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韓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北韓及俄國史權威和田春樹 細數七十年來北韓的掙扎與失落,揭開其六○年代後的神祕面紗 第一本揭露金氏王朝自建國以來,無限膨脹權力背後的政治祕辛 唯一自建國增補至金正恩時代的詳實歷史, 完整剖析金氏三代如何從朝鮮人民的革命同志神化為民族的父親 北韓又如何從熱血抗暴的革命國度成為孤立詭譎的冷戰化石 拋開片面零碎的新聞,完整了解周旋於中國、美國、南韓、日本之間的神祕政權 披露金正恩統治下的權力鬥爭,了解北韓獨一無二的「先軍政治」 作者和田春樹自1932年金日成參與滿洲抗日武裝鬥爭開始,論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誕生、韓戰、戰後之復興及社會主義的影響、金日成的主體思想與游擊隊國家的成立,乃至金正日統治期間,如何面對經濟危機、控制軍隊、並與蘇聯及中國建交。最後再討論北韓與美國、日本及南韓反覆無常的外交關係,以及金正日死後的北韓局勢。 《北韓:從游擊革命的金日成到迷霧籠罩的金正恩》特別之處在於,目前解讀北韓歷史的書籍,多半集中在1960年代以前的抗日建國與韓戰。進入1960年代之後,蘇聯、東歐、中國、越南、古巴的大使們會齊聚一堂做意見交換,但是無人對北韓擁有更深入完整的情報。而作者依靠朝鮮勞動黨的內部資料、舊東德大使館所藏的文件檔案,以及脫北者的證詞,才能建構完善這個孤立排外國度的政治局勢。更重要的是,作者為台灣中文版增補了分析金正恩時期政治局勢的篇章,從金正恩順利完成權力交替繼承,到他發射人工衛星與第三次核試爆而引起全世界的注目,更論及他整肅自己的姑丈張成澤,以掌控軍權並完成軍方人事的世代交替,可說是在片段新聞及脫北者的口述記錄外,唯一以嚴肅政治、史實的深度及廣度討論北韓現況的著作。 -
父親金正日與我
2011年12月17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因急發性心臟病去世。朝鮮官方立即發表了《告全體黨員、人民軍官兵和人民書》,要求全體人民「忠於尊敬的金正恩同志的領導」,預定的三子金正恩正式接班,血統世襲得到了確立和強化,金家統治由此得到延續。 本書是《東京新闻》記者五味洋治對金正日的長子金正男(金正恩異母兄弟)的世界首次獨家採訪。日文版出版以後,立即成爲日本備受矚目的暢銷書。 -
我們最幸福(增訂版)
☆亞馬遜讀者五星書評,授權多國語言出版,中文版銷售突破10萬冊! ☆增訂版收錄芭芭拉‧德米克新寫的長篇後記:金正日辭世後,北韓依舊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的牢籠,近萬字的內容解析金正恩如何以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元首之姿,鞏固看似垂危的政權,並補述六名脫北者的生活現況。 =極權主義文獻開創之作= 榮獲「2010年英國年度圖書獎」 入選「2011年美國國家書卷獎非文學決選作品」 《我們最幸福》是描寫朝鮮生活最好的一部作品!──英國圖書獎評委 芭芭拉‧德米克用一種引人注目,而又讓人難忘的方式為人們展示出這個封閉的國家,其實就是喬治‧歐威爾《1984》的現實版 朝鮮向來是個外人難以深入、臆測的一個祕密國度。 夜空中,整個朝鮮地區都是黑的,那黑暗訴說著人民深不可測的痛苦,有時卻又穿插著零星微弱的希望曙光…… 與燈光閃耀的南韓相比,北韓好似黑夜與白晝。在這裡,飢荒奪去了數百萬人的性命,製造和貿易幾乎停止,經濟崩潰,醫療機制失敗,人們習慣行走在要跨越屍體倒臥的街頭。 朝鮮曾遭受兩次悲劇。第一次是朝鮮半島分裂的二戰結束時,史達林扶植金正日作為蘇聯在朝鮮的代理人;第二次悲劇是蘇聯的崩潰。在後蘇聯時代,朝鮮遭受電力、自來水和食物短缺之苦,金日成和金正日藉機創造了個人崇拜的一種痴迷的支持,自我監督的社會。本書透過生動地描寫六個勇敢脫北者的悲哀生命,投射出現實生活中集權主義的本質。 《我們最幸福》作為一個故事確實引人入勝,但實質上則是一種政治信息的描述:看這個極權主義鎮壓下,可怕的朝鮮共和國是如何成功地讓人民對外部世界完全一無所悉,以及他們如何避免內部政權垮台?其中究竟暗藏了什麼樣的詭計? 從六名平凡百姓的生活中,我們對北韓有了超乎以往的認識。 《我們最幸福》追溯六名北韓人超過十五年來的生活──在這長達十五年以上的混亂時代裡,他們遭遇金日成去世,他的兒子金正日在無人挑戰下接掌大權,以及蔓延全國的大饑荒,這場災難奪去全國五分之一人口的性命。 獲獎新聞工作者芭芭拉‧德米克帶領我們進入一個過去從未見過的國度,她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生活在今日最壓迫的極權主義政權下會是什麼感受──這是個歐威爾筆下的世界,沒有網路,廣播與電視選臺鈕全固定在政府頻道上,就連表露情感也會遭到懲罰;在這個警察國家裡,告密者受到獎賞,而無心的言論很可能讓人終生監禁於古拉格。 德米克帶領我們穿過政府的重重檢查,進入到北韓深處。從謹慎而敏銳的報導中,我們看到她的六名主角──他們全是尋常的北韓平民──戀愛、養家活口、懷抱野心,以及努力求生。然後,一個接一個,他們終於發現自己被政府背叛,而我們全程參與了他們的心路歷程。 《我們最幸福》是極權主義文獻的開創之作,它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這個逐漸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封閉國度。 -
我想活得像個人
在這令人無法置信的現實中,連掉淚都顯得奢侈, 距離我們最近的痛,卻不為人知…… 他們的夢很簡單。 他們想和父母、兄弟姊妹住在一起, 想要不挨餓,想要讀書, 想要和所愛的人廝守並生兒育女, 身為人,希望能活得像個人…… 穿越國界的兩萬公里路,讓全世界感動落淚的真實故事。 我們穿越兩萬公里路…… 可能爬行十八到二十小時的山路, 避免攔檢,十天之內換乘無數次不同的車, 等待深夜,躲在破舊的旅店, 恐懼,驚嚇度過兩天一夜,又兩天一夜, 只要說開始跑,我們要頭也不回往前衝…… 孩子笑了,他們並不知道這是逃亡,以為是好玩的旅行。 大人流著淚,渡過這片海,越過這座山,跨過這條國界…… 大家都說,這樣就自由了。 但,如果是個騙局呢…… 無法取得國籍的幽靈兒童、把自己用兩萬元賣掉的女子、 為了相愛一起逃離北韓的夫妻、被迫注射毒針流產的母親、 一絲不掛渡過冰冷圖們江的人、像魚乾一樣被串起來拖行的人…… 他們,匿名逃亡,因為只想活得更像個人…… 脫北者問,我的決定對嗎? 協助脫北者的牧師問,我們有錯嗎? 作者自己問,拍攝對嗎?訪問對嗎?寫下這本書對嗎? 二OO七年三月到二O一一年十月,超過四年半對脫北者的漫長採訪, 跨越韓國、俄羅斯、烏茲別克、中國、寮國、柬埔寨、泰國、日本、美國等十五個國家, 第一次由南韓記者紀錄脫北者同胞的乖舛命運,用熱淚寫下直逼人心,挑戰人性的事實, 撼動我們的人權視野,心之國界。 得獎紀錄 2008 暗房電影節大獎 2009 蒙地卡羅國際電視節最佳紀錄片 2010 奧斯本艾略特言論獎 2010 艾美獎調查紀錄片類提名 -
沒有您,就沒有我們
我在北韓精英身邊的日子,第一本直擊北韓上層社會家庭之子的動人著作 深度揭露脫北之外的另一個世界,近距離觀察從未曝光的北韓權貴階層 ★《我們最幸福》作者芭芭拉.德米克盛讚:「不可思議的體驗!」 ★一位偽裝為老師的作家,270個如士兵的平壤大學生,第一手記錄一群不一樣的北韓人 ★重量級作家讚譽推薦、報刊雜誌一致好評,認識北韓最獨一無二的記述 ★生活日常瑣事反映出國家文化教育等諸多大問題,穿插個人家族背景和大時代中難以泯滅的人性真情,兼具敘事技巧和豐富故事性,詳實深刻,打動人心 北韓權貴學生―― 他們是僵化體制下擁抱特權的青春靈魂 他們沒有艱辛驚險的脫北經驗,也沒有窮苦悲慘的日常生活 他們在北韓最先進的大學全英文上課,打高爾夫、看哈利波特電影,還開生日趴 南韓裔臥底教師―― 她是他們好奇探看外在世界的小小窗口 她不是第一次赴北韓,卻是首度深入且長期接觸當地的年輕人 她的真實身分是新聞工作者暨小說家,以人性之筆重新連結兩韓 ◎ 真情與體制的衝突,在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轟然響起 那裡,毫無變化的日復一日,千篇一律的日子折磨你的靈魂。 空虛……無止境的空虛,逐漸感受不到自身存在的意義。 金正日政權的最後半年,赴北韓教導上層階級特權分子之子英文, 難能可貴的體會讓她留下縈懷不去的深刻回憶…… 學生排成兩列縱隊,高唱歌誦金正日和北韓的歌曲,每天三次,從不間斷:Without you, there is no motherland. Without you, there is no us.。而不知不覺間,作者金淑姬也跟著哼唱起來。 當時是二○一一年,北韓所有的大學都停課關閉一整年,學生下放到各建築工地──唯有平壤科學技術大學的兩百七十名學生例外。在那幾棟由高牆圍起的建築物中,每一個房間都掛著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面無表情的肖像,金淑姬就在此任教。她每天和學生共進三餐,盡力教導他們學習英文,而這一切都在北韓政權無孔不入的監視下進行。 平壤科大的生活寂寞又封閉,對金淑姬而言,更是如此。她的信件遭到檢查,而她還必須把記錄所見所聞的筆記和照片藏起來,不只要戒備監視他們的人,也要提防她的同事──同為老師的基督教傳教士。學生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信口開河,讓她感到困惑;他們毫無保留地對政府言聽計從,教她焦慮不安。在他們眼中,北韓的一切都是最美好、最雄偉、最精采的,無與倫比。但她卻無法忍住不愛他們──他們天真的熱忱、他們取悅她的渴望、他們尚未被澆熄的那些好奇。 隨著日子一週週過去,她開始向他們暗示:在他們的世界之外,還有其他的天地,比如自由上網、自在旅行。在這個叛逃的下場就是酷刑和處決的國家,她甚至冒險提及民主選舉和其他禁忌的觀念。而學生們則讓她對他們的生活有隱隱約約的認識,從他們對追女生的想法,到他們對只有祖國獲勝時才能轉播足球賽的失望。金正日去世後,全體學生傷心欲絕,使她不禁疑惑:她和他們是否能夠跨越兩個世界的鴻溝。 「不可思議的體驗,教人不寒而慄……文筆精采,讓我們對北韓的領導階層大開眼界。」――芭芭拉.德米克(Barbara Demick,白思卉),《我們最幸福》(Nothing to Envy)作者 「調查報導的上乘傑作,以其沉重的美感和教人心疼的溫柔而獨樹一幟。金淑姬以嫻熟老練的寫作技巧,勾勒出北韓與世界脫勾的超現實奇特風景,讓我不禁以為自己在讀的是鬼故事,以它的沉默無聲,以雪花落在荒涼校園的景象,以及遠方她心愛學生的歡笑魅惑著我。」――姬蘭.德賽(Kiran Desai),《繼承失落的人》(The Inheritance of Loss)作者 「就像由遙遠的星球或另一次元返回的探險者一樣,金淑姬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其中包括北韓人民的生活與我們有多大的天壤之別──以及多麼可怕。歷歷如繪的細節在她堅定的敘述下,透露出日常生活的壓抑,即使對享有最多特權的人也是如此。而金淑姬也見證了沒有任何壓迫者可以奪走的人類靈魂。」――卡洛斯.埃爾熱(Carlos Eire),《等待哈瓦那的雪》(Waiting for Snow in Havana)作者 「多麼與眾不同的一本書!出色而勇敢地觀察並揭露舉世最封閉而撲朔迷離的社會──驚世駭俗、發人深省、讓人感動。然而我最愛的卻是金淑姬的語調──如此親密、脆弱、令人著迷、達觀、深情又迷人。」――法蘭西斯科.戈德曼(Francisco Goldman),《念及她名》(Say Her Name)和《內環道》(The Interior Circuit)作者 「綜合小說家對人物角色的銳利眼光,以及新聞記者對政治真相的敏感,本書以超越先前我們所讀所看的一切經驗,讓我們了解北韓的真相。金淑姬流暢的文筆,和她對身陷困境老百姓悲天憫人的胸懷,讓我沉迷在她的故事裡,無法釋卷。這是一本用人性重新結合北韓的佳作。」――蘇克圖.梅塔(Suketu Mehta),《孟買眾生錄》(Maximum City)作者 「使人心驚,又教人讚嘆,本書是心碎的祕密報告。《口譯員》作者金淑姬滲透了她分裂祖國的靈魂,見證數世代受到殘害的人生和局限的認同。對極權北韓做了獨一無二的深入觀察。」――簡‧安‧菲立普(Jayne Anne Phillips),《雲雀與白蟻》(Lark and Termite)和《靜謐幽谷》(Quiet Dell)作者 「金淑姬以清晰鮮明的手法,細膩微妙的文筆,粉碎了南北韓之間的論戰。她以採訪記者剝開這個隱士王國假想的強烈欲望,巧妙搭配移民追求情感故鄉難以饜足的飢渴,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莫妮卡.張(Monique Truong),《鹽之書》(The Book of Salt)作者 「對世界上最孤立國家迷人――且哀傷――的一瞥。」――《奧黛麗雜誌》(Audrey) 「細膩描繪北韓文化的罕見佳作,且是『勵志老師』體裁中一本與眾不同的新作。」――《書單雜誌》(Booklist)星級評論 「文筆細膩……穿插〔金淑姬〕家族成員在韓戰中生離死別的感人故事……」――《書頁雜誌》(BookPage) 「詳細描繪了〔學生們〕狹隘的世界觀……對北韓生活直言無諱。」――《外交政策》期刊(Foreign Policy) 「〔一則〕對北韓黑暗面最具啟發的故事……把情感和智慧的光映照在無知是福的國度。」――《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勾勒出在北韓教學的經驗,感人至深,讓讀者難能可貴地得以一睹這個謎樣國家的生活……文筆生動流暢,觸動人心。」――《圖書館學期刊》(Library Journal)星級評論 「生動鮮明、原汁原味、個人風格強烈的敘述。」――《明尼亞波利斯星報》(Minneapolis Star-Tribune) 「引人入勝……揭露了舉世最神祕國度複雜難解的天真和無知。」――《歐普拉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 「對金正恩近日長期不公開露面感到好奇的讀者,可以從金淑姬的這本新回憶錄中,一窺形塑北韓領導階層的壓抑制度。」――《匹茲堡論壇評論報》(Pittsburgh Tribune-Review) 「精采描繪出受盡壓迫人民的生活……〔金淑姬的〕敘述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評論 「有時個人的歷史蘊含了強而有力的磁力,〔就像〕金淑姬對世界上最孤立國家所做的探索就是迷人的例子。」――《風尚雜誌》(Vogue) -
Nothing to Envy
A remarkable view into North Korea, as seen through the lives of six ordinary citizens Nothing to Envy follows the lives of six North Koreans over fifteen years—a chaotic period that saw the death of Kim Il-sung, the unchallenged rise to power of his son Kim Jong-il, and the devastation of a far-ranging famine that killed one-fifth of the population. Taking us into a landscape most of us have never before seen, award-winning journalist Barbara Demick brings to life what it means to be living under the most repressive totalitarian regime today—an Orwellian world that is by choice not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in which radio and television dials are welded to the one government station, and where displays of affection are punished; a police state where informants are rewarded and where an offhand remark can send a person to the gulag for life. Demick takes us deep inside the country, beyond the reach of government censors. Through meticulous and sensitive reporting, we see her six subjects—average North Korean citizens—fall in love, raise families, nurture ambitions, and struggle for survival. One by one, we experience the moments when they realize that their government has betrayed them. Nothing to Envy is a groundbreaking addition to the literature of totalitarianism and an eye-opening look at a closed world that is of increasing global importance. From the Hardcover edition. 注:该书有2个封面内容完全一致,货品随机发送