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小说的秘密
“与我们所熟知的小说不同的是,在手机小说里几乎看不到对于情景故事的描写以及心理方面的刻画,取而代之的是数之不尽的登场人物以及毫不相干的小插曲,并且大量使用拟声词。而这些表达方式,往往会让那些读惯了正统小说的读者感到很不适应。” 于是,作者很认真地讲述了在手机小说盛行背后的文化故事。 -
日本小说史
《日本小说史》对日本小说的产生、发展做了系统的探讨。在日本上古神话传说、原始歌谣和原初散文·韵文文学的土壤滋润和中国文学的影响下,产生了最早包含日中神话传说故事和神仙谭因素的短篇物语、以上古和歌为母胎的“歌物语”、古代长篇的王朝物语、近古战记小说,以及各种类型的通俗小说,形成了古代和近古日本小说的民族特色。近代以来,日本在与西方文学的交流中,弓l进西方文学的理念和方法,从翻译小说到吸收西方各种主义形态的小说,经过百余年从模仿到融合、创新,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作者最后总结了日本小说走向世界的历史经验,展现了当代小说发展的趋向。 -
东洋的幻象
“幻象”乃文学的本分、人生之宿命是也。作者与日本文学结缘三十年,日本文学之于他,其五味杂陈,爱恨情仇,真是一如人生本身,读者自能辨出味来。 有意思的是,本书将中国、日本、法国掺杂在一起,通过文学比较,揭示出一条“文明食物链”。 -
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晚年的封笔之作。作者以其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敏锐的诗人感受,历数李白与杜甫的身世、婚姻、生活习性、政治活动、宗教倾向和文学创作,以及二人的交往和交游。 四十年来,此书争议不断,但真正读懂的少之又少。 著名散文家、学者周国平说:“不管人们对这部书的扬李抑杜立场有何不同意见,重读这部书,我仍由衷地钦佩郭老以八十之高龄,在连遭丧子惨祸之后,还能够把一部历史著作写得这样文情并茂,充满活力。” 书中诸多问题的论述极富创见,引人深思。 如:李白究竟是哪里人? 为什么说李白不是胡人? 为什么李白能一生游山玩水却不为生计愁? 为什么说李白既庸俗又洒脱? 为什么说杜甫嗜酒实不亚于李白? 为什么说杜甫信的是禅宗? -
古典诗的现代性
“用一把欧美名牌钥匙,怎能开得中国描金箱子上的白铜锁?”然而,作者却“想拿西方诗学的试纸,来检测一下中国古典诗的化学成分”。本书以现代诗学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词加以重读、复述与解释,论证了自南朝文学起,经唐诗里的杜甫、李贺、李商隐,到宋词中的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已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连贯叙述及说教倾向的独特传统,体现出文学精神的“颓加荡”、艺术理念的“讹而新”,语言形式的“断续性”、“互文性”。而这些历久弥新的现代性品质,为中国古典诗在现代语境里的转生提供了契机。 -
那么远 那么近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利季娅如何被开除出作协?又如何在法庭上捍卫记忆、揭穿谎言?索尔仁尼琴为什么没有成为苏联解体前的精神引路人?高尔基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吗?他呼唤过暴力革命吗? …… 蓝英年的笔下,总有一种令人害怕的真实,从那段并不遥远却迷雾重重的历史中,层层涌现;我们的阅读,总有一种向着真实的热望,透过那些凛冽、荒诞和苦涩的人与事,咀嚼一个思想者的诚实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