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
相關書籍: 簡體版: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 -
對不起,來不及陪你長大
這是父與子之間最短的緣分, 也是今生最長的牽掛……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最真誠的「愛的告白」,獻給她生命中最愛的兩個人! 即將改編成電影,由丹佐.華盛頓領銜主演!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4顆半星飆淚好評! 喬登,我親愛的神奇寶寶, 如果有一天我回不來了, 請記得我愛你,很愛很愛你…… 親愛的喬登: 在你未出世前,我常常想著我和黛娜的小孩究竟會長成什麼樣子?你的媽媽是個漂亮的女人,第一次見到她時我就非常動心,但是你媽媽並不好追求,因為她非常討厭遷徙不定的軍眷生活,而我很不巧剛好是個軍人! 經過不斷的努力,好不容易終於贏得你媽媽的芳心。說好不容易是因為我和你媽媽的生活習慣、價值觀,甚至生活的城市都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但是「愛」彌合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喬登,我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告訴你有關「愛」的一切,相愛是一件多麼不容易也多麼偉大的事。和黛娜在一起是我這一生最快樂的時光,你的到來更是我們長相廝守的承諾。 但是喬登,我從來不知道你會帶給我這麼大的衝擊!我那些形同骨肉的同袍需要我,但是你的小手又如此拉扯我的心,每一次離開你和黛娜都是煎熬,終於有一次臨去時我哭了起來。 喬登,我沒有讓你媽媽看見我的眼淚,但是卻悄悄下了決心。伊拉克的戰場很危險,但是我會小心,而且我也把許多要對你講的話都寫在日記本裡。親愛的喬登,我想跟你分享的還有很多很多,所以請別長得太快,爸爸很快就會回家…… 永遠愛你的爸爸查爾斯 -
最後的演講
媒體推薦 「在世界被抹平的時代,蘭迪的『最後的演講』已經造成了廣泛的影響。現在,本書在台灣的出版可以讓更多的讀者受惠。」 --Google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 「這是一本非常令人感動的好書,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尤其他面對死亡的勇氣令人感佩,這麼好的老師天不假以英年,令人感嘆人生無常,卻更令我們知道要把握時光,活在當下。所有的人都應該閱讀本書,它會帶給你智慧,令你的人生無憾。」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 「『面對每一天都把它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即便今天結束也了無遺憾。』這個認知我們都知道卻不一定做得到,但鮑許教授確實做到了!」 --名導演/吳念真 「和作者鮑許教授一樣,我也是個擁有二子一女的父親,也因此,這本充滿希望與啟發性的書特別能觸動我心弦。在書中,鮑許教授談到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培養興趣並以熱情探索這世界,我完全認同,我們應該提供一個可讓孩子發揮創造力的空間,並讓孩子們和宇宙萬物建立尊重與慈悲的互動,孩子自然可以發揮最高的潛能,倒不應該有『追求成功』的觀念。在這過程中,孩子的快樂比什麼都重要。此外,在面對疾病的威脅時,鮑許教授始終樂觀積極,坦然面對並放下,『重點是怎麼過你的人生』。我想,這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 --長庚生物科技博士/楊定一 「如果老師家長學生都來讀這本書,我們的教育成果絕對倍增!而政治人物也該來看這本書,修煉自己的胸懷與言行。」 --飛碟電台節目主持人/光禹 「很多人躊躇在人生的十字路上總是會問自己:『我幸運嗎?』《最後的演講》這本書道出人生什麼是無奈、什麼是遺憾、在你人生中最需要的是什麼。無奈原因是,作者蘭迪.鮑許是一位快樂的教授,除了認真在學校教學事務上,還擁有一個幸福又快樂的家庭,只是幸福與快樂竟在一天之內變成人生中的無奈,因為上帝狠狠對他開了一個玩笑--蘭迪得了胰臟癌。可是,蘭迪並沒有放棄生命中存在的正面價值態度,反而勇敢、開朗去面對死亡,讓自己生命不要有遺憾。 義傑這幾年在社會支持下,走過地球無數荒野之地。自己在面對生命的挑戰與冒險之間,就是抱持著不對自己生命中的無奈在十年後變成遺憾的態度。很高興能為台灣讀者介紹這本新書《最後的演講》,希望讀者閱讀後都能去挑戰自己生命中的無奈,不讓它成為生命中的遺憾。」 --極地冒險家/林義傑 「感謝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讓我們能在私下,和在這樣的公開場合告訴你……我們有多們感佩、愛你和以你為榮。」 --蘭迪恩師、布朗大學教授/安迪‧范丹 「這是一生難覓的最後演講。」 --美國《華爾街日報》 「蘭迪.鮑許在人生的盡頭,仍不忘釐清輕重緩急。」 --美國《紐約時報》 「蘭迪.鮑許那場最後的演講,已經成為傳奇。」 --美國《底特律新聞報》 「我發現這場演講比今年我看過的任何一本跟領導、激勵有關的書還要有用。」 --英國《金融時報》 「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他在妻子的敦促下決定寫這本書,因為數以千計的人寫信給他表示,他的話幫助了他們,或是他們也患癌症,或處於其他困境的親友。」 --《世界日報》 「蘭迪打動人心的故事,無非是他在不同階段,對『人生夢想』的追求都堅持到底,啟發許多人對生命的熱情。」 --《Cheers》雜誌 「看著鮑許教授的「最後的演講」,對比著『標靶藥』的諷刺,讓我想起有位病人對伯尼.西格爾醫師(遠流出版《愛.醫藥.奇蹟》的作者)所說過的一句令人深省生命的話:『死亡並不是最糟的事,生命裡沒有愛遠比死亡更糟!』 」 --國泰醫院檢驗科組長/高崇銘 ◎聯合推薦:歐普拉、楊定一、連加恩、孫大偉、洪蘭、林義傑、李開復、吳念真、光禹 ◎出版後立刻登上Amazon、Barnes&Noble書店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No. 1。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商業週刊》、ABC、歐普拉……爭相報導! ◎迪士尼旗下的Hyperion出版社為此書預付了高達670萬美金的總統級版稅。 ◎演講影片全球下載超過1000萬次,是美國ABC News網站上最受觀迎的影片,歐普拉網站超過200萬人次瀏覽。 ◎全美首刷40萬本,2天售罄,各界預言受歡迎程度將刷新《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紐約時報暢銷榜205週的紀錄。 新一代《星際奇航》電影版的導演J. J. Abrams在看了「最後的演講」片段後,寫信邀請蘭迪客串一角,以完成蘭迪心願。蘭迪為此仍幽默的說:「看電影時記得別眨眼,要不然你們會錯過我喔。」 蘭迪完成他「最後的演講」之後,卡內基美隆大學校長Jerry Cohen隨即宣布將連結這兩棟建築的天橋命名為蘭迪.鮑許紀念橋。為紀念蘭迪在教育、資訊科學、數位娛樂,以及鼓勵女性參與科學事業的貢獻,美商藝電於2007年成立蘭迪.鮑許紀念獎學金,每年頒發給一位卡內基美隆大學部女生。 「我們改變不了上天發給我們的牌,只能決定怎麼打這手牌。」 --蘭迪‧鮑許 蘭迪‧鮑許是一位熱情、風趣且教學認真的大學教授,在46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臟癌。隔年8月(2007年),醫生說他的癌症已經轉移,可能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生命。9月,蘭迪教授應學校之邀發表了一場演說,這場演說讓現場400個人笑聲不斷,也讓不少人流下淚來,後來網路大量流傳,在全球各地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這場充滿幽默、啟發性及智慧的演講廣獲迴響,之後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傑弗利採訪了蘭迪教授53次,寫成了這本精采豐富又讓人動容的--《最後的演講》。蘭迪教授所傳達的訊息之所以如此撼動人心,是因為他以誠懇、幽默的態度去分享他獨特的經驗。他談的不是死亡,而是人生中的重要議題,包括克服障礙、實現兒時夢想、幫助別人實現夢想、把握每一個時刻……。 本書不僅是獻給天下所有的學生、教師、父母以及擁有夢想的人,其實也是蘭迪教授打算在未來20年要教給三個年幼孩子的事情。 2008年5月18日,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卡内基美隆大學第111屆畢業典禮上,盛讚鮑許教授是位「英雄」(a hero)。 2008年5月20日,美國現任總統布希親筆寫信給蘭迪‧鮑許:「您與癌症搏鬥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您的非凡故事振奮了千萬美國人的心靈。您展現出的堅強品格已立下美好的典範,您的勇氣與決心是鼓舞眾人的力量。感謝您為我們國家年輕一代所做出的不可搖撼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