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菁英學生暢談怎樣善用大學資源
萊特先生對教育與學習不但關心,且深諳箇中三昧。 他說,我們應該傾聽學生們的忠告,而我則說,我們應該傾聽萊特教授的建言! 他道盡了精微洞見與高妙方針,引導學生如何以齊心協力的方式增進學習。 這是每位關心學子與其學習過程的人不可錯失的寶典-且看萊特和一群學生們,將傳授給我們什麼樣的武功秘笈。--彼得‧瑪格瑞斯(C. Peter Magrath),州立大學暨土地計劃大學國家聯盟主席 「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是一本精湛絕倫的好書,對學生和老師均能提供實質的幫助。本書貼近審視學生的學習方式;加上學子的心聲漫談、作者的親身經歷,以及其他老師們的寶貴意見,構築了一段繽紛多彩的大學體驗。這是我必買而且必用的一本書;感謝理查‧萊特的悉心與創意,其不僅是一位老師,更是一位老師中的老師。--馬丁‧叟羅(Martin Trow),加州柏克萊大學教授為什麼有些學生可以左右逢源地善用大學生活?而有些學生則顯得左支右絀,回首來時路,竟發現自己老是趕不上進度、或與機會失之交臂? 學子們可以擁有什麼樣的選擇?而老師和大學裡的領導者,又各有什麼樣的法寶,可以幫助更多的學生,改善他們的大學經驗,並使學生所投入的時間與金錢,得到最大的收穫? 更重要的是,大學校園裡日益繽紛的多元樣貌--無論是在文化、種族與宗教上所綻放的奇花異果--這對於教育工作來說,到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學生和教職員應該如何應對,以從這些五花八門的差異當中,甚至是在那些無可避免的誤解與尷尬場面發生時獲益和學習呢? 汲取十年來與哈佛大四的學生訪談的經驗,作者理查‧萊特已為這幾個基本的問題,焠煉出令人振奮且實用的答案。 學生要如何聰明地選課呢?最好的學習方法是什麼?為什麼有些教授可以點石成金,而有些教授則只會冷眼旁觀呢?要如何將課堂上的學習,和生活上的所見所聞結合呢?我們略舉萊特先生的建議如下: 與他人共同學習,比孤軍奮戰更有成效。 學會時間管理是最首要、也最重要的技能。 個別指導的獨立式研究與工作實習,往往能帶來豐富的學習與刺激的挑戰。 和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交流,是一種學習,也是最豐碩的體驗。 一籮筐的具體建議,佐以學生們充滿迷惘、挫敗、發現與希望的真實故事,使本書成為追求學術及個人成就上不可多得的指南。 -
閱讀地圖
書本的讀者--我正不知不覺地加入其家庭,將一個我們普遍具有的功能加以擴充或集中。閱讀書頁上的字母只是它的諸多面相之一。 天文學家閱讀一張不復存在的星星圖;動物學家閱讀森林中動物的足跡;舞者閱讀編舞者的記號法,而觀眾則閱讀舞者在舞台上的動作;雙親閱讀嬰兒的表情,以察覺喜悅或驚駭或好奇的訊息;中國的命師閱讀古代龜殼上的標記;情人在晚上盲目地閱讀愛人的身體,在被窩底下;夏威夷漁夫將手插入海中以閱讀海流;農夫閱讀天空以測天氣,這一切閱讀都和書本的讀者共享辨讀與翻譯符號的技巧。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閱讀其意義的都是讀者;允諾或承認事物,地方或事件具有某種可能的可讀性的是讀者,覺得必須把意義歸諸一套符號系統,然後辨讀它的是讀者。我們每個人都閱讀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與所處。我們閱讀以求了解或是開竅。我們不得不閱讀。閱讀,幾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們的基本功能。 ■作者簡介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 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曾旅居義大利,法國,英國及大溪地,1985年後,成為加拿大公民。極具天賦的作家,小說家,翻譯家兼文集編者,國際間享有盛名。 獲獎作品包括:《天堂之門》《虛擬處所辭典》等作品。 -
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
奧斯卡是一名罹患癌症的10歲小男孩。在醫院志工玫瑰奶奶的鼓勵下,他開始每天寫信給上帝,抒發自己內心的話。12封信代表奧斯卡在世的最後12日,每封信也代表著10年的時光。透過這些書信,小男孩得以想像自己歷經了人生各個階段,對人生不再有任何遺憾;透過這些書信,小男孩打開了心扉,化解了對父母的不諒解,重新找回親情。 這12天或許是臨終前的12天,小男孩純真、童稚的言語,和玫瑰奶奶建立的情感關係,都使我們了解生命的意義;這12天也讓愛在生命中成長。 作者簡介 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 法國知名小說家和劇作家。1993年的作品訪客(Le visiteur)獲得莫里哀戲劇三大獎項,奠定劇作家的地位。此劇作已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全世界演出。1994年以《利己教派》(La secte des egoistes)一書榮獲最佳小說獎。2001年所有劇作榮獲法蘭西學院戲劇獎。他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已傳至全球30多個國家。 《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在法國甫出版即獲各方佳評,銷售已超過40萬冊,至今仍高居法國各大暢銷書排行榜上。並改編為舞台劇,由86歲的女星Danielle Darrieux一人獨立詮釋此劇。法國醫學院為感謝作者以疾病為靈感而寫出這本動人的小說,特別將Jean-Bernard獎第一屆得主頒給他。這是作者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小說。故事溫馨感人,是您不可錯過的生命哲學小書。 -
感官之旅
人體感官本身的意義 自認相當進化的人類仍為愛、欲、忠誠和熱情而痛苦,要了解這樣的狂熱,必須先了解感官。 《感官之旅》一書在探索五官知覺的起源與發展,它們在各文化間的差異,它們的範疇和聲譽,它們的傳說及科學根據,使具有嚴謹心智的人類能在此駐足欣賞,並更深入了解人體感官本身的意義。 作者簡介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 集詩人、紐約客等雜誌專欄作家、記者、探險家於一身,本行卻是康乃爾、哥倫比亞大學的文學教授。對自然事物永遠充滿文藝復興式的好奇與熱情。 著有《屬於甜美笑聲的美洲豹》(Jaguar of Sweet Laughter)等詩集及其他著作多種。 譯者簡介 莊安祺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印地安納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現任職傳播媒體。譯作有《愛之旅》、《感官之旅》、《大地怒吼》、《AQ》、《7 種 IQ》等。 -
51種物戀
這裡所說的事物,既非原料,也不是生物體,而是人類製品。全球六十億人口,保守估計平均每人擁有五五○件事物,得出一個粗略的的數字──三兆三千億個事物,充斥在這個世界。儘管它們看似沉默而馴服,卻牽制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的慾望、遷徙、消遣、工作,乃至於日常生活,在在都依賴著事物。這是哲學家的一個嘗試、一種冒險──讓事物說話,不過卻是從它們本身的既有條件出發。它們既不是真會說話,但也不全然沉默。藉著人與事物間的對話,我們或許可以探尋出它們的端倪。 -
女教皇
◎連續三年穩坐暢銷榜冠軍!25萬德國人票選「十大最受歡迎小說」! ◎全球狂賣3500萬本!賣出24國版權! ◎有史以來最富爭議性的小說!比達文西密碼更顛覆宗教奧義! ◎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 專文推薦 誕生於英國鄉下的小女孩瓊安,是如何成為歐洲歷史近一千年來最富傳奇性的人物? 瓊安假冒哥哥的身分進入一所修道院,因為聰明的頭腦及高明的醫術,引起羅馬教廷人員的注意,進而獲得醫治教皇病痛的機會。 她隨即捲入了政治宗教的危險漩渦之中,不但差點失去性命,甚至被推上西方宗教最高地位一一成為教皇!她隱藏女性身分統治天主教會長達兩年之久,直到因熱戀懷孕而被鬥爭下台,同時也是羅馬天主教會中最具爭議性的懸案主角! 「不讀到最後一頁,你絕對無法把它放下!」 ──《GLAMOUR》 「快步調的一流小說!」 ──落磯山日報(Rocky Mountain News) 「沒人能保證女教皇是否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你看了這本書,會真心希望歷史上曾有這號偉大的人物,她剛柔並濟的形象,為這段歐洲歷史注入一股新潮洪流。」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Book Review) 「……無非是作者筆下最富爭議性的作品之一!」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作者以生花妙筆加上絕佳想像力,寫出了黑暗時代女教皇的故事!」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對黑暗時代做了最栩栩如生的重新詮釋!」 ──書單(Booklist) 「探討一個獨立聰明勇敢的女人不尋常的一生,她反抗壓迫,最後登上宗教權勢最高峰,讀來十分扣人心弦。」 ──舊金山記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一部絕對高評價的成功小說!」 ──圖書館周刊(Library Journal) 「以豐沛的歷史後盾,作為完美小說的編織素材!」 ──奧蘭多守衛報(Orlando Sentinel) 「寫活了一位寧可放棄一切也不願活在無知中的女人。」 ──作家,茱蒂梅寇(Judith Merkle Riley) 「充滿著節奏與色彩,交織著感動與刺激,一本成功的歷史小說。」 ──作家,蕾吉娜羅絲 「此書證明了:某些事物是永恆不變的,只是換了主角與舞台。」 ──沃茲堡晨星報(Ft.Worth Morning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