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解释学
本书包括《历史卷》、《精神卷》。本书按照现代跨学科方法论(解释学和符号学),对中国伦理思想史进行了全新阐释,主要目的是通过区分封建主义历史制度(儒教)和人本主义思想(仁学),突显中国仁学伦理学具有的时空普适价值。 本书认为,在古今中外不同学术语境的辩证互动中,中华历史文明显示出特有的仁学人本主义精神。这种仁学人本主义伦理学,由于其人性经验普适性、非形上学传统以及非神话性,具有协调世界上(以各种神话和超经验性逻辑为基础的)不同信仰传统的理性潜能。 -
仁学解释学
本书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用“仁学”一词专指孔孟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全书依据现代理论观念对仁学的结构、意义和功能提出了全新的解释,目的在于克服历来对孔孟学研究中存在的片面理解,以期较准确地提示原始仁学的肌理及其历史的和现代的意涵。作者本着40余年研究中西方中哲和现代西方理论的经验在本书中提出的伦理学立场,在认识论上不同于以下西方主流论立场:极端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形而上学和超越性信仰。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经验理性主义仁学传统,经过解释学和符号学方法论的读解后,有可能成为普适于现代人类的基本伦理学范型之一。 -
哲学主要趋向
本书的组织构架是按作者个人的哲学编纂学观点建立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利科本人的思想在西方以兼容并蓄著称。在西方哲学范围内,他同时研究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在欧陆哲学范围内一向兼顾德国哲学和法国哲学,而在法国哲学范围内兴趣也涉及各个流派。这种学术背景使他被推举为这样一部哲学综述论著的主编。 -
胡塞尔思想概论
现象学是20世纪西方最大的哲学思潮之一,其创始人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毕生完成了博大精深的先验现象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塞尔思想企图将现代数学和逻辑学的严密性与形而上学传统相结合,其内容风格素以抽象艰涩著称。本书三位作者均为国际著名胡塞尔现象学专家,均(曾)在比利时卢汶胡塞尔档案馆长期工作,熟悉胡塞尔多达四十余卷的著作。本书紧扣胡塞尔著作本身,对胡塞尔一生主要哲学思想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论,非常有助于哲学和人文科学理论研究者及高校师生对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系统而准确的了解。本书出版后,一直受到各国现象学学者的好评,其英译本前言作者Lester Embree特别指出本书称得上是一部“学术杰作”。 -
历史符号学
本书通过当下学界前沿领域“历史符号学”的探讨,论及了当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理论角度,重新思考中西学术比较研究中的认识和方法论,特别是符号学和解释学在中西比较研究中的作用。全书分四个部分:比较历史理论,比较符号学分析,比较学术评论和2002年符号学之旅。 -
结构主义
比利时哲学家布洛克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着重介绍了结构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渊源,以及它与其他各哲学流派、各人文学科及自然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在本书中相当忠实地采取思想史家本人的见解,并使不同的观点相互对照,以尽可能地呈现时代的全景画面。本书为扩大新版,新增第六章中作者评述了后结构主义思想,反映了30年来作者有关结构主义看法的前后演变。这部著作是组织严谨的结构主义思想史的概观,是关于当代结构主义不可不读的、权威性的导论。 结构主义运动为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本书对此思想运动的来龙去脉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论及四个发展阶段:莫斯科文学形式主义、布拉格哲学和文学功能主义、巴黎人文科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时代。《卢汶哲学评论》称此书为有关结构主义史的权威性著作之一。本书适合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艺术理论各界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