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治與教育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述的那个国家是不需要有国民教育的,因为那里的国民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培育好了。那些是一种基因教育。美国作家Lois Lowry的《记忆传授人》描绘了另一种离线更多国民教育,每一个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家庭都是按国家计划的模式组成的。于是 ,每个人都在适合他的位置上成为安分守己的国民。 教育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教育是人类 的一种像饮食一样自然的需要,《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教育是为了让人明白道理,不是为了让统治者能更方便、更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 现代的国民教育,当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时,可以帮助人民变得更加智慧,更有自我治理能力。然而,当它是专制通知的臣民教育时,它却使人民变得愚昧、顺从。我们关注关注国民教育,期待第一种,警惕第二种。 -
国家与公民
面对“民族国家的消亡即将来临”这样的话题,本书作者对至关重要的国家的历史、国家的理论基础和国家的前景进行了反思,并侧重于探讨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时间横跨中世纪到20世纪后期,所涉及的话题涵盖了公民自由、国家权力、公民身份的概念、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史、市民传统、公民权利、同一性和公民身份的启蒙运动思想、妇女权利、法国公民身份、国家类型、当代国家的历史和前景等。作为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研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以及其他作者在他们对国家与公民的历史描述和分析中仍然体现出对社会和知识背景、历史语境的高度关注。 -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内容简介: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时期。该时期,不仅出版了一批有份量的专著,如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胡长清著《中国民法总论》、黄右昌著《罗马法与现代》、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发达史》、程树德著《九朝律考》、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也推出了约四百余种外国法学译著,如穗积陈重的《法律进化论》、孟罗•斯密的《欧陆法律发达史》等,它们是中.国近代法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出版年代久远,这批译著日渐散失,即使少量保存下来,也因当时印刷水平低下、纸张质量粗劣等原因,破烂枯脆,很难为人所查阅。同时,这些作品一般也都作为馆藏书,只保存于全国少数几个大的图书馆,一般读者查阅出借也很困难。 鉴于上述现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高瞻远瞩,关爱学术,策划并决定对民国时期(包括少量清末时期)的译著进行整理、筛选,以“中国近代法学译丛”的形式重新点校、勘校出版,以拯救民国时期法学遗产,满足学术界以及法律院校广大师生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本译丛主要整理点校、勘校出版民国时期国人翻译出版的外国经典法律名著。 -
告别臣民的尝试
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ISBN:9787300048277,作者:陈永森著 -
公民文化
本书研究了美国、英国、意大利和西德等五国民众的基本政治态度,并由此提出了政治文化学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我反对
《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是一部讲述湖北省潜江市人大代表姚立法在12年内四次没有权势之下参选人大代表的传奇色彩参政故事纪实文学著作,由现为自由撰稿人的朱凌以三年时间写成。作者在前言中说道:因为作者心中的人大代表总是把“我同意”“我赞成”挂在嘴边,姚立法为表达以良心说话的真实想法所说出的“我反对”犹如浊世声音,别具气质,因而成为书名。本书也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