词风流变为主脉,以词派消长和各时期重大词创作活动及群体实践为骨干,从而经纬以大家、名家创作成就的论评。评估则以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探觅其“因”和“变”的沿革流向为重点。凡“史”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跳脱历史时代的顺序,时势人心则总是直接间接地影响或支配着文学风气的演变,清词风气与时势人心这二者之间的感应同样契合如符。但词的历史毕竟不是社会政治史,所以词史不可能全同于历史书的分期。特别是如嘉庆、道光时期的词风的流变,套用“近代史”的习惯分期法会显得不切实际。 考虑到文学史或文体史不宜于考证辨析,所以本书中有相当一批词人的生卒行年,虽系笔者爬梳史料所得,然一般一不作考辨性展开,拟另著专稿辑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