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nri Cartier-Bresson
Photography is nothing, it's life that interests me.--Henri Cartier-Bresson. A PROPOS DE PARIS presents the renowned photographer's personal selection of more than 130 of his best photographs of Paris taken over 50 years. This is a unique gallery of urban landscapes rendered by a great sensibility. 131 illustrations. -
珍藏布列松
“对我而言,摄影是心智、直觉与身外世界在取景框中的一次相会。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本书是目前所有关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出版物中资料最丰富、最详实的,《珍藏布列松》一书首次汇集了以前从未被收集在一起的全套资料。。内容涵盖如此之广泛,除了摄影,还有电影及绘画作品,以及布列松的家人和朋友给他拍的生活照。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早期拍摄的照片,其中一些未曾发表过 •精心陈列的老照片 •构成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精华的精选照片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拍摄的影片,或者关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影片 •书籍、专题论文、故事、代表作品选,总而言之就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作品在印刷品领域所产生的一切,并首次收录了复制这些摄影作品的出版物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最近三十年创作的绘画作品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对童年和家人的回忆。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个在不经意间成为神话的人,到底是什么人?他从不停止工作,在摄影界留下了个人的印迹:严谨的分析,形式与本质的完美结合,如此完美,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描述日常生活或历史长河中的某一事件,才能描绘某一处风景,才能刻画某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声名显赫,举世公认,无论是在专家、专业人士还是大众眼中都是如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70岁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想要重新捡起自己最初的爱好,于是不再奔走于世界各地。从年轻时起,绘画和素描就是他最为关注的,自然而然地,他将一种活动与另一种活动相结合。很快,在那些最著名的展览馆,人们看到他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出现。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丰富,其动机也更加令人难以琢磨,尽管他的立场没有丝毫矛盾之处,他的选择没有任何犹豫不决,不论是在艺术上还是政治上。 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编写一部完整的作品集的想法令人难以抗拒。 因此,《珍藏布列松》一书首次汇集了以前从未被收集在一起的全套资料。 我们希望发挥自己的全部活力,对“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究竟是什么人?”这个问题做出回答,这样的活力曾经并且仍然伴随着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一个超越传统的人,摄影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
心靈之眼
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亨利‧卡提耶-布列松,他如詩歌般雋永的黑白攝影作品,一幕幕見證著時代重大變革的黃金比例構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攝影人,直至今日。1947年,他與戰地攝影師羅伯•卡帕等人,共同創辦馬格蘭攝影通訊社,透過他最愛的萊卡135旁軸相機與50mm的標準鏡頭,我們跟隨著他的視角,直抵歷史上重大事件與人物現場——西班牙內戰、古巴的卡斯楚與切•格瓦拉、中國共產黨勝利前夕、甘地遇刺前的數個小時,他也是冷戰期間第一位進入蘇聯的西方攝影記者⋯⋯奠定了這位攝影大師在攝影史上不可抹滅的地位。 本書是布列松迄今唯一攝影精華文字集結,完整收錄他在1952年寫下的經典〈決定性瞬間〉一文,此文當年出版後,儼然成為報導攝影界的BIBLE:從如何透過影像說故事、攝影主題、構圖、色彩、技術、客戶⋯⋯等全面性思考,今日讀來依然深富啓發性,是布列松留給後代攝影人最偉大的遺產。 在書中,他也回顧了動盪時代的第一手採訪報導:1948年共產黨勝利前夕的中國、1963年第一手採訪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以及1954年首度進入蘇聯等歷史片段。書中更收錄他寫給雕塑家賈克梅第、電影導演尚˙雷諾、攝影家安德烈˙科爾提茲、卡帕、恩斯特˙哈斯等友人的短信與評論,溫暖的筆調、機智的思考,是歷史雲煙和時代刻痕環繞下,以心靈之眼緩緩道來的洞見。 -
亨利 卡蒂埃 布勒松摄影作品
亨利 卡蒂埃 布勒松从事摄影半个多世纪,周游世界各国,拍摄了大量的精彩照片,但是,他从来不允许别人拍摄他本人的照片,他的志愿似乎是,永远躲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描绘和刻画世上芸芸众生。 -
電影書寫札記
这是布烈松惟一的一部著作。是作者二十余年对“电影书写”进行的点点滴滴思考的集结。作者认为“电影书写”与时下的电影不同。电影是一种舞台剧的再现,抹杀了摄影机的独特性。而摄影机的精彩之处在于复制舞台剧,而在于它严格捕捉到肉眼见不到而又为电影作者提供了极具潜力的组合要素,让电影作者可以通过各种影像及声音的组合,令镜头所捕捉的现实片从现实的层面转化为真的层次。所以,作者视演员为模特,他们的作用不是演活某个角色,而是让人们通过他们不露痕迹的言行进入他们的内心存在状态,这远比实际的戏剧冲突更能感动人。与其说影像再现了某种现实,倒不如说它们激发了某种想像。因此看似平淡的影像在适当的组合下就会造出神奇。作者不囿于电影题材,更揭示了其他创作活动。其反思由技进乎道,阐述预知、等待、诱导、亲近等艺术,颇具电影伦理学之论。 -
电影书写札记
日前,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法国著名导演罗贝尔•布列松的《电影书写札记》。此书是布列松的工作日记,在此他写下他的发现,寥寥数语却形成一个人的一切:他的情趣,他的好恶,它引导布列松进入电影创作的天国。在其朴素的语言和持重的风格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真理的向往,对完美的执著,我们能理解他那永不止息的战斗,反对妥协和庸俗,对抗金钱的权势。这些文字见证了布列松的希望与失望、向往与抗拒。它们既深刻又真实,犹如鲁宾逊•克鲁索日历上的印迹。这些笔记,梦想和激情,向我们展示了肉体与精神的互补性,展示了形体的语言,声音的语言。 这些文字不仅仅是这位资深导演的日记,而且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它们是伤痕,是痛苦印记,是稀世珍宝。在我们这个夜晚(为点亮银幕之光而必须到来的创作之夜),这些文字宛如灿烂的群星,为我们照亮了通向完美的简朴而又崎岖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