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上全部力量去抵达
1、前仆后继,横冲直撞,才是年轻应有的模样。如果你知道自己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不断向前奔跑的努力,听上去或许很辛苦;可等到你真正找到了这种勇敢,你只会觉得这持续的努力是种莫大的快乐,甚至幸运。 3、每一次的抵达,都在向下一次的出发靠近。假如你不去奋斗,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好,最精彩的那个自己,永远在下一站等着你。 4,年轻的时候谈什么云淡风轻,悠闲自在?用力去生活,用力去追寻梦想,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未来。 5,人气暖文写作者,庄姜姜2014最新力作,发掘生活中最普通的人物,在追寻梦想过程中遇见的所有坚持与感动。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们都从未放弃过寻找自己。 -
读城
著名摄影家阮义忠、腾讯《活着》栏目主编王崴、自由摄影人艾群倾情作序,穷游网COO蔡景晖、蜂鸟网影像频道主编王江、职业旅行家《背包十年》作者小鹏联袂推荐 ! * 【关于读城】 《读城》如名,像读书一般去“阅读”一座城市。 我们读书,需要逐字逐句去感受、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去想 象作者所讲述的故事,去设身处地寻觅共鸣。一座座城市位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它们也像书一样铺展开,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块土地、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个等待我们去阅读的文字、段落,等 待大家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 加缪说:“要了解一个城市,比较方便的途径不外乎打听那里的人怎么生活,怎么相爱,又怎么死去。”一个人 拍摄五年 行走三十八座城市 五万张图片 为您描述 城市的表情,为您《读城》市人的心事! * 【他们推荐】 * 在這全民攝影的年代,許多人將相機當成顧影自憐的鏡子,但劉超依舊執著於對外在世界的探索,以少見的熱情,不計回報地以自己的方式為時代留下痕跡。攝影最有意義之處便是記錄、發現與肯定,周遭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景象,只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愈發珍貴。 ——中国台湾著名摄影家 阮义忠 * 看他书中的影像与文字,都透着一种温柔感。城市在他的勾勒下,轮廓变得干净。不禁联想到“城由心生”。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每个人都有一座专属于他的远方的城。不妨由着性子,“造”一座城。如刘超在书中所写的,“也许,幻想的,经常是现实的影子。”城,本就是一本书,字里行间都是戏,值得用心品读。 ——腾讯网《活着》栏目主编 王崴 * 刘超具有法大学生的气质:一个多姿多彩的思想者。读《读城》,读的舒服!文写得清新赋有思想,片儿拍的自然而且精到,两者结合独特深沉,刻画了他与众不同的行走与心路历程。我有时会生发出一种偷懒的想法,不想再出走各地,只想在家里接着读《读城》和它的续集,循着刘超的精彩图文,在纸上行走。 ——独立摄影人 艾群 * 这本书里的城,我也读过不少。不同人眼里的同一座城,常常会有着不同的表情。 而有趣的是在不同中往往也会看到一些相同,比如耶路撒冷的氛围,布拉格的街头,瓦拉纳西的生死。也许读读别人的城,会更了解自己的城。 ——穷游网首席运营官,《到南极》作者 蔡景晖 * 城是人的汇聚,人是故事的载体,而汇聚人的城把这所有的故事收集起来就变成了历史。刘超作为行者,徜徉在别人的城里,以自己的心去聆听他人的历史。踏足在千年一瞬的光阴中,他撷取着一人与一城的故事。在每一次与城的相遇到分离中刘超读懂了历史也读懂了自己。 ——蜂鸟网 影像频道主编 王江 * 用摄影人的思维来瞻望旅行,无数个巧合偶得每一个城市的精妙画面,源自内心深处的理解娓娓道来每一个城市的动人故事。用五年时间拍就的这本书,也许只是开始。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理直气壮。 ——职业旅行家,《背包十年》作者 小鹏 -
感悟
� -
毕淑敏作品6·话说心情
毕淑敏,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十七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十一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0年成为专业作家。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 -
一日沙门
即便只是做一天和尚,也要依据所发的初愿,以平常心,做本分事,该起则起,该卧则卧,保持心境平和,既不急躁,也不懈怠,在清净快乐之中平平稳稳地一步步走下去。 人不容易做到无我,因为太放不下自己。靠别人提醒,终归是外缘。觉悟是自我的事,须有一颗觉悟的心,行住坐卧中,观照自己,那才是重要的。 生命是一段旅程,行走在途中,我们不能以短暂的生命,去移动阻碍前进脚步的巨石,但是可以选择绕行。 本书从禅、茶、人生、世相等方面抒发感悟,探讨人生的意义,不仅能够引发人们向善的愿望,更能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启示、反省自身,为繁忙的都市人带来了清新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空间。 一提到“和尚”——看着身边的朋友们,我问:你首先想到的是谁? 答案竟然是“《西游记》里的唐僧”。 那个俊美的白面唐僧,身披袈裟,骑白龙马,西天取经,相信眼前的每一个人都是好人,结 果被种种变化的妖精捆绑起来;他的三个徒弟,嗔怒好斗的孙猴子、贪吃贪睡贪色的猪八戒、愚 痴无措的沙和尚,更是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搭不上界。 这三个徒弟,分别代表着佛法中所讲的根本三毒“贪、嗔、痴”。西天取经,成佛路上,唐 僧每天都在和贪、嗔、痴打交道。 问:你知道什么是贪、嗔、痴吗? 答:我又不是唐僧,贪、嗔、痴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笑着摇摇头,且进行第二问,你愿意当和尚吗? 被问到的都笑着摇头。 为什么不愿意?答案很多。以佛家观之,人不愿意当和尚,是因为放不下。每个人都有他的 放不下。种种放不下,五花八门。 第三问,如果有个机会,可以当一天一夜的和尚,你愿不愿意试一下? 被问到的,大都眼睛发亮,“好啊,哪里有这么好的机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 肯定新鲜、好玩!” 新鲜与好玩,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意义。因为新鲜与好玩,方才那些放不下的,决定在一 天之内试着放下。 佛教在中国传承两千年,没有能够像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一样,形成短期出家的习俗。社 会上,人们对和尚的了解,大多是在俚语、笑谈、小说、影视中建立的。例如,和尚打伞,无法 无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和尚拜堂,外行。和尚打架,抓不到辫子。和尚的木 鱼,合不拢嘴。和尚分家,多事(寺)。和尚买梳子,无用。和尚敲木鱼,老一套。和尚念经, 宣照本科。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些,以世俗间的价值衡 教量佛,讥笑多于肯定。 2005年7 月,柏林禅寺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期间,增加了“短期出家”的活动。适逢机缘,我 决定“放下那些总是放不下的”,与其他的 71 位营员一同剃度,做一天和尚。 当一天和尚,再舍戒还俗。此时发觉,门里门外,感受大不相同。 http://www.bailinsi.net/03shc/04gwsb/051.htm -
私想者
本书为作者用木刻版画和杂文向结合的幽默的方式影射现实中的社会人生,发人深省。正如作者的版画系列,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历经世态冷暖后的真实感悟,它们在看似平淡的画面中透出了艺术家性格中的达观、率直与坦诚。这种对艺术与现实的思考、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目录 前言:一个艺术实验样本的意义索隐 木刻作品 独言独语 自得其乐 真正的树 别说自己是小龙 将就 外星人的困惑 3乘7的问题 机会 天眼 依旧美丽 卖弄 树下乘凉 浪淘万象众生 结果很重要 乐在其中 缘 幸福可以很简单 艺人 小丑 无从下口 未必 鱼问虾问 时代不同了 圈内圈外 劝鱼 造神 真佛难觅 各有所求 佛不语 自幽自默 造句练习 谎言 此地无银 他哪个处的 向美看齐 社长的讲稿 泪如泉涌 包月 大奖 包子铺宣 可歌可泣 自行车不懂事 给你阳光 美丑的妙用 人嘴两张皮 被小姐呼 我不怕烫 有的戳用不了万次 干枝梅 新芽儿 干事与画家 我思我在 树的性格 山顶 有些话不说也罢 根同形异 曾经的光环 别相信永远 这些生活的碎片 西施眼里出什么 情爱方程式 适合自己才好 多余 选择 鸟儿啁啾 舌头一旦感到无聊 忠告 痛苦与快乐 累了 从前很在乎别人的评价 有多少窗需要慢慢打开 想飞的女孩 古老的话题 懂得不为才是真智慧 谁无挫折 鸡头凤尾 倾听,倾诉 身价 生活有时像敲开的臭鸡蛋 同学 话到嘴边 成熟与衰老 吞噬S 在上升中寻找重量 后记:边画.边刻.边想.边写 木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