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字学
《论文字学》从解构主义的基本精神出发着重追溯了文字概念的历史,深入剖析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言语中心主义为特征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重新阐释了言语与思想、言语与文字等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莱维-斯特劳斯和卢梭的著作的解读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新的阅读风格和阅读策略。 -
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
发生问题既是胡塞尔思想的基本动机,又是困境时刻。他似乎不问断地摈弃或隐匿此动机和时刻。此问题之统一从未停止过;它仅仅在其运动中被分化为几个主题或几个时刻,对此,我们在这里将仅限于简略地预告。 从意向心理学至上论出发,胡塞尔早在其学术生涯之初便认为,本质的客观性与一切知识的有效性都建基于经验发生,经验在此意为心理。经验的概念与涵义曾经正是从心理主体性的自然活动出发而形成。如同布伦塔诺所讲的那样,意向性仅仅是思想的心理“特性”。它尚不是客观性的先验基础。向已被概括地勾勒的知觉生成回归,是向相当古典的经验论走去。 不过,为了解释基础逻辑学概念和数的发生,此心理学至上论已经运用“一般客体”的验前相型,即经验发生本身的可能性条件。加之,主体活动所假定的原初明见的主题与心理学至上论构造论的交织在一起,重新阐述意向性势在必行。 -
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
本书是德里达在把胡塞尔的短文《几何学的起源》译成法文的同时为该文所配的长篇导言。德里达在导言中以胡塞尔的晚期作品为基础、以胡塞尔早期和中期著作为线索,详尽讨论了“对原初含义进行重新激活的可能性”、“历史还原的方式”、“客观性、历史性与意向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跨越先验之我与先验之‘我们’之间的鸿沟”、“语言、理念与视域之间的交叉关系”等等一系列重大的现象学问题并从辩证法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回答。作为回答的结果,德里达不仅提出了“远程通信”、“书写的现象学”、“中间地带”、“地理学”、“亚结构”、“终极创建的无限推迟”、“‘听’(而不是‘看’)观念”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表述。更为重要的是,德里达从中发现并论证了解构学说最重要的理论支柱——“延迟”原理。 -
本原与延异
德里达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的影响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诸领域随处可见,他提出的解构概念几乎成了学术界时髦的点缀,但真正读懂德里达的人却不多。本书可以说是国内真正系统研究德里达的开端,作者抓住了德里达的思想主线是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这个纲,把德里达放在整个西方哲学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德里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解构、本原、延异、替换、存在、踪迹等;考察了德里达思想的渊源、演化、目的、形态、价值、意义等,把晦涩、“看不懂“的德里达写得清晰流畅。 -
明天会怎样
维克多·雨果在他的诗集《黄昏之歌》的一首诗中问道:“明天会怎样?”在诗集的前言里他指出:“今天,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社会还是个人,都被黄昏笼罩。结果将如何?将来又会怎样?”这就是我们这本书的命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一位哲学家与一位历史学家进行了一场历时30年的对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这场漫长的对话就已经揭开序幕。那时的卢迪内斯库还是个年轻的大学生,而比她年长15岁的德进而达正是一位声誉鹊起的解构主久哲学家。时间流逝,卢迪内斯库逐渐成长为一位重量级的学界名妹,而德进而达的解构论已经在全球都有代言人,深刻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思想的形成。 这是一次特别的对话,“从不妥协”的德进而达和卢迪内斯库演绎了苏格拉底式的辩难,双方的意见并不总是一致,其间语锋犀利、观点挑激,思想火花频频绽放……话题范围从家庭是否会存在下去,到人类的意愿是否还会得到尊重,从民族仇视的表现形式将会如何,到死刑是否能够被彻底废除……对话涵盖了对哲学和整个人类的看法,真诚动人,精彩纷呈。 -
多义的记忆
根据巴黎伽利略出版社1988年版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