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学术研究思辨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一为对文史学界几位成就卓著的学术大家的专题研究。由于作者与之都有亲密接触,或是熟悉他们的为人,作者本人在文史上也有深厚的修养,故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独到的看法。二为作者从近代学术演变的高度,通过若干专题的探讨,说明当代学术的时代特征及其走向。有些应各种学术刊物之约而写作的文字,或是在各处学术团体中所作的讲演,内容各不相同,其中均具独有的视角,可给人以启发。三为对王国维、陈寅恪五篇文章的分析,这些文章对当代学术的发展都曾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作者从宏观的高度说明时代背景,探讨其所以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这样的研究,条分缕析,与常见的通论、泛论性的文字不同,本身也是一篇篇精到的学术论文。 -
所谓伊人-红颜探古·先秦
《所谓伊人》题为“红颜探古先秦篇”,而先秦史料阙漏颇多,以至于许多问题至今在学术界都众说纷纭,难下定论。我虽有尚古之心,却自忖才疏学浅,自知疏漏贻误必不能免,念及书题,不敢掂起这个沉重的“考”字,故特此声明自己只是浅尝辄止,惟此一“探”而已。 既言探古,那么《所谓伊人》的主要意图还是要努力“溯洄”的,尽管道阻且长,也要努力追寻那逝去的伊人,追寻她们逝去的生活往事、点点滴滴。大到时代风云、精神信仰,小到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如此宽泛的涉及,便不能泥于深入的学术考论,也不可能太过沉重和枯燥,毕竟,我的意图还是想为读者还原一个尽量真实的历史风貌,还原出那个离我们过于遥远的、陌生的生活状态,以及那些模糊了的容颜。 既然力求真实,《所谓伊人》便不会不管虚实就去搜集罗列那些流传日久、脍炙人口的先秦故事:因为先秦故事多在时光的流水中扭曲了影子,特别是后世的话本小说流行,那些扭曲的倒影又在人们心中定格,形成挥之不去的印象,最典型的故事比如“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赵氏孤儿”等,如今早已为妇孺皆知的故事,而故事中的武王、纣王、周幽王、褒姒以及屠岸贾等人也早已成为成妇孺皆知的脸谱。但遗憾地说,那并不是那个时代的真实风貌。由此,《所谓伊人》将以正史和学术资料为主。首先是古代经典的经史论著,如《史记》《左传》《国语》《竹书纪年》《战国策》等;还有近现代诸位史学研究者的成果,如王国维、李学勤、杨宽、沈长云、曹兆兰等先生的著作及许许多多史学研究者们的考论。但毕竟我的文稿不是学术论文,这些资料不会像参考文献一样出现其中,而必须经过消化,不着痕迹地流于一个个联贯的情景里。 《所谓伊人》的文体定位于历史散文,但不同于寻常的历史散文,还将有许多富有镜头感的“情景构现”,平均每篇有一到两个。那些镜头其实是我多年来读史过程中还原在脑海里的历史情景,但有些故事还原得过于连贯了,就成了通篇的“情景构现”,比如《摩笄夫人》一文。 -
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是“浪漫古典行”系列之宋词卷。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与唐诗堪称“双璧”的另一座奇峰。诗言志,词言情,在宋词卷中作者选取了宋词中曲尽词人种种缱眷缠绵情怀的经典代表之作,用一种唯美细腻的笔法进入诗歌体现的历史场景,进入诗人的内心,以心证诗。用一种猛虎细嗅蔷薇的姿态勾勒出或婉约或豪放的蕴藉风流。 全书信息含量大,手法灵活,打破了传统解诗证诗的套路,可读性强。此外,与市场上同类的书相比,此书的一大亮点是:名人名言。页眉右上角的名言是经典中的经典,发人深省,同时对诗歌本身的理解是一种延伸和补充。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ISBN:9787805989105,作者:(清)沈复,(清)曾国藩 著,吴言生 校注 -
味水軒日記
-
握红小札
《握红小札》是一部成就于网络的读红文集,自从在天涯论坛、国学网、西陆社区、抚琴居等网站连载以来,受到许多网友的好评。作者刀丛中的小诗没有文史专业的科班背景,所有的,是活泼睿智而又沉婉优雅的诗性文字。他从红楼一梦中读出人生的至善至美,他在书中体味多情易老,痛惜青春易逝。作者的语言富有表现力,时时漾着机智的波纹,随意化用来自古代笔记、诗文、戏曲、小说中的用语,组合成表达自己思想和感受的语言流水线,而不见丝毫的扭捏痕迹。作者读《红楼》时的姿态,就像尾生站桥下等待自己的情人一样,痴情得令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